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从透视开始暴富 > 第253章 佚名宋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董建川与李久生顺利地签署了协议,并成功将《翠岭幽居图》收入囊中。

就在这时,一直在旁默默观察的王景行注意到李久生还留存着一幅尚未展开的画作。

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好奇。

要知道,这两幅画可是放置在一起的,而旁边的那幅正是出自大师黄宾虹之手。

如此看来,这另一幅未展开的画作想必也绝非等闲之物,极有可能同样是一件珍品。

想到这里,王景行开口问李久生:“李总,您这儿可不单单只有刚才那一幅画吧?剩下那幅画也让我们欣赏欣赏?”

李久生脸上露出一丝迟疑之色,对于这幅画显得格外珍视。

不过在短暂的犹豫过后,他还是缓缓地将那幅神秘的画卷取了过来。

“实不相瞒呐,二位,这幅画我可是足足收藏了有二十多个年头了!”

“请过很多专家鉴定,经过初步推断,它应当是宋代时期的作品,只可惜至今都未能确切考证出究竟是出自哪位画家之笔。”

李久生一边轻声解释着,一边小心翼翼地开始慢慢地将这幅珍贵的画作徐徐展开。

是一幅纵 150 厘米,横 80 厘米的设色绢本画。

画面描绘的是傍晚时分的一片树林,树林位于一处缓坡之上,坡下有一条蜿蜒的溪流潺潺流过。

树林中树木繁茂,树皮纹理粗糙,用浓墨勾勒轮廓并皴擦出质感,松针则以细笔簇簇绘出,墨色浓淡相间,层次丰富。

应是秋末冬初之际,树叶用点染法绘制出红、黄、绿等不同颜色,色彩斑斓而又自然过渡。

在树林的上空,一群乌鸦正结伴归巢。

群鸦展翅高飞,或盘旋低回,或栖息于树枝之上,姿态各异,生动逼真。

其中一只体型较大的乌鸦站在最高的松树枝头,引颈长鸣,似乎在呼唤着同伴,其眼神犀利而灵动,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份生机与活力。

树林中还有一些小动物在活动。

一只松鼠在松树枝头跳跃穿梭,尾巴蓬松而硕大,用淡赭石色渲染。

身体则以淡墨勾勒,小巧的耳朵和灵动的眼睛清晰可见,正忙着收集松果准备过冬。

树下的草丛中,几只野兔若隐若现,它们的毛色与草丛相近,耳朵竖起,警惕地观察着周围的动静,仿佛随时准备逃窜。

画面的远景是连绵起伏的山峦,山峦在暮色的笼罩下呈现出青黛色,轮廓模糊,与天边的晚霞融为一体。

晚霞的颜色以橙红色为主,逐渐向天边过渡为淡紫色,给整个画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神秘的氛围。

王景行一看,这确实是一幅好画。

采用了全景式构图,视野开阔,主次分明。

以树林和归鸦为主体,通过对树木的高低错落排列、乌鸦的飞行方向以及小动物的位置分布等精心安排,使画面具有强烈的节奏感和动态感,避免了平铺直叙的单调感。

笔法细腻而又刚劲有力,功力深厚,非大师不能作。

李久生叹了口气:“这幅画我是二十多年前偶然得到的。请了很多专家鉴定,只能确定是宋画,但对于作者,有说是易元吉,有说是崔白,也有说是杨无咎的,但都没有确切依据。”

“所以这幅画我一直自己珍藏。”

听李久生这么一说,王景行更感兴趣了。

凑过去仔细观察。

又用透视反复看。

终于发现在一处树干上发现一行极其淡的字迹。

居然是“嘉佑庚子年崔白笔”的墨笔题款。

果然是崔白的真迹。

“嘉佑庚子年”是宋仁宗嘉佑五年,也就是公元1060年。

距今已差不多快1000年的历史了。

这行字可能本来就淡,经过上千年的洗礼,绢画表面的字迹几乎已经褪去。

只在绢本内部还有淡淡的墨迹。

要不是王景行能透视,也发现不了。

王景行按捺住激动的心情,问李久生:“李总,这幅画你打算出手吗?”

李久生不无遗憾地说道:“说实话,我是很不想出手的,但这么多年都搞不明白,再拿下去估计也是一样的结果,我现在资金链确实很紧张,如果价格合适,我可以出手。”

王景行内心一喜:“李总,那你开个价吧?”

“少于1000万不卖,概不还价。”

1000万能拿下,那可是捡大漏了。

但王景行肯定要砍一下价格的,不然李久生说不得得反悔。

“李老板,你开玩笑吧,就算是一幅宋画,也是佚名的画,卖不到这个价格的。”

“北宋李公麟《丹霞访庞居士图》手卷,2005 年拍卖估价还不到 1000 万呢,你这开价可没诚意 。”

李久生摇摇头:“王总,你也知道是2005年,这么多年过去,李公麟的《丹霞访庞居士图》手卷现在拍卖的画,估计上亿都有可能。”

王景行摇摇头:“佚名画卖不到这个价,李老板,200万怎么样?”

李久生跳起来:“怎么可能,200万绝对不可能,这可是1米5的宋代设色绢本画。”

王景行:“那你说个数?给个诚心价。”

李久生思虑再三:“800万,一分不能少。”

王景行:“800万我都可以买到清代初期四王的山水画了,何必买这种佚名画。”

“你也是开画廊的,应该知道这种佚名画多难出手吧?”

“说不好听,连鉴定真伪都困难,一般人不可能买的。”

李久生微微皱起眉头,眼神闪烁不定,内心开始有些动摇起来。

他犹豫了一下,缓缓开口:“那……你觉得多少钱合适呢?”

王景行沉默不语,托腮沉思片刻后,才抬起头来看着李久生说道:“说实话,我也是因为看到这幅画画得实在出色,所以才想要冒险将它买下来试一试。”

“只是我不知道究竟需要囤积多长时间,才有机会把它转手卖出去啊!要不这样吧,咱们干脆点,一口价五百万,行的话这笔买卖就算成了,如果不行,那您还是继续留着等待那个与它有缘分的人出现好了。”

听完这番话,李久生只觉得心头一紧,他不由自主地再次将目光投向那幅已经陪伴了自己整整二十多个年头的画作。

虽然充满了不甘和不舍,但残酷的现实却如同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在了他的身上,迫使他不得不在眼前的利益和未来微弱的可能之间做出艰难的选择。

经过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之后,李久生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终于像是下定了决心一般,咬咬牙说道:“好吧,五百万就五百万!”

见此情形,王景行脸上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

他轻轻地点点头,然后动作轻柔而又谨慎地将这幅珍贵无比的崔白真迹仔细收卷起来,生怕会不小心损坏到哪怕一丁点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