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简单等于幸福 > 第113章 割麦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尽管学校农场的各项条件相对比较简陋,但对于李雨等人来说,在这里学习与劳作却毫无任务负担以及任何压力可言。正因如此,他们在此度过的时光显得格外愉悦。

就在这一日,当李雨正准备前往砍伐竹子时,邓威叫住了他:“军长,您不是一直想要去周公庙吗?从农场这儿出发,到那里比较近了。”

听闻此言,李雨瞬间兴致盎然起来。自从来到雅安之后,他便听闻了不少关于周公山的传说,内心深处始终怀揣着前去周公庙一探究竟的念头。上次到农场送肥由于时间问题没有上去,此刻得知此地距离周公庙并不遥远,再加之邓威适时地提点,更是让他一下来了精神。

于是,他对邓威说道:“嗯嗯,好嘞!那我先去找一下王老师打个招呼,随后我们就一同过去看看。”言罢,他便兴冲冲地朝着王老师所在之处奔去。

王老师在了解到李雨想前往周公庙后,不仅爽快地应允下来,甚至还向其他同学们喊话道:“各位同学们,军长打算去周公庙,不知你们有没有想去?如果有要去的,可以和他一起去!”话音刚落,立刻有不少同学纷纷响应,表示愿意结伴同行。

紧接着,王老师转身地对着李雨嘱咐道:“把这些同学一起带上,不过千万要小心一点,注意安全。记住了,如果发生了什么事,我一定会那你是问!”听到这番话后,李雨毫不犹豫地点头应承下来,并回应道:“好嘞,放心吧,王老师!”言罢,他迅速转过身来,面向其他几位同学高声喊道:“走咯,到周公庙去!”

于是邓威率先迈步向前,在前面带路,李雨与其余几名同学则紧随其后,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朝着周公庙进发。

他们脚下踩着一块块历经岁月沧桑的青石板,宛如行走在时光的长河之中,向着心中向往已久的目的地迈进。

他们有说有笑的,显得非常轻松。伴随着欢声笑语,他们穿越过一片茂密的箭竹林,又绕过了一段蜿蜒曲折的山梁。就在这时,不远处一座古朴而又荒凉的周公庙赫然映入眼帘。

李雨等人见状不禁喜出望外,纷纷加快步伐,迫不及待地想要一探究竟。最先看到的,一座石头搭建的石牌坊以及由青石条精心构筑而成的坚固围栏。踏入其中,左侧赫然矗立着数块石碑,看那石碑的痕迹就表明年代的久远。这些石碑静静立在那里,经历了不知多少的风吹雨打,它们承载着历史的厚重感,默默诉说着往昔的故事。顺着石梯拾级而上,继续深入其内,映入眼帘的便是那座同样以青石条建造而成的古老庙宇。不仅如此,就连庙宇的屋顶也皆由青石条铺设而成,给人一种沉稳大气之感。然而,经过漫长岁月的洗礼,周围杂草丛生,这座庙宇如今已显得破败不堪和荒凉,其四周还散落着些许残存的石刻和栩栩如生的石像,仿佛在默默见证着曾经的辉煌与荣耀。

周公庙又名天盖寺,它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雅安市雨城区东南部那高耸入云的周公山之巅。这座庙宇承载着岁月的沧桑与厚重,其历史源远流长,然而具体的始建年代却已无从查考。

根据庙内众多的碑刻记载,我们可以追溯到明朝万历四十三年(公元 1615 年),那时人们重建了铁瓦石殿、牌坊以及屏墙等建筑;紧接着在明天启元年(公元 1621 年),又兴建了灵官殿;到了清朝康熙二十九年(公元 1690 年),再度对周公山的殿宇、石坊以及山门等进行了重修;而在清道光二十四年(公元 1844 年),则进一步修缮了三圣殿,并建造了一座气势恢宏的照壁。此后,经过清朝中后期以及民国时期的多次精心修整,周公庙愈发显得庄严肃穆。

时光荏苒,直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当人们登上周公山时,依然能够目睹到那座充满古朴韵味的庙宇。只可惜,那场惊心动魄的汶川大地震无情地摧毁了这一切美好。如今的周公庙是在原来的遗址上新修建的,再次前往此地,还能见到的唯有昔日庙宇遗留下来的石牌坊、石栏杆、石碑,以及零星散落于四周的石雕板和石条等建筑材料。这些残垣断壁仿佛默默诉说着曾经的辉煌,让人不禁心生感慨。

……

一周的住农场时光转瞬即逝,仿佛只是眨眼间,李雨他们便要与这片充满回忆的土地道别。离别之际,大家心中满是不舍,眼中全是留念之意。

......

岁月如梭,在李雨他们毕业多年之后的一次同学聚会上,昔日同窗们围坐在一起,欢声笑语不断。而当话题转到曾经那段住在农场的日子时,众人更是兴致勃勃,滔滔不绝地谈论起那些令人难忘的趣事。这时,彭森突然转过头来,似笑非笑地看着李雨说道:“军长,你可还记得咱们当年在农场里砍竹子的事儿不?当时你出的那个馊主意,居然打算把竹子打成一大捆然后从坡上推下去!哈哈,当时你还说又快又省力,结果是又慢又费力。现在回想起来,我都还想发笑呢!”听到这话,李雨也不禁笑出声来,但他随即反驳道:“嘿,你别光说我呀!你自己难道忘了当初是谁坐在竹子上往下滑,结果却摔得四脚朝天、像条狗一样啃泥巴的糗事啦?”一时间,周围的同学们纷纷哄堂大笑,仿佛又回到了那段无忧无虑的青春岁月。

......

对于那些曾在七十年代于雅安中学就读过的学生来说,无论是攀爬周公山为学校农场送肥,还是亲身住进农场体验生活,这些都是无法磨灭的珍贵记忆。那段独特的经历如同烙印一般深深铭刻在每个人的心底,成为了他们人生旅途中一段难以忘怀的篇章。

......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时光荏苒,转眼间五月的雅安又到了那麦浪滚滚丰收之季。

到了周末班会课,只见王老师面带微笑地走进了教室。他轻轻敲打着讲桌,待同学们逐渐安静下来后,开口说道:“都安静一下听我说,我要告诉你们一件让你们高兴的事情……”然而,他的话还没有说完,调皮捣蛋的杨北涛便迫不及待地插嘴道:“王老师,难道您是想要宣布自己要结婚了吗?”他一句话引得全班同学哄堂大笑起来。彭森这时也插嘴道:“豇豆你别乱说,我们王老师连朋友都没耍,哪来的师娘?”

面对杨北涛和彭森如此无礼的打断,王老师不禁皱起眉头,但他并没有真的生气。毕竟平日里,他与学生们相处融洽,关系就像亦师亦友。因此,对于像杨北涛和彭森这般活泼好动且略带顽皮的学生,偶尔开开小玩笑也是常有的事。只见王老师故作嗔怒状,狠狠地从粉笔盒中抽出一截粉笔,分别向着杨北涛和彭森扔去,并呵斥道:“你们两个家伙,不说话还怕会有人把你当成哑巴吗?再插嘴乱说别怪我不客气了。”说罢,教室里再次爆发出一阵欢快的笑声。

王老师一脸严肃地再次拍打了一下讲台,声音洪亮地说道:“好了,大家都安静下来,不要再讲话了,请认真听我把话讲完。下周学校决定安排咱们这个年级前往生产队帮忙收割麦子,希望各位同学回到家之后能够做准备。”

“耶!”话音刚落,教室里顿时响起一阵欢呼声。许多男同学们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纷纷兴奋地叫喊起来;就连一些女同学也不禁露出欣喜之色。然而,就在这片欢乐的氛围之中,仍有个别女同学显得有些不是那么兴奋的,嘴里嘟囔着:“这有啥值得开心的嘛,不仅会很累人,万一被麦芒豁到身上,还痒得难受呢。”

王老师听到这些抱怨声,也没有多做解释,只是说道:“这次去割麦子,你们又可以不用上课了,这不是你们希望的吗?”

此时,坐在角落里的彭森突然举起手来,大声说道:“当然高兴啦!而且生产队里煮的土豆二季豆汤味道可美了,每次想起来都想吃。”他一边说着,一边装作擦嘴巴的样子。

杨北涛见状,立刻抓住机会调侃道:“嘿,我说彭森你娃娃,成天就只想着吃,怎么也没见你长胖呢?”说完,两人又开始了你一言我一语的斗起嘴来……整个教室充满了欢声笑语。

王老师一脸无奈地摇了摇头,叹息一声后再次开口道:“行了,大家都不要再争执不休啦!此次前去割麦子依旧为期三天。虽说在座各位有不少同学曾经参与过割麦子,但在此我仍需着重提醒一番。要前往生产队帮着割麦子,每个同学都要带一把镰刀,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同时你们还得自备中午所需的干粮。此外,记得各自要带上一只碗。就像方才彭森说的那样,生产队中午将会为同学们烧一些汤菜的。”

……

转眼间便来到了第二周。这天清晨,微风拂面。李雨所在的整个年级齐聚于学校操场之上,各班井然有序地排列成整齐,随后在领队老师的一声领下,朝着即将前去帮助收割麦子的生产队进发。

行进途中,突然间,位于队伍前端的班级率先传出激昂豪迈的歌声:“向前向前向前,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这宛如号角般的旋律一经响起,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瞬间引发连锁反应。紧接着,其他各个班级的同学们亦纷纷齐声高唱起来:“……我们的队伍向太阳,脚踏着祖国的大地,背负着民族的希望,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那雄浑壮阔、铿锵有力的歌声,在不断前行的队伍之中唱响。在这充满激情与活力的歌声相伴下,同学们没用多久便顺利抵达了此行的目的地。

抬眼望去,正前方的周公河宛如一条碧绿的玉带蜿蜒流淌着,河畔两侧,古朴典雅的农家屋舍错落有致地分布其间,与那在微风中摇摆翻滚的金黄麦浪相互映衬,共同勾勒出了一幅如诗如画般的绝美天然画卷,将北宋文学家王安石笔下所描绘的“石梁茅屋有弯碕,流水溅溅度两陂。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的诗情画意展现得可谓是淋漓尽致!

李雨痴痴地凝视着眼前这令人陶醉的景致,整颗心似乎都已被深深吸引,完全沉浸其中无法自拔。毕竟,这可是他生平第一次参与到收割麦子的劳作之中!自然而然地,心中充满了难以抑制的兴奋与激动之情。此时此刻的他,迫不及待想要尽快踏入那片无垠的金色麦田,亲身去感受一番那份沉甸甸的丰收喜悦。

而此时,生产队里早已有一些人守候在麦田边上多时了。当他们远远望见李雨他们的队伍浩浩荡荡地朝这边走来时,脸上立刻绽放出了无比灿烂且热忱的笑容,并快步迎上前去,紧紧握住了领队老师的手。

待同学们都走到麦田边,稍稍安定下来之后,领队老师先是抬手示意同学们保持安静,然后对着大家说道:“同学们都注意了,虽然你们绝大多数人之前都曾经有过割麦子的经历,但我还是希望大家能够再仔细观摩一下贫下中农究竟是如何熟练收割麦子的。”

领队老师话音刚落,便见生产队的社员迈步踏入那片金黄的麦田之中。他面带微笑,眼神充满热情地望向同学们,并耐心地讲解道:“同学们,其实割麦子这件事儿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困难和复杂。关键在于掌握正确的技巧!首先,你们要弯腰用一只手紧紧抓住麦子的茎干部分;接着,将镰刀贴近麦子的根部位置,注意不要离手太近;最后,手上用劲地一拉扯,如此一来,整束麦子就能轻松被割断啦!让后把麦子放到一边,继续割下一把麦子。”

说罢,社员亲自做了一次示范动作。紧接着,他继续提醒同学们:“还有一点需要特别留意,千万不能把镰刀拿得过高和离手太近!要不然,留在田地里的麦秆可就太多喽,不仅影响后续的耕种工作,而且还会导致收割速度变得缓慢无比呢!更糟糕的是,如果离手太近的话,稍不小心,很容易伤到自己的手。所以,请务必小心谨慎些!”

待生产队的成员完成详细的演示与解说后,领队老师走上前来,对着全体同学再次郑重其事地叮嘱道:“好啦,方才生产队的社员已经向我们展示并传授了如何正确割麦子的方法。在此,希望各位同学都能够依照刚刚所学到的方法去割麦子。与此同时,我还要着重强调一下安全问题。无论何时何地,都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确保在割麦子时不要伤到自己和伤到别人。切记不可掉以轻心!”语重心长地嘱咐完毕,领队老师便开始给各个班级分配具体负责收割的麦田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