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析城山,老洞山。

赵天祥从昏迷中醒来,呆呆地望着张归元,喃喃自语道:

“不可能,我在万鬼窟和诸位鬼母鬼子都交过手,怎么没听说过有一位半步筑基的鬼子精通阴煞雷法。”

青面脸上露出骄傲的神色,摇头晃脑道:“我的主公可不是什么鬼母鬼子能比的。”

“他是北海平安城城主,曾大破兽潮,阵斩妖王殷雷,逼迫曦昌签订《北海条约》,让数十万妖魔不敢南下。”

赵天祥和李虎眼睛亮起,赵天祥问道:“可是率领两万部曲杀死二十万妖魔的平安城主张归元?”

张归元有些意外,奇道:“你们认识我?”

赵天祥和李虎急忙挣扎着跪倒,齐声道:“主公在上,我等飘零半生,未遇明主,公若不弃,愿意拜为主公。”

张归元挠了挠头,感觉这话有些耳熟,奇道:“你们怎么会认识我?”

“您坚守北海平安城之事已经传进司州,被说书先生编成评书,在酒坊茶肆里传播,天下皆知。”

“主公,我们愿意随您远走北海,为您南征北战,东征西讨。”

“封狼居胥,饮马瀚海,不负生平所学。”

张归元大喜,急忙将两人搀起,那群头戴斗笠,身穿蓑衣,客商打扮的行人见两边言和,慌张退走。

“赵天祥,李虎,你们不交出老洞,我们还会再来叨扰。”

张归元望着他们的背影,若有所思,奇道:“他们究竟是谁,为何会和你们在山中交战。”

赵天祥有些无奈地说道:“主公,他们是太平道的符师,不知为何,看上了我俩占据的老洞山。”

“他们先礼后兵,派出说客,想要我们加入太平道,我和李虎哥是武神殿传人,自然不肯加入什么太平道。”

“争执了数天,太平道失去耐心,开始派人强取豪夺。我们带着小喽啰和他们交战,已经打了十几天了。”

太平道,不是张角黄巾起义前创立的宗教团体吗?这个世界是东汉的平行世界,竟然也有太平道。

张归元心中惊骇万分,脸上不动声色,望着太平道符师的背影,琢磨这件事。

山坤走了过来,嗅了嗅符师的气息,奇道:“两位兄弟,析城山这么大,他们为何偏偏要抢你们的老洞山?”

李虎冷哼一声,道:“诸位你们有所不知,析城山地貌独特,山腰有大大小小的溶洞。”

“这里号称七十二独龙窝、一百二十四鬼推磨、三百六十个小铁锅,我们居住的老洞山中有个最大的溶洞叫做老洞,可藏兵万人。”

“这群家伙鬼鬼祟祟,分明是图谋不轨。”

张归元早已猜出其中的隐情,结合后世黄巾起义,猜到太平道图谋的是几百里外的雒阳城。

他并没有声张,正邪十三宗和腐朽的封建汉廷都是他的敌人。

他要推翻修仙世界,必须要让正邪十三宗陷入内乱之中,他才能图谋北地,广积粮,缓称王。

千年浩劫恐怕应到了太平道之上,张归元巴不得太平道能成功。

赵天祥见张归元沉吟不语,害怕他嫌弃自己两人山贼草寇的身份,急忙道:

“主公,李虎哥和我都不是本地人士,我们俩是冀州常山人氏,拜师武神殿,自幼在山中修行。”

“只因我们俩出身寒微,在宗门内郁郁不得志,故此兄弟俩下山,西进雒阳想要谋求一官半职。”

“可惜雒阳城比武神殿还要黑暗,举亲不举贤,我们俩盘缠用尽,也没有谋得生计。”

“无奈之下,我们在析城山组建了义军,手下有两三百名喽啰。”

李虎接过话茬说道:“主公,我们可不是山贼土匪,我们是义军,只劫富济贫,从不敢祸害百姓。”

“我们一直苦练武艺,静静等待,希望能遇到您这样的明主。”

“可惜先遇到了太平道那些符师,与他们争斗百日,倒折损了不少弟兄。”

张归元命赵天祥和李虎将喽啰们集合在一起,前后山共凑了二百多人,一个个面黄肌瘦,面有菜色,都是逃难的流民,无奈之下跟随赵天祥两兄弟落草为寇。

张归元从仙舟里取来一摞银锭,对着众位喽啰表明了自己的身份,给了他们两种选择。

“诸位,你们的首领赵天祥和李虎下定决心归顺我,要跟我远走北海。”

“不能将你们抛下不管,现在有两条路,其一,跟随我回到北海,那里有吃不完的粮食,还能分得土地和牲畜。”

“第二,每人分二十两纹银,足够你们在乡下买田置地,平稳地度过余生,咱们就算正式散伙。”

众喽啰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绝大多数都选择了二十两纹银。

北海之地与雒阳城相隔万里,又是苦寒之地,相传妖魔凶猛,兽潮恐怖。

这些喽啰都是中原的流民,谁也不愿意去苦寒之地,绝大多数都选了二十两纹银。

只有五六十人,跟随赵天祥和李虎很久,不愿意离开。

山中有二三十匹战马,两人合骑一匹战马,张归元将郑和号上的旗帜取下一面,递给众人,说道:

“你们携带我们张家部曲的旗帜,沿途无论鲜卑人还是丁零人,没人敢动你们。”

“顺着官路疾驰,大约三十多天可以到达北海。”

解散了喽啰,众人登上郑和号,继续向雒阳城方向前进。

山坤去船舱操纵仙舟,张归元和赵天祥,李虎闲聊太平道。

“太平道如此明目张胆发展教众,抢夺军事要地,难道汉廷就没有防备吗?”

赵天祥苦笑道:“主公,太平道是善道,汉廷推崇还来不及,哪里会防备。”

“朝廷之中许多大臣,官吏,甚至皇族,内廷都是太平道的信徒。”

“我们武神殿,是专修武道的仙门,不少师兄师弟的家人都是太平道的信徒。”

张归元不解,为何修仙者的家眷也能发展成太平道的信徒。

“主公,您远在北海,有所不知,百年之中,中华大地洪灾三十年,旱灾三十年,蝗灾二十年。”

“剩下的二十年,还有鲜卑、羌、狄等外族入侵,大瘟疫几乎一场接一场,平均两年半就有一场大瘟疫。”

“太平道散施符水,为人治病,振臂一呼,就有百万教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