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两代军嫂只争朝夕 > 第372章 黄府恢复原貌,匡爷爷寿终正寝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72章 黄府恢复原貌,匡爷爷寿终正寝

王敏说:“军燕、飞燕,你俩确定要从事旅游行业吗?当导游,第一、需要掌握丰富的历史、人文、地理、心理学知识。第二需要有健康的体魄、吃苦耐劳的精神,常年在外奔波、翻山越岭、车马劳顿、照顾游客,是很辛苦的。”

军燕、飞燕齐声说:“我们不怕吃苦,喜欢做的事情,再苦也觉得甜,嗨嗨嗨。”

王敏说:“那好吧,孩子们开始行动吧,学习并实践,怎么做好一名博物馆的讲解员,先去向匡太爷爷请教,接下来的事情,你们自己去完成。

包括写计划、定方案等等,我只看结果,并请匡府家酒博物馆的讲解员,给你们每个人打分,不及格者,不能参加暑期旅游。”

钱懿臻得知军燕、飞燕要学旅游专业、当导游的理想后,感慨的说:“我们下一代的孩子们,从小生活在衣食无忧的环境中。

孩子们的理想也和我们这一代人大不一样喽,我小时候的理想是,吃上饱饭,考个不花钱的大学,挣钱养活自己、养活弟弟妹妹,......。”

杨若蓝说:“懿臻,你咋老是往后看呢,你要往前看,一代人有一人的理想,我觉得飞燕、军燕的理想很好啊,有我们雄厚的经济实力做支撑,她们的理想肯定能实现,哈哈哈。”

钱懿臻说:“杨若蓝,你从小没有因挨饿、缺钱发过愁,我和你想问题的角度不同,游山玩水、吃喝玩乐、坐吃山空,不是好兆头。”

王敏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孩子们的理想是建立在我们这一代人,创建的经济基础之上的。

所以我们要积极努力,多多赚钱,更要给孩子们灌输赚钱理念,让孩子们接好我们的棒,并在接棒之后,继续努力积累财富。

然后再稳稳的将手中的接力棒,传给他们的下一代。到那个时候我们三个老同学、老闺蜜、老女人,就可以轻轻松松的安度晚年了,哈哈哈。”

钱懿臻说:“家族企业,能够子子孙孙,代代相传,是所有人的美好愿望,但愿如此吧。”

杨若蓝说:“你俩想的太远了,先过好当下再说。杞人忧天者,衰老速度加快,何必呢!向我学习,不要胡思乱想哈。

今天中午你俩在杨府用膳,我已通知厨房做了你俩喜欢吃的菜,人活着就一件大事,吃好、喝好、身体好,嗨嗨嗨。”

刘馨月打来电话说:“北京黄府的修缮、修建工程,接近尾声,黄府原貌已基本恢复,敬请匡爷爷、钱总、王总前来观光,并请三位领导,下达今后对黄府保护、运营管理的指示。”

钱懿臻说:“王敏,北京黄府工程已基本完成,你安排时间,咱们带匡爷爷去北京,看看黄府原来的模样,了却匡爷爷的心愿。”

王敏算了一下时间说:“我已经答应孩子们,下周一出发,去内蒙古大草原旅游了,大约半个月后回来,咱们八月初去北京吧。”

钱懿臻说:“好吧,我手头的工作也安排一下,一会儿我去路府跟匡爷爷说一声,让他做好准备。”

转眼,十天过去了,钱懿臻将刘馨月从北京寄来的黄府恢复原貌后的照片,拿给匡爷爷看,匡爷爷高兴的说:“原来黄婉莹小时候住过的家,这么豪气呀,比匡府强了不知多少倍呢,我一定要亲自去看看。”

钱懿臻、匡爷爷已经做好了去北京黄府的所有准备工作,就等王敏和孩子们旅游归来,立即出发去北京了。

姥爷鲁开普提醒道:“懿臻,匡老爷子已经九十三岁了,尽量不要出远门了。俗语曰: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饭,九十不留坐。”

姥姥陈雅鹭解释道:“中国传统俗语“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饭,九十不留坐”体现了对高龄长者的关怀与谨慎态度。”

(1)七十不留宿, 指对七十岁以上的长者,尽量避免留其在家中过夜。因高龄老人身体机能下降,陌生环境易引发意外(如起夜摔倒、突发疾病),主家恐担照护不周之责。

(2)八十不留饭, 对八十岁以上长者,不轻易留其用餐。饮食需考虑消化能力与禁忌,且用餐时情绪波动(如谈笑噎食)风险增加,主人需格外谨慎。

(3)九十不留坐, 九十岁老人久坐可能导致气血不畅,起身时易头晕跌倒。此句提醒避免让高龄者长时间静坐,应适时协助活动。”

话音刚落,郝霞大嫂急急忙忙赶过来说:“鲁姥爷,您快去看看吧,因为要去北京参观黄府的事,匡爷爷兴奋加激动,昨晚一宿没睡觉。

今天早晨,吃完早餐,说是犯困,自顾自的回房间补觉去了,中午,小王喊匡爷爷吃饭,匡爷爷说,还没睡够呢。现在马上就到吃晚饭的点了,匡爷爷还没睡醒呢,是不是生病了?”

姥爷鲁开普说:“走,我去看看,匡老爷子什么情况。”

姥爷鲁开普牵着姥姥陈雅鹭的手,缓缓的来到路府匡爷爷的房间,小王起身说:“鲁爷爷,匡爷爷不知怎么了,一直睡觉,总也叫不醒。”

姥爷鲁开普、姥姥陈雅鹭、钱懿臻来到床前,只见匡爷爷静静的躺在床上,双目紧闭,嘴微张,一副正在熟睡的表情。

姥爷鲁开普给匡爷爷把了脉,脉缓,鼻息弱。姥爷鲁开普用目光,迅速扫了一下钱懿臻、郝霞大嫂、姥姥陈雅鹭。

姥爷鲁开普悲伤的摇摇头说:“匡老爷子,已经走在去西天的路上了。”说罢,紧紧握住匡爷爷的手,轻声说:“匡老哥,您走好!”

钱懿臻问:“姥爷,要打120吗?去医院急救!”

姥爷鲁开普说:“不用急救,匡老爷子走的很安详,过多干预会增加痛苦。临终阶段,切忌实施心肺复苏,可能造成肋骨骨折等创伤,需尊重自然规律。

临终阶段身体已无法代谢,强行输液、喂食可能加重痛苦,需尊重自然规律。但是现在天气炎热,匡老爷子的子女都在外地,赶过来奔丧需要时间,遗体保存是个问题。”

钱懿臻朝姥爷鲁开普点了点头,出门,给省人民医院打去电话,咨询了关于遗体存放的有关事宜。

钱懿臻打完电话后,回陈府卧室,找出电话簿,分别给匡辰伯伯、匡熙伯伯、匡瑜姨姨打去电话,报告了匡爷爷去世的消息,并请他们速回北方省城安排匡爷爷的后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