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2章 宣德帝的决定
汤府的查抄工作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一箱箱财物被抬出,一摞摞文书被收缴。
杨铮亲自在现场监督,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隐藏罪证的角落。
而在皇宫之中,宣德帝正与几位重臣商议着后续事宜。
“陛下,此次汤铭泽之事,想必会在朝堂引起轩然大波,还需提前做好应对之策。”一位大臣说道。
宣德帝微微点头,神色凝重:“朕深知此事影响重大,但汤铭泽卖国通敌,罪不可赦,绝不能姑息。”
“陛下圣明,只是汤铭泽在朝中党羽众多,此次查处恐怕会牵一发而动全身。”另一位大臣忧心忡忡地说道。
顾行晋站出来道:“陛下,当务之急是要尽快梳理汤铭泽的关系网,将其党羽一一揪出,以正朝纲。”
宣德帝深以为然:“顾爱卿所言极是,此事就交由你与杨爱卿共同办理。”
“臣遵旨。”顾行晋领命道。
杨铮这边经过一番仔细搜查,终于将汤府的财物和文书整理完毕。他带着这些罪证,马不停蹄地返回皇宫,向宣德帝复命。
“陛下,汤府已查抄完毕,这是所获财物,和文书清单。”杨铮双手呈上。
宣德帝接过清单,大致浏览了一番,怒火中烧。
“汤铭泽,简直是胆大包天,枉废朕对他恩宠有加,不断施恩,没想到竟然这么忘恩负义,朕可从来没亏待过他!”
顾行晋也想不明白,汤铭泽在大周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居然还会出卖大周的利益。
“陛下息怒,老臣定能将其绳之以法。”杨铮这时出声道。
宣德帝回过神看向杨铮:“杨爱卿,接下来就交给你了,务必要让他们如实交代。”
“陛下放心,臣定不辱使命。”杨铮坚定地说道。
杨铮拜别宣德帝后,立刻返回刑部大牢,对汤铭泽开展审问。
顾行晋见杨大人离开了,他也一时间不知道,该不该离开皇宫。
正在他犹豫是否离开的时候,宣德帝说话了。
“顾爱卿,朕还有事,要与你相商。”
顾行晋一听这话,顿时就不再打算离开了。
接着又见到宣德帝将伺候的太监,也都打发出去,这让他心里就忍不住打鼓,莫不是又有什么不好的事,在这等着他。
别怪他这么敏感,实在是他被宣德帝折腾的够呛,连他的神经都下意识变得敏感起来。
之前的那些经历,实在是太让他难忘了!如今又来这一出,居然连贴身伺候的太监都一一遣散了,怕是事情挺严重的,想到这里顾行晋面色越发的严肃。
甘泉殿内,一时间安静无声。
宣德帝轻咳了一声,“顾爱卿,朕是有些话想和你说。”
顾行晋连忙拱手道:“陛下请讲,臣洗耳恭听。”
宣德帝沉声道:“爱卿你觉得朝廷为何会出现,诸如今日的这样的情况,还屡禁不止。”
顾行晋他哪里能知道,这种事历朝历代都可以说屡禁不止。
哪怕是他熟悉的历史上,出了名对官员严酷的朝代,还是高薪养廉的朝代同样都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高官背叛国家的事,他又不是没听说过。所以,对此一点都不觉得有什么困扰。
倒是宣德帝的问题,反而成了他的困扰,因为他真没想过这个问题,一时间让他有点回答不上来。
“顾爱卿,说说你的看法,朕倒是想听一听年轻人的想法。”宣德帝见他未出声再次开口道。
顾行林斟酌了一番后,才道:“陛下,臣以为人性之贪婪,乃根源所在。”
“人性之贪婪?”宣德帝重复了一句。
“不错,就如乞丐一样,饥寒交迫时,只求一口饱饭,满足了这个生存要求,就会想着穿的暖。而吃饱穿暖后,又会想着娶一房媳妇,成了地主老爷,更渴求妻妾成群。”说到这里顾行晋就停了下来。
宣德帝静静地听着,“顾爱卿,继续说。”
顾行晋接着就道:“人之欲望是无限的,处于权位愈高,欲望愈盛,一旦受不住诱惑,便很容易走上歧途。想来,之前朝中不少大人,也是如此。”
“欲望,说的倒是不错!”宣德帝随即就想起了,当年他也是如此,不然如何登基大宝。
但是人从来都是双标的,严于律人,宽于待己。宣德帝容忍不了,他们不断膨胀的野心。
“顾爱卿既然如此,你可有法子,制住这种不正之风!”
宣德帝问出这句话时,直视着顾行晋的双眼。
就知道不会有好事等着他,他提出来那样做的话,怕是会被整个大周朝的官员记恨上了!
顾行晋也没那么孤勇无畏,他也有亲人和妻儿需要顾及。
宣德帝一眼就看出来,他的犹豫所索性不给他机会,直接道:“顾爱卿,什么法子尽管说,你畅所欲言。就算你说错了,朕也恕你无罪!”
顾行晋打定主意道:“陛下,微臣并无什么有效的法子。”
“爱卿,朕看你的神情可不是没什么法子,你难不成是想对朕隐瞒?”宣德帝眯了眯眼看着他说道。
顾行晋见此知道,今日不说出个所以然来,陛下是不可能轻易放过他。
“陛下,微臣不是有意隐瞒,只是一时间没想出法子,所以才不知道该说什么,还请陛下见谅。”
宣德帝随即就道:“那爱卿,朕给你一炷香的时间,让你在这儿思考着,等你思考完了再说也不迟。”
顾行晋心中叫苦不已,知道陛下不给机会,也只能应下。
“陛下,不用思考太久了!微臣,有个不成熟的主意。”
“爱卿,说来听听。”
“可以从前朝借鉴一些经验,在朝中设立独立,且不受干扰的监察机构。赋予其足够的权力,对官员的行为进行严格监督。同时,朝廷可以实行高薪养廉,官员们的俸禄提高一些。陛下,这些就是微臣有一些浅见了,如果有不对的地方还请陛下您见谅。”
宣德帝仔细想了下,监察百官可是设了御史台,御史台反而是每日监督和批判朕。
本来应该监督百官的,反而成了监督朕的,再设一个机构,宣德帝第一反应就是浪费。
“爱卿说的很有道理,你这些观点,可不是什么浅薄之见。”宣德帝回了他一句。
“陛下,过奖了,微臣也只不过是之前多看了两本书,当不得陛下这么夸奖。”
宣德帝继续问道:你说的有理,那你说说已经有御史台了,朕还要设立什么监察部门,同时又不能让这个部门的权利,架空于百官之上。”
顾行晋下意识回道:“陛下,可以让其和御史台互相牵制。”
……
翌日早朝
朝堂上的官员,比昨日少了五六个人。对于这样的情况,朝堂的官员们都知道是什么原因。
每个人都默不作声,仿佛没看到这一幕一般。
宣德帝和往常一样上朝,就只看了一眼李德海。
李德海立刻意会过来,扯着嗓子道:“有事启奏,无事退朝。”
顾行晋看到陛下的眼神,只能咬咬牙硬着头皮站了出来。
“陛下,微臣有事启奏!”
朝中的官员们,眼神也下意识看向顾行晋,
“爱卿,朕准了!”
“多谢陛下!”顾行晋感激道。
顾行晋深呼吸一口气,然后说道:“陛下,朝中出了不少事,事件屡屡频发,而且后果严重。微臣觉得目前监察不够合理,所以,微臣恳求再设一个机构,以此来监察约束百官。”
顾行晋这话一出,让朝臣们全都一片哗然!
设置一个监察百官的机构?
这不是给他们的头上,多戴一个紧箍咒?
“陛下,顾大人所言,臣实难苟同。”一位老臣站了出来反对。
“御史台自设立以来,一直尽职尽责,如今再设一新机构,岂不是对御史台的不信任?况且,如此一来,朝廷机构繁杂,政务恐将难以有效推行。”
顾行晋忙道:“大人,御史台固然重要,然如今朝中贪腐之事屡禁不止,而且还是巨贪!说明现有监察之法有所不足。监察机构,并非对御史台的否定,而是为了更好地整肃朝纲。”
又有大臣说道:“陛下,新设机构需耗费诸多人力物力,恐加重朝廷负担。”
顾行晋在一旁说道:“林大人,您言重了,朝廷如今国库充足,只不过是多点职位,是不会造成朝廷的负担。”
“顾大人,你年轻不知事,有银子也不能浪费了,你这样是铺张浪费……”
见朝堂上八成的人,都出面反对,宣德帝心中多了几分不痛快。
“好了,此事莫要再争论了,顾爱卿说的有理,朕同意了!”
这话一出众人都看明白了,怕是陛下有心这么做。今日早朝提出来,不过是走个过场而已。
“陛下,还望三思!”不少老臣恳求道。
宣德也怒火涨了不少,“三思,还要朕如何三思!”
众人见陛下发脾气,这下不敢再多言一句。
“此事朕意已绝,退朝!”宣德帝说罢径直拂袖而去。
留下殿上的群臣,一时间面面相觑,有点不知所措了!
“这……薛大人,您说该怎么办?”不少官员纷纷找上薛仁杰。
“是啊,薛大人,您可有法子,阻止陛下这样的想法?”
薛仁杰叹了一口气道:“陛下,心意已决,此事已无旋转的余地,咱们就听陛下的意思吧!”
“可薛大人,这样……”
薛仁杰可不傻,冷着脸道:“陛下已经下旨意,你还想如何?”
那官员顿时愣在那儿,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诸位大人,下朝了,本官就先走了,你们自便!”说完薛仁杰朝他们作揖后就走出金銮殿。
这下朝堂上不少官员,看向顾行晋的眼神多了几分不善,只觉得全是因为顾行晋才会出现这种的情况。
顾行晋一看他们的表情,就明白这些人是不敢对宣德帝,转头就恨上他了。
对此顾行晋早就预料到了,他这次怕是得罪了不少人,正如他想的一样,不过都是一群,欺软怕硬的跳梁小丑。
拿宣德帝没办法,就把账算他头上了,明白此事不是结束了,反而才刚刚开始……
魏济叹了一口气,拍了拍他的肩膀,“顾贤侄,你今日有点莽撞了!”
顾行晋只得回一个笑容,“魏伯父,身在江湖,还是身不由己的。”
魏济叹了一口气,也不再多言,“好好保重,最近这段日子,你自己小心点。”
“多谢魏伯父,小侄明白!”顾行晋很是感激。
魏济看他如此漫不经心,便打算之后再仔细说一遍。看着他叹了一口气,就点点头,“听说你府上有不少好茶叶,待会儿老夫派人去取来。”
“魏伯父,不如小侄派人给您送去!”顾行晋随即回道。
“不必了,老夫派人去取就好。”魏济咱摇了摇头。
“成,那小侄让人准备好。”顾行晋点点头。
没多久,魏家就派了下人前来,对着顾行晋说了一通。
顾行晋明白了魏伯父的意思,也很是感激。
“多谢!”
“顾大人客气了,卑职也只是奉命行事,既然顾大人已经清楚了,那卑职就不久留了,告辞。”魏家态度卑谦地回道。
“管家,你替本官送他一程。”顾行晋吩咐道。
“是,大人!”吴仓立刻应道。
“那就有劳吴管家了!”那人见此情况只能点了点头。
得了魏济的提醒,顾行晋深知自己如今的处境,行事愈发谨慎。
他每日处理政务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懈怠,同时也加强了,对自身和家人的保护。
这一日,顾行晋下朝后,正欲回府,却被一位官员拦住了去路。
“顾大人,留步。”那官员脸上带着虚假的笑容。
顾行晋心中警惕,面上却不动声色:“不知大人有何事?”
那官员凑近顾行晋,压低声音说道:“顾大人,如今风头正盛,可也要小心树大招风啊。”
顾行晋微微一笑:“多谢大人的提醒,为官者自当为朝廷效力,为百姓谋福,顾某只认问心无愧。”
说罢,顾行晋拱手告辞,留下那名官员,脸色阴沉地站在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