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大理城,阳光洒落在巍峨的城墙之上,一片祥和之景。

段誉被成功营救回大理城的消息如春风一般迅速传遍了整个都城。

段正淳得知爱子安然无恙,欣喜若狂,那脸上的笑容仿佛能融化坚冰。

他亲自出城迎接,看着段誉毫发无损地归来,段正淳心中的大石终于落地。当看到慕容复和众武林豪杰时,段正淳更是感激不尽,连连拱手道谢。

“慕容公子,各位英雄豪杰,此次犬子能平安归来,全赖各位出手相助。大理上下,定当铭记各位大恩大德。”段正淳言辞恳切,眼中满是感激之情。

慕容复微微拱手,淡然道:“陛下客气了,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乃我辈侠义之士所为。”

此时的大理,在外交策略上也取得了重大突破。朱丹臣肩负重任,亲自面见吐蕃老赞普。他带着无数金银珠宝,一路上历经艰险,终于抵达了吐蕃。

在与老赞普的会面中,朱丹臣力陈吐蕃助逆周攻打大理有百害而无一利。朱丹臣恭敬地行礼道:“赞普陛下,王子殿下。如今局势复杂,吐蕃若助逆周攻打大理,实无益处。”

老赞普微微皱眉,目光深邃地看着朱丹臣,“你且说说,为何无益处?”

朱丹臣不慌不忙地分析道:“陛下,如今吐蕃已分裂为数个政权。您虽为王室直系后裔,控制着高原之地,但与大理万山阻隔,难以形成有效统治。”

拉萨王系统治区域和大理国之间有众多高大山脉分布,这使得交通极为不便,军队和物资的运输面临巨大困难。

在这种地理环境下,吐蕃若要对大理进行有效统治或大规模军事行动,将面临诸多困难,如后勤补给线长、军队难以适应不同气候和地形等。

朱丹臣见老赞普若有所思,继续循循善诱道:“贵国若强行攻取大理,只会损兵折将,反而让河湟吐蕃有机可乘。到那时,布达拉宫恐将落入他人之手,而您也将陷入更加艰难的境地。”

他拱手施礼道:“我大理新帝已向陛下献上无数金银珠宝,以示诚意。陛下何不顺势而为,与大理修好,待公主及笄后,嫁于贵国宗赞王子,你我两国成秦晋之好,岂不美哉?”

宗赞王子在一旁听着,心中也在权衡利弊。他看着那堆积如山的金银珠宝,沉吟片刻后说道:“父亲,此人所言不无道理。如今我们吐蕃内部纷争不断,若再与大理开战,确实风险极大。不如接受大理的好意,与他们结盟,共同对抗河湟吐蕃。”

老赞普陷入了沉思,良久,他缓缓点头道:“也罢,就依你所言。传我命令,吐蕃与大理修好,不再参与柴周与大理之战。”

朱丹臣心中大喜,连忙再次行礼道:“陛下英明。大理定会铭记陛下之恩德,与吐蕃永结友好。”

随着吐蕃与大理关系的缓和,大理终于逐渐稳定了西陲局势。大部分军事力量得以用在东线战事上。

周、理两国东部各州展开了激烈的拉锯战争,战场上硝烟弥漫,死伤惨重。

营救段誉当天,慕容复虽然身着夜行衣,然而,松鹤道人还是在战斗中认出了他。

当年,松鹤道人、海风子和木灵子三大高手当年在西夏绝世塔中被慕容复救出,又得慕容复速成内功的恩惠。

他们深知慕容复的厉害,不想苦修三年的内功一朝尽丧,不敢违逆他的命令,决心不再趟周理之争的浑水,各自返回门派,避世不出。

段延庆得知慕容复的身份后,同样不敢造次。他是西夏一品堂的人,慕容复的下属,虽心有不甘,但也只能含恨退回西夏。

柴若讷方面势力急转直下,大理各将领因太子被救出,不再投鼠忌器,攻守之势逆转,大理军步步紧逼,柴若讷步步溃退。

侵占的大理领土悉数被段正淳收复,甚至大理还反攻了几个县的领土。

段正淳如今威望如日中天,甚至超过了先帝段正明。百姓们对他赞不绝口,歌颂他的英明领导和英勇善战。

随着他的权势日益稳固,大理国内的各方势力也渐渐安定下来。权臣高升泰所在的高家,以及摆夷族和各部落,在段正淳的威严之下越发安分守己。

段正淳的信心愈发膨胀,曾经对摆夷族皇后刀白凤的那一丝惧意也荡然无存。

他心中暗忖:朕乃万乘之尊,天之骄子,三宫六院七十二妃岂不是常事?红棉已死,然还有阿星、阿萝、小康,朕定要将她们接到大理。

有了这个念头,段正淳便开始筹划起来。他命人暗中去寻找阮星竹、李青萝和康敏的下落,准备给她们一个惊喜。而在宫中,他对刀白凤的态度也渐渐有了微妙的变化。

刀白凤自然察觉到了段正淳的心思,心中更加愤怒与失望。她曾以为段正淳经历了诸多风雨后会有所收敛,没想到他在掌控大权后更加肆无忌惮。

大理城外,微风轻拂,旌旗飘扬。慕容复身着一袭素衣,身姿挺拔如松,他静静地站在那里,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淡然与坚定。段正淳、段誉以及朝中重臣们齐聚于此,为其送行。

段正淳满脸诚挚,望着慕容复说道:“慕容兄,疾风知劲草,日久见人心。此番危难,多亏慕容兄仗义出手,朕感激不尽。以后如有用得着朕的地方,但凭吩咐。”

他又看了看身旁的段誉,语气郑重地说道:“誉儿,于国,你慕容叔叔助我大理击退外敌,拯救万千黎民;于家,慕容叔叔更是深入虎穴,救你性命,恩情似海,尔其勿忘!”

段誉闻言,郑重地点了点头,他的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只见他向前一步,向慕容复行了一礼,恭敬地说道:“誉儿熟读诗书,绝非忘恩负义之辈,将来必定报答慕容叔叔恩德。”

慕容复微微颔首,脸上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太子殿下言重了。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乃是吾辈侠义之士的本分。只愿大理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