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跟着姓名学国学 > 第376章 从行脚僧到天下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革卦六爻讲述了朱元璋穷而求变,起义抗元,最终建立大明王朝的历史故事。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0月—1398年6月),原名朱重八,出生在濠州(今安徽凤阳)钟离的一户贫苦人家。十六岁那年,濠州发生旱灾,第二年春天又发生严重的蝗灾和瘟疫。不到半个月时间,朱重八的父母和大哥相继去世。家中只剩下朱重八和二哥,连买棺材的钱和埋葬亲人的土地都没有。一位好心的邻居给了他们一块坟地,兄弟二人用几件破衣服包裹好父母长兄安葬,随后各自分开逃生。

为混口饭吃,朱重八投奔皇觉寺,做了一个扫地上香、烧饭洗衣的杂役和尚。谁知他的贫困已是“巩用黄牛之革”苦日子紧紧跟着他,好日子很难轮到他。好景不长,饥荒闹到寺院都已得不到布施,和尚们也没饭吃了。住持无奈,给每个和尚发了一个钵盂。朱重八只好离开寺院四方流浪,托钵化缘。

朱重八行走江湖三年,开阔了眼界,积累了阅历。当他重新回到皇觉寺时,今日的朱重八已经不是昔日的朱重八。

元朝末年,朝廷日益腐败,老百姓的日子越来越难过,被逼纷纷起义造反。随着韩山童、刘福通揭竿而起,各地义军纷纷响应。

定远县(今安徽滁州定远县)郭子兴与孙德崖聚众烧香,兴义兵而据濠州。正在皇觉寺中敲钟烧香的朱重八在发小汤和的邀请下,“已日乃革之”,告别寺院,星夜投入郭子兴帐下。

朱元璋入伍后“征吉,无咎。”因为作战勇敢,又粗通文墨,很快得到郭子兴的赏识,任命他为自己的亲兵小队长。郭子兴将他视为心腹,不仅凡事和他商量,还把自己的养女马氏嫁给了朱重八。

从此军中尊称他为朱公子,而朱重八给自己重新起了一个名字:朱元璋。

濠州城中并不太平,一支红巾军有五个元帅。其中以郭子兴为一派,孙德崖与其他三个元帅为一派,两派之间矛盾重重。在孙德崖的挑唆下,红巾军发生内讧。郭子兴被绑架到孙德崖家中,遭到一顿毒打,然后还要杀掉他。朱元璋闻讯后率兵救出了郭子兴。

朱元璋见濠州城内义军争权夺利,心知如此局面“征凶,贞厉”,很难和平维持现状。他决定回乡募兵,壮大自己的力量。当他带着七百多人重回濠州时,郭子兴提拔他做了镇抚。

然而濠州城的义军长期龟缩不出,除了内斗消耗之外,对元作战毫无作为。朱元璋心知“革言三就,有孚,”只有继续做出改变,才能有所作为。他从自己招募的新兵中挑选出徐达、汤和等二十四人离开濠州,沿途收编多股小规模义军,合计大约四千人。

他以区区四千人乘夜攻破定远元军营地,招降了汉人守军二万余人,随即南下滁州。在途中,定远名流李善长前来拜访。两人一番促膝长谈后,李善长留了下来。他在朱元璋麾下的角色,类似于当年萧何之于刘邦,参与重大事务决策,负责军队后勤物资供应等等。

朱元璋攻克滁州后。他的亲侄子朱文正、外甥李文忠以及定远孤儿沐英陆续前来投靠。朱元璋将这三个孩子全部收作养子,改姓朱。不久,在濠州饱受排挤的郭子兴也来到了滁州,朱元璋毫不犹豫地交出兵权。

公元1355年,朱元璋攻克和县后,被郭子兴任命为总兵官,镇守和州。 他召集众将,整顿部队纪律,同时归还军中有夫之妇,使许多夫妻重新团圆。“悔亡,有孚改命,吉。”这件事被广为传颂,朱元璋收获了民心。

同一年,郭子兴病逝,朱元璋没能重掌军权。

各地红巾军的共同领袖,北方红巾军首领、小明王韩林儿任命郭子兴的儿子郭天叙为都元帅,妻弟张天佑为右副以朱元璋为左副元帅。朱元璋并非名义上的一把手,但因他有勇有谋,手下人才济济,且几乎所有军队都他招募收编而来,所以这支队伍的真正话事人,是朱元璋。他采用的策略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韬光养晦,低调地扩张实力。

公元1356年3月,张士诚在长江三角洲地带进攻江南元军。朱元璋抓住机会,率水陆三军进攻集庆,招降三万六千余人。为稳定降军军心,朱元璋从中挑选五百名勇士担任亲军,负责担任自己的守卫,以示用人不疑,疑人不用。由此军心归附。

朱元璋改集庆为应天府,设天兴建康翼大元帅府,以李善长为左右司郎中,下令安抚百姓。 小明王韩林儿收到捷报,擢升朱元璋为江南等处行中书省平章。在此后几年时间,朱元璋以应天府为根据地,渐渐控制了江苏、浙江一带,坐拥十万精兵。

公元1360年,刘伯温来到应天府,成为朱元璋的首席谋臣。至此,朱元璋的开国三杰李善长、刘伯温和徐达全部集齐,“大人虎变,未占有孚。”他在辖内地区兴修水利,开垦种田,动员百姓从事农业生产,同时推行屯田法,大力开展军队屯田。短短几年时间,府库充盈,军粮充足。

在广积粮、得民心的同时,朱元璋在应天府修建礼贤馆,专事网罗天下人才,尤其是儒生和读书人。他已经在为开创一个新的王朝提前做准备。

此时,朱元璋开创王朝最大的拦路虎,除了依然盘踞大都的老旧元帝国外,就是雄踞长江上游的陈友谅,和长江下游的张士诚,余者皆不足为虑。所谓“君子豹变,小人革面,”张士诚据守高邮称王,善待百姓而民心归服;陈友谅则诛杀徐寿辉后自立为帝,横征暴敛,兵力强盛。

雄心勃勃的陈友谅暗中结盟张士诚,试图东西夹击应天,平分朱元璋的领地。朱元璋召集众将商议之后,采纳刘伯温的计策,决定弃张士诚于不顾,集中兵力消灭陈友谅。

这么做的理由是,陈友谅为人激进,若攻打张士诚,他一定会起兵支援,而张士诚为人保守,若起兵攻打陈友谅,他可能会死守高邮,坐山观虎斗。而陈友谅刚刚弑君自立,部众离心,人民疲敝,貌似强大却不过是一只纸老虎。

朱元璋攻略陈汉的战争“征凶,居贞吉,”战事一度处于极度胶着状态。朱元璋的军队最终以火攻陈军,取得最后胜利。

在休养生息一年后,朱元璋起大军覆灭张士诚,随即命徐达、常遇春率军二十万北伐中原,兵进大都。

公元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应天府称帝,国号大明,是为明太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