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我的父亲是曹操 > 第222章 文脉聚帝乡,人多了是非也就多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22章 文脉聚帝乡,人多了是非也就多了

曹昂班师归宛后,比领军响应讨袁还要忙,战后赏赐要解决吧,节制四郡军政要处置,跟麾下谈心要进行,因为伐荆口号喊出来,继而衍生出诸多事要解决,看起来曹昂执掌了大权,成为曹氏上下,乃至天下炙手可热的存在,可欲戴其冠必受其重啊!

忙。

忙。

忙。

这是曹昂的唯一感受。

甚至在解决一些事情时,尤其是涉及战后赏赐这块儿,曹昂有一个想法愈发强烈,他做了镇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是不是老登将他最头疼的事,分出来一部分甩给自己了。

眼下受曹昂节制的大军有十几万,这其中有追随曹操的精锐之师,但也有曹昂领兵离宛后分批招募的,一场场战事打下来,弱的死在战场上了,能活下来的都是强者,战争就是台绞肉机,这话一点都不假。

“军勋田要单独造册,按战功评级授予对应军勋田,根据每战情况,明确不同期限的免征赋税,最高可免征二十年,但所产粮要优先卖给镇南将军府。”

去往卧龙书院的途中,曹昂倚着软垫,对丁仪、丁廙、丁谧说道:“免征赋税期满,按最低标准征收赋税,总而言之一句话,军勋田是给立功将士的福泽,是对他们战场立功的一种表现。”

“军勋田不准买卖,不准侵占,镇南将军府要在一定期限进行筛查,一旦发现有违背此令者,就按律法处置!”

“喏!”

丁仪三人忙作揖拜道。

但在三人的心底,却生出了各异想法,尽管他们先前没有做过此类事,但耳濡目染之下,他们不是不知道赏赐之事。

曹军先前就没有过这种赏赐。

自家大兄在四郡推行的军勋田,说是开天辟地头一遭也不为过,可是这样做,真能长久维系下去吗?

毕竟今后的仗可不少啊。

如果搞到最后,军勋田规模不断增多,可这种性质的土地,又该从何处去获取啊?治下其他群体又会怎样想?

只是他们哪里知道,这就是曹昂有意为之的。

军勋田的规模,今后必然会很大,而这部分土地,是支撑曹氏涉军赏赐的根基,继而激励麾下将士奋勇杀敌,与此同时也为遏制土地兼并,只要此策能极好的延续下来,那么曹氏豢养的军队,会绝对效忠于曹氏。

而在乱世纷争下,枪杆子永远是最重要的。

更别提军勋田一事,还关系到后续开发荆州,开发江东,毕竟汉末时期的长江以南,还没有真正开发出来,很多地方还属未开发状态。

等到他所领的镇南将军府,真正将刘表、孙策这帮割据诸侯解决了,战争不再成为主旋律,民生治理就要支撑起来才行。

这些地域的治理与开发,可不是讲讲那样简单的,恶劣的生存环境,不服教化的少数民族,都是需要耗费大力气解决的。

“公子,卧龙书院到了。”

车驾缓缓停下,典满的声音响起。

“走吧。”

曹昂撩袍起身,对丁仪三人道,随即便走出了车驾,尽管有众多的事务要处置,但卧龙书院还是要来的。

在曹昂领兵响应讨袁期间,南阳迎来一个战时发展期,从汝南、庐江缴获的钱粮,源源不断的汇入南阳,且前线的各项需求,又让南阳上下铆足劲满足,这让南阳治下是一片欣欣向荣。

此等背景下,也使大批群体选择落脚南阳,这其中就有不少大儒名士,以及大批读书人来到卧龙书院。

“公子~”

“公子~”

曹昂走出车驾,负责宿卫的典满、许仪,还有陈祗、张通、陈化等人,纷纷朝曹昂抬手作揖。

在汝南期间,曹昂得到的不止陈到这员大将,还得到了陈祗、张通、陈化这些小牛,固然那时的曹昂,已领兵去奇袭弋阳等地,但负责统兵的乐进,却按曹昂所留名单,将这帮人聚拢起来了。

只不过这几位还没有及冠。

但没及冠又怎样?

先带在身边养着呗,总好过跑到敌方势力下要强。

早在讨袁期间,曹昂就想好后续要做的事,他要凭一己之力征伐荆州,攻略江东,麾下驱使的文武必须足够多。

可另一方面来讲,他不能从曹操麾下去划拉太多,毕竟曹操面对的压力,可要比他大的太多了。

雄踞河北的袁绍,盘踞徐州的吕布,动荡不休的青州各方,还有乱成一锅粥的关中与西凉,就这还没有提到河内的张扬,还有其他势力呢。

如此境遇下,要是从曹操麾下划拉的太多,那整个北方曹氏不参与了?这是典型的舍本逐末。

而曹操派来的文武,也就乐进、李整、丁斐进入到了曹氏核心圈内部,诸如满宠、于禁、李典、李通、许定这帮文武,多数只能算崭露头角了,但却尚未有极大影响力,所以他们在曹操麾下做事,跟在曹昂麾下做事,差别是不大的。

但这些人的能力,曹昂是清楚的,所以曹昂能将他们最大化的利用起来,赶在官渡之战爆发前,叫他们发挥出更大作用。

所以这等境遇下,追随曹操麾下的文武,能划拉的就这么多,而别的缺口,就只能想方设法的从别处去聚拢。

如此就有了南阳一系,汝南一系,庐江一系,九江一系,这帮文武因为曹昂才聚拢到曹氏麾下,但他们想要崭露头角,想要跻身曹氏核心圈,那就要凭借各自本事了,舞台曹昂提供了,剩下的就要看他们自己了。

至于曹昂这样做,会不会惹得沛谯一系,汝颍一系的不满,曹昂从一开始就解决了,不,更准确的来讲,是远在许都的丁氏给解决的。

以曹铄为首的核心二代来宛历练。

也正是这样,在后续拿下寿春后,被曹操任为镇南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后,曹昂细想一些事,就愈发敬佩这位母亲。

这政治眼光太超前了。

而是这样,现在不止曹氏、夏侯、丁家三族子弟来他身边历练了,就连沛谯一系、汝颍一系的核心文武子弟,都来他身边历练了。

当然这也离不开曹操的默许。

这既是一种肯定,又是一种责任,眼下的曹昂,包括帝乡南阳,在曹氏的份量已经不言而喻了。

“这才多久,卧龙书院就有此等规模了。”被围聚着的曹昂,看着眼前的卧龙书院,忍不住感慨道。

丁仪听后,笑着对曹昂道:“据满君所言,大兄离开南阳没多久,就有一批大儒名士来宛,就是想进卧龙书院。”

“也是从那时起,卧龙书院的营建,规格与营建外城是同等级的,大兄还不知道吧,卧龙书院是在内城营建,但在外城,还有不少附属建筑,规模最多的,当属书院老师及学子的居所。”

“不止是这样。”

丁谧紧随其后道:“先前大兄叫子宁(曹震表字)暂管的南阳时报,今下在卧龙书院有不少人,都向该报投稿呢。”

讲到这里时,丁谧还特意看了眼左右,见曹震没有在场,这才想到此次来卧龙书院,是自家大兄临时起意来的,所以没叫太多人追随。

“兴教一事必须做好,这是治理地方的关键所在。”

曹昂听后,双眼微眯道:“我军从各郡搜集的典籍、书籍等,要尽快归类移交给卧龙书院管辖,其中的孤本,要跟军器局接洽好,尽快刊印出一批。”

“另外记一下,日后提醒某,要跟卧龙书院的人商榷输送教师一事,南阳、汝南、庐江、九江四郡的郡学、县学都需要大批人手,不然适龄的学童想进县学,学子想进郡学,根本就无人能授业解惑。”

“喏!”

随行的陈祗立时作揖道。

身边能驱使的人多了,的确给曹昂省去不少烦恼,尤其是自家人,像丁仪、曹铄他们,这是能将一些重要事,交给他们去做的。

在曹昂看来,年轻不算什么,做错了事也不算什么,自家人嘛,要多些宽容与包含,但恰恰是自家人,却不能染了明知是错就是不改的毛病。

谁要是有了这毛病,那曹昂是会下狠手整治的。

在许都,曹昂他是小辈,做事不能太霸道。

但在帝乡南阳,他就是最大的,尤其是自家人这个圈子,谁要敢不听话,那曹昂会叫他知道啥叫家法!

而让曹昂感到欣慰的,是丁仪、曹铄这帮二代子弟,没有像在许都那样做事随性,一个个在南阳都知收敛脾性。

没办法啊。

一个是他们难得有证明自己的机会,一个是紧箍始终在他们头上戴着呢,谁要是惹曹昂不高兴,那是真给送回许都去,可这会带来什么,他们都不用多想都知道。

本来是想离开父辈庇护,叫父辈对他们刮目相看的,这要是送回许都去,别说来自父辈的爱击了,他们自己面子这关都过不去。

“快点!辩论要开始了。”

“对对对,抓紧赶过去。”

在曹昂一行走进卧龙书院,就见到不少学子朝一处跑去,这叫丁仪他们不免生疑,这次他们过来,是曹昂临时起意来的,所以并没有通知卧龙书院方面,按曹昂的说法,他不希望有准备的迎接,他想看到卧龙书院最真实的一面。

“走,过去瞧瞧。”

曹昂对丁仪一行道。

卧龙书院占地极大,能同时容纳数千人授业解惑,而为满足不同授业需求,卧龙书院建了很多建筑群。

对教育,曹昂是真重视。

但在曹昂的心里,卧龙书院只留真才实学,至于混日子,钓名沽誉之辈,哪里来就从哪里去。

且在这大背景下,没有潜力的人,要么到镇南将军府或郡县去就任低级职官,要么就去郡学、县学去传授课业。

卧龙书院,就是曹昂给自己定的人才库,是为满足今后征伐荆州,攻略江东的需求,更是为满足后续治理荆州、江东的需求。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曹昂是有试错成本,但他不愿把宝贵的时间,都用在试错上,因为在他的心里,真正的对手,不止是这帮诸侯,还有边疆的那帮异族势力!!

卧龙书院大礼堂。

“今下讨袁已经结束,国贼伏诛,所部倾覆,对我南阳而言,对镇南将军府节制郡县而言,最需要的就是休养生息,而非是再起兵戈,对荆州论战,如果冠军侯一味地恋战,那与其他诸侯有何区别?”

“你这话讲的就不对了,在讨袁期间,荆州刘表不顾自己汉室宗亲的身份,悍然对我南阳多地展开袭扰,此举与国贼又有何区别?”

“话不能这样讲,此事我多少是知道些情况的,这与冠军侯在南阳,在汝南期间,对世家大族多有苛待相关……”

“你这分明是在强词夺理,难道依着你所讲,不管是谁犯下什么错,只要是他出身世家大族就能够免罪了?”

在这大礼堂内,聚集着众多的人,而在大礼堂核心,有一帮学子分为两派,你一言我一语的辩论着。

在大礼堂的正台,则坐着不少人。

曹昂一行在赶来之际,在典满、许仪的开路下,曹昂进到大礼堂内,他不止听到了辩论双方所讲,还见到了正台上坐着的人。

只是曹昂的眉头却紧蹙起来。

“这是在议论伐荆啊。”

同行的丁仪几人,听到这里时,丁仪小声对身旁几人道,可在讲这些时,他们都下意识看向曹昂。

伐荆的口号,从镇南将军府传出后,别的地方暂且不说,单单是在宛县城内就引起不少议论。

有赞同的。

有反对的。

对于这种舆情,曹昂没有在意,他有太多的事要忙,且此口号传出后,的确给镇南将军府上下,包括各郡治下都带来曹昂想要的影响。

但是叫曹昂没有想到此事居然在卧龙书院引起如此反响。

“看来有些事,要干预了!”

曹昂听着听着,脸色阴沉下来,眼神凌厉起来,卧龙书院的人多了,有些风气就会出现,可这不是他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