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以为考个本科会轻而易举。
虽然我凭自己的本事考上了重点高中,虽然分班时我幸运地分到重点班,照理说,我能在全市师资力量最强的班读书,享受令人羡慕的教育资源。但我丝毫不感觉轻松,反而深深感受到竞争压力无处不在。
不要说在年级成绩排前几名的同学,是我们无法超越的天花板的存在。就是一些本来排名不怎么靠前,不怎么引人注目的学生,他们的单科学习能力,也是不容小觑。
记得有一次,英语老师安排我们三天内背诵一篇六百字的英语课文。
我背了,但因为不是母语,当然,就算是母语,我也不可能在三天内把六百字的文章从头到尾,一字不漏的背下来。
我终于放弃了,我认为这个要求太难了。
就算是其他学生,也一定无法完成。
正当我自以为是时,三天后的英语课,英语老师随便点了一名我都叫不出名字的普通学生。
他居然能在三天内,将六百字的英语课文倒背如流。
我开始有些恐惧,我觉得自己简直就是一只井底之蛙。
在自己以前读书的学校,可能还可以领先别人一点。
到了这所全市最好的学校,我就连一般的学生,也远远比不上。
然而,竞争的压力并不能将我击垮,反而激发了我内心的斗志。我明白,要想在这样的环境中脱颖而出,我必须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
于是我开始拼命学习,每天除了上课时间,我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学习上。我放弃了原本喜欢的娱乐活动,甚至减少了睡眠时间。
起初,我的成绩确实有了明显的进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自己陷入了瓶颈。无论我如何努力,我的成绩似乎都无法再提升了。
这让我感到十分沮丧。我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怀疑自己是否真的适合走这条路。
就在我迷茫无助的时候,班主任找我谈话。他了解了我的情况后,语重心长地对我说:“学习是一场马拉松,而不是短跑。你不能只顾着埋头苦学,也要学会劳逸结合,更重要的是学会思考和总结。”
班主任的话让我茅塞顿开。我这才意识到,我之前的学习方法过于死板,只知道机械地背诵和刷题,却忽略了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于是,我调整了自己的学习方式。除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外,我还开始主动查阅资料,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同时,我也开始注重思考和总结,每学完一个章节,我都会花时间整理笔记,梳理知识脉络。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我的学习效率果然有了明显提高。我的成绩也开始稳步上升,逐渐赶超了一些之前成绩比我好的同学。
不要说在年级成绩排前几名的同学,是我们无法超越的天花板的存在。就是一些本来排名不怎么靠前,不怎么引人注目的学生,他们的单科学习能力,也是不容小觑。
比如我们班的陈明,他平时不显山不露水,成绩总是在中游徘徊。但是,他的数学能力却十分突出。每次数学考试,他都能轻而易举地考到满分。
有一次,老师出了一道很难的数学题,全班只有陈明一个人做出来了。老师表扬了他,同学们也对他刮目相看。
我心里有些羡慕陈明,但更多的是佩服。我明白,他之所以能有这么强的数学能力,肯定付出了很多努力。
于是我主动找到陈明,向他请教学习数学的方法。陈明二话不说,就把自己平时做过的笔记和练习题都借给了我。
我如获至宝,每天晚上都认真研读陈明的笔记,并做他做过的练习题。渐渐地,我的数学成绩也有了明显的进步。
除了陈明,班里还有很多其他学习能力很强的同学。比如英语课代表李华,她的英语口语和写作能力都非常好。每次英语口语考试,她都能得到满分。
再比如物理课代表张伟,他的物理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每次物理竞赛,他都能获奖。
和这些同学相处,我既感到压力,也感到动力。我明白,想要在这样的环境中脱颖而出,我必须不断向他们学习,取长补短。
于是,我开始积极融入班集体,主动和同学们交流学习心得。我发现,每个同学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和优势,只要我们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就能共同进步。
在竞争与合作的氛围中,我逐渐成长为一名优秀的学生。我的成绩稳步提高,在年级排名也越来越靠前。我终于明白,学习并不是一件孤军奋战的事情,而是需要互相帮助,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