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我的父亲是曹操 > 第235章 徐州风波,孙公佑妙计联陈抗孙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35章 徐州风波,孙公佑妙计联陈抗孙

在诸侯间相争下,不是你没有准备好,对方就会静等你备战完,才会集结大军发动攻势的。

很多情况下是己部明有各种问题亟待解决,可仗却又不得不打,打了,输赢尚无定数,可不打,必败无疑!

故而在很多时候,明明一场大战刚结束没多久,紧接着就要筹备另一场大战,这就极其考验麾下文武的能力了。

尤其是留守后方的文武。

当然在更多的时候,还需要叫麾下文武看到希望。

这样仗打起来,即便有再大难处与困境,这心才能往一处使,不然啊,心一旦散掉了,那就离倾覆没多远了。

这就是乱世的残酷!

但这也是现实啊!

荆州、许都一带的形势,受到曹昂的影响而不平静,而相隔千里外的江淮,形势同样是不平静。

大雨磅礴。

阴云密簇。

寿春在雨水冲刷下,显得有几分冷清。

“这雨下的,真是没完没了!”

太守府。

正堂。

李整眉头紧蹙,盯着眼前雨幕,声音低沉道:“这下的,不止寿春城营建停了,多地驰道水利等事全都跟着停了。”

“府君切勿动气。”

见李整如此,丁斐关切道:“近来还是要多休养才是,这雨是耽搁不少事,但九江的情况却已趋稳。”

李整心底生出暖流。

这不止是因为丁斐的关怀,更是因为自家公子归宛后,特意请来杏林大家张仲景为他诊断,起初他还推辞呢,自己的身体如何,他如何能不清楚呢。

可在丁斐的坚持下,在一番诊断后,还真发现不少隐疾,按张仲景所言若不好好调养,恐将时日不多。

“这些时日辛苦文侯公了。”

李整唏嘘之余,抬手朝丁斐一礼道:“不过某已觉得身体好不少。”

“无碍的。”

丁斐笑着摆手,随即对李整道:“但府君还不可大意,将养好身体为重,说来这江淮一带,还需府君坐镇九江才行。”

别看丁斐领九江郡郡丞,而李整领九江郡太守,可李整对丁斐是极其尊重,一方面是因为丁斐的身份,另一方面则是丁斐的能力。

对于九江、庐江、汝南、南阳四郡文武安置,曹昂是费了一番功夫,为的就是让这帮出色的文武,能够彼此相处融洽的共事,确保他所节制的四郡,不会在内部出现问题,全力以赴对外。

“提及此事,某就对淮陵、广陵一带局势有忧。”

李整轻叹一声,看向丁斐道:“自从公子班师归宛以来,吕布、刘备、孙策三方固然在上述之地有冲突,可直到现在却没有将江东所部驱赶出去,这孙策委以重任的周公瑾,能力还真是不容小觑啊。”

“而在不久前,镇南将军府派人传来密令,言明我军已然开启伐荆一役,如果此等消息叫三方知晓,某担心这江淮一带会生变故啊。”

“万一吕布他们联合起来,对我九江展开袭扰的话,恐接下来对我军极其不利,毕竟庐江这边还有不少事要做,某就在想,是否趁此机会先行收回历阳、阜陵等地,以增强九江东部纵深,毕竟刘备在此前夺占了东城、堂邑两地。”

“不可。”

丁斐忙道:“如若真是这样,那刘备定会猜到什么,依着斐之见,今下我军不动方为最佳。”

嗯?

李整不由生疑。

在曹昂领兵离开九江没多久,围绕淮陵、广陵一带的风波就起了,不满江东鼠辈窃据徐州之地的吕布,领兵对淮陵一带发动攻势,为此江东兵与之对战,而在此等态势下,一直按兵不动的刘备也参与其中了。

三方在这片区域展开混战,使得九江沿线戒严,期间有一批批流民逃离淮陵、广陵一带朝九江云聚。

乱世纷争下,人命是最不值钱的。

在三方势力如此境遇下,李整、丁斐他们明确各项事宜外,还加强对毗邻之地驻防,确保战乱不会引到九江境。

然在此等态势下,徐州治下却出现问题,这导致吕布领军归徐,而留张辽统领几部在此斡旋。

徐州出现状况,江东也好不到哪儿去。

本领军待在江北的孙策,不知何时就离开了江北,而孙策离开,但却对周瑜委以重任,以此人来统辖各部。

事后李整、丁斐他们才通过各方打探知晓,徐州、江东都出现了叛乱,尤其是以江东方面最厉害。

总而言之就一句话。

长江南北的局势就是乱。

“在今下的江淮一带,除了我军以外,势力最强的要属江东。”在李整的注视下,丁斐表情严肃道。

“固然吕布麾下兵强马壮,可他对徐州而言终究是外来,其想确保徐州不丢,必须要驱使麾下主力震慑才行。”

“公子叫我等知晓伐荆一役,是想叫我等做到心中有数,但却不能受伐荆影响,就更改在此的策略。”

“那依着文侯公之见,我军就按兵不动?”

李整听后,皱眉讲出心中所疑,“可某这心底多少有些担忧啊。”

“府君无需忧愁。”

丁斐微微一笑道:“在此之前,某已派人秘密渡江,与此同时,在庐江的杜袭也得乐府君默许,筛选一批人秘密渡江。”

“孙策固然纵兵夺占江东多地不假,然在江东治下,尤其是丹阳、豫章等地仍有大批不服富春孙氏者。”

“今下的江南一带骚乱不断,孙策麾下主力被牵制于丹阳、豫章等地,故而在江北的江东兵虽强,但却没有后援策应。”

“文侯公的意思,是我军按兵不动,其实是给刘备创造机会?”李整想到了什么,双眸微张的对丁斐道。

“可以这样讲。”

丁斐点头道:“公子对我等讲的,是确保九江不失,做好庐江的屏障,在此之际要治理好九江,确保我军在此根基浑厚。”

“公子还说宁叫淮陵、广陵等地叫刘备占了,或叫吕布占了,也断不能叫江东方面长期把持。”

“而今这种格局下,张辽固然很强,可其终究要受吕布影响,但刘备就不同了,此人比谁都迫切想夺占安身立命之地。”

李整点点头表示认可。

的确。

如果在此等态势下,所部贸然出兵收回历阳、阜陵等地,这势必会刺激到刘备,甚至会影响到江淮一带格局。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恐三方都会生疑的。

为何曹军会有如此举动?

万一叫他们任意一方,刺探到荆州一带变局,难保江淮这边不出现情况啊,要知道曹军在九江、庐江两地还在梳理下。

一想到这些,李整就顿感后怕。

他要真按自己所想来办,恐会使得一些变数出现,九江等地若没有闪失还好,一旦有了闪失,那他就真成罪人了!

“若无文侯公在,某险些犯下大错!”

想到这里,李整抬手朝丁斐一礼道。

“府君也是心忧江淮。”

丁斐见状,忙抬手还礼道。

这些时日的相处下,丁斐早已摸清李整的脾性,是桀骜些,是火爆些,但其却不独断专行,且此人敬佩有本事的人,所以只要能坦诚相对,那是不会出任何问题的,也是这样,丁斐才明白自己来九江的意义。

在曹昂的麾下,似乎除了他以外,没有人能做到这一点了。

“那文侯公以为接下来刘备这边会有动作吗?”

李整收敛心神,看向丁斐道。

“会有。”

丁斐正色道:“若某猜的没错,刘备定会设法联系陈瑀。”

李整诧异道:“就是在讨袁中畏畏缩缩,而后跑回海西的陈瑀?”

“没错。”

丁斐点头道。

“就他?”

李整却有些不屑,这样一个胆小如鼠之辈,仅占着海西的人,又能掀起什么风浪啊。

“府君可别忘了。”

见李整如此,丁斐却道:“祖郎、焦已、严白虎等人反孙就是此人一手谋划的,这才迫使孙策回援的,而刘繇残部就是趁此势活跃于豫章一带的,据某所知,刘繇残部的统领者叫太史慈。”

受曹昂提前伐袁的影响,使得一些进程在无形中发生改变,如孙策领兵夺占了广陵、淮陵一带,如太史慈尚未被孙策收服,如刘备跑到了历阳等地,如袁术提前倾覆等等,而在这片区域,恰恰又是曹昂节制四郡毗邻之地。

更别提在这前后,曹昂还截胡了大批文武,这些人按原有时间线的轨迹,本该是投效江东或刘备的。

但在今下,他们却被曹昂凝聚起来,且有些要参与到伐荆之战中,而一旦伐荆之战奏效取得终胜,这种改变与影响会更大!

……

说来这人就是不受念叨。

当李整、丁斐二人,在寿春探讨江淮变局之际,彼时的阜陵一带,刘备则聚集麾下谋士商讨要务。

“今下这等态势,张辽所部时打时停,我军若想夺回广陵郡,恐单靠所部时不行的。”简雍眉头微蹙,看向沉默的刘备道。

“而窃据广陵等地的江东兵,在周瑜的统辖下愈发稳固,主公,如若长期如此的话,我军恐将困死在此处啊!”

刘备眉头紧皱。

这种格局他当初是预料到了,但是却没有想到会如此被动,原本他以为吕布断不能接受广陵等地,被孙策领兵夺占,势必会对江东展开攻势的。

最初的确是按这种形势在走,可让刘备怎样都没有想到,在双方交战之际,吕布居然领兵跑了,就留下张辽镇守。

事后刘备才知徐州出现了叛乱。

这让刘备嘴上没有讲什么,但心里却暗骂不止,如果是他统辖徐州的话,断然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不过也通过这件事,让刘备看出一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徐州诸族对于吕布的不满是愈发强烈了。

这也让刘备生出希望。

如果他能够夺占淮陵、广陵等地,把江东兵驱赶回长江以南,派遣大将坐镇于此,那他不是没有机会,从吕布手中重新夺回徐州啊!

固然刘备知道,把吕布给赶跑了,自己夺回徐州,会在袁绍、曹操、孙策几部夹击下,且曹操绝不允许他在徐州,可只要能坚持到曹袁大战,那未必就不能有变啊。

今下的各路诸侯中,谁不知道曹操、袁绍之间必有一战,尤其是曹操一战灭掉袁术,这受刺激最大的,必然是在河北的袁绍。

“明公,万莫再犹豫了。”

见刘备不言,孙乾此刻起身,朝刘备作揖道:“就按乾所言,让乾尽快密赴海西,说服陈瑀与我军联合起来,如此才能将周瑜所部驱赶走啊!”

“可如此以来,公佑此去将凶险异常啊。”

刘备双眼微红,神情动容道:“备不能叫公……”

“明公!!”

孙乾感动之余,有些激动道:“些许凶险,跟明公匡扶汉室之志相比,那根本就不算什么啊。”

此间气氛微妙起来。

对于刘备而言,他迫切的想尽快夺占广陵等地,如此才有机会对徐州展开谋划,如果广陵等地都夺不回来,那徐州也就别想了。

至于他借来的历阳等地,刘备自始至终就没有想过要归还,这要是归还了,那之后的局势就更被动了。

他这一生起起伏伏太频繁了,以至在刘备的心底几度生出绝望,让他不知道这般坚持的意义到底是什么,但最终都叫他扛过去了。

见刘备再度不言,简雍、糜竺几人无不劝说起来,甚至糜竺还提出愿随孙乾一起,毕竟对海西,糜家虽说已离开了,但还是有些底蕴在的。

“如此就拜托二位了。”

在这等态势下,刘备起身朝孙乾、糜竺作揖行礼,这叫二人见后,立时就作揖还礼,叫刘备放心,他们定然会办成此事的。

别管刘备处在何等境遇下,他麾下的那帮文武,一个个还就是愿意听刘备所言,为刘备所忧。

当然这一切都是有前提的,若无刘备长期所维持的仁,且其名已传遍天下,恐刘备这支屡战屡败的势力,早就不知在何时彻底散掉了,在这乱世下,似刘备这等势力的,可谓是少之又少了,但刘备依旧在坚持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