烧木块柴禾,火力又太猛,奶液容易焦,奶粉不容易成功。用干牛羊粪的话,火力缓和,不大不小,没有烧麦秸秆和柴禾的缺点,非常的合适。
等到奶液非常的浓稠时,倒入碗碟中,盖上纱布,自然晾凉后,就成了结块的奶粉团。用擀面杖小心的碾成粉末状,过筛,简陋的奶粉就完成了。
花蕾试着冲泡了一碗,口感好像没有前世的奶粉来的丝滑。不过奶香的味道非常的浓郁,营养应该不错吧?
于是,试着按照一定的浓度,重新给锦年冲泡了一碗喝。锦年好像还挺喜欢的,只不过大人小孩都是第一次尝试,用的是勺子。
所以速度很慢不说,还很容易呛着孩子,还有很多的奶液都漏到了孩子的脖子里,很是浪费。
但是喂慢些,喝一口就断粮,锦年开始干嚎。喂快些,又呛着了,锦年又开始涕泪纵横。
手舞足蹈抗议的时候,还打翻了勺子和奶粉碗,然后只能擦洗换衣。等重新回来,泡好的牛奶又冷掉了,锦年喝了拉肚子。
总之,是人仰马翻。用勺子喂奶不行。于是,花蕾翻出了裴老夫人从上京城送过来的一堆奶瓶。
大盛朝也有奶瓶,当然,和前世的奶瓶是长的完全不一样的。
裴老夫人给的奶瓶中,有陶制的,有牛角制作的,还有用银制作的。牛角的形状还好一点,花蕾还能接受。
但是这个陶制的能叫奶瓶吗?就是一个陶罐嘛,罐身一边开了一个小口。大的陶罐口用来装奶,小口是让宝宝吮吸。
每次锦年吮吸着陶罐奶瓶的时候,看着和锦年的头都差不多大的奶瓶,花蕾都觉得不忍直视。
特别担心,锦年小手一挥,整个奶瓶就直接扣锦年头上,头破血流了。所以旁边还要有一个专门帮忙抱奶瓶的人,真的是太不方便了。
而且陶制奶瓶因为没有阀门装置,其实还是很容易呛着宝宝的。
不过,这个银制的奶瓶好像还行,类似于一个横卧的花瓶,在瓶身上面开了一个圆口,用来装奶。
瓶子口开的比较小,也就三根针的粗细。塞在嘴里吮吸的时候,还不错。大人控制好倾斜度,呛奶比较少。
只是,清理太麻烦了,尤其是这个吮吸的口子,根本没有东西可以塞进去清理。哪怕花蕾制作了最小的牙刷,也塞不进去。
这样不卫生啊,奶液喝完,奶瓶清理不干净的话,很容易滋生细菌啊。现在又是夏天,万一吃了带细菌的奶水,孩子很容易腹泻啊。
花蕾很想做个类似于前世的带硅胶嘴的奶瓶出来。可是,在这里,根本不可能有硅胶材料,所以,一时间,花蕾也觉得无能为力。
花蕾对着一大堆的奶瓶长吁短叹,于是,耐心细致的容瑾,再一次接手了花蕾的烂摊子。
每天给锦年喂奶就成了容瑾的专属事情,顺便监督丫头婆子,每天轮换着给几个奶瓶细心清理,用开水烧开杀毒。
好在这里还有丫头婆子奶娘可以使唤,多花些银子,花蕾还是比较轻松的。
而锦年为了一口口粮,适应能力也非常的强,没过多久,就习惯了各种奶瓶的喂养方式,每天喝的肚子滚圆。
就这样,花蕾一边做事,一边照管着锦年。过了不久,为了给裴老侯爷和裴老夫人送礼物、
花蕾又把奶粉改良了一下,加入了核桃,松子,雀麦磨成的粉末,按照一定的比例,制作成了蛋白质粉,给两位老人家送了回去。
雀麦就是前世的燕麦,有的地方也叫焚麦,在大盛朝也有,漠北种植的比南方多。
裴老夫人夏天的时候,又因为贪图凉快,着凉咳嗽了。花蕾制作的蛋白粉可以给老人增加抵抗力。
虽然不知道效果怎么样,但是裴老侯爷和裴老夫人收到后,还是满心欢喜。也会按照花蕾的要求,每天喝一杯。
剩下的,花蕾也给裴靖阳夫妇送了几罐过去。韩大夫人也觉得味道不错,每天喝一杯,不知不觉,身体抵抗力也好了很多。
另外,花蕾还给桂祭酒送了一小罐。桂祭酒的造纸坊进行的非常顺利,已经开始出纸了。花蕾去看了几次后,也放开了手。
桂祭酒最近也在筹划着自己的印刷坊。在花蕾的建议下,桂祭酒把印刷坊放在了最靠近芦苇村的北二村。
那里有比较开阔的平地,交通也比较便利,芦苇村的造纸坊出纸后,运送到北二村印刷也方便。
桂祭酒实地查看后,也采纳了花蕾的意见。和北二村的村长签订了相关印刷坊的协议。
容瑜的媳妇钱氏,也已经怀孕三个多月了,不过,孕反非常严重,经常宅家,很少出来,和花蕾的交流并不多。
两个人顶多在过年过节,吃团圆饭的时候遇上,钱氏在花蕾面前吃了几次亏以后,也收敛了很多,现在两个人也变得相安无事。
小远和容珏也很忙,不过,只要有空,两个人就会过来,抱着几个月大的锦年,就像溜玩具似的玩转,好在锦年也不哭不闹,有时候还傻乐呵的咯咯直笑。
只不过,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喝牛奶容易上火,还是因为夏天炎热什么原因,锦年竟然好久没拉大便了。
正常的时候,一般每天一到两次的香蕉便,颜色也正常。但是,这五六天了,锦年还是没有排便,花蕾也有些急了起来。
本来想去请李院判看看,不过,最近,李院判去了新州府那边,惠民药局设立在新州府,房屋已经建造好了,所以,李院判去实地查看去了。
没办法,花蕾只能翻看医书,想着自己给锦年调理一下。因为天气热,花蕾给锦年增加了喂水的次数。
可是,可能因为开水味道寡淡,锦年好像并不买账,喂一口,喝半口,吐半口。真正进到嘴里的并不多。
于是,花蕾按照青棋说的办法,把新鲜的芹菜去叶去尾 留中间段,用沸水煮了一盏茶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