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国公府中温馨一片;
皇宫之中也是其乐融融。
只有顺天府大牢中愁云惨淡,死气沉沉。
死亡,说可怕,其实也不可怕;
说不可怕,也着实可怕。
如果死亡来得快,只是一刹那、眨眼间,人就离开了这个世界,那自然不可怕,或者说还来不及觉得怕。
然而,明知即将死亡,却只能在死亡来临之前作困兽等待死亡……
这种感觉才是最可怕的!
过一天,少一天;
甚至是眨一下眼,都是离死亡更近一步。
这种在死亡阴影笼罩下的折磨,不是什么人都能承受的。
又有多少人真的能做到视死如归呢?
尤其是作恶多端的人。
他们没有道德,不讲良心,只想自我获得,且不择手段。
他们敢作恶,不代表他们不怕死。
而在他们作孽的时候,根本不会想到,或是根本不愿去想,有一天……他们也会得到报应;
杀害别人的时候,他们也不会去想,他们有一天也会因此面临死亡;
死亡也会降临到他们头上。
如今,对于冷显、殷氏、老殷氏、殷孙氏、于氏;
还有殷宝业、高成、魏风、赵甘、邓圭这些人来说,死亡,就像是悬在他们头上的一把利刃,正在一点点……一点点地降落下来……
很快,就会落到他们的头上。
这种等待死亡的折磨,是能把人折磨到疯的。
他们也真的快疯了!
关押女死囚的监牢中,连着几日,轮番上演着狗咬狗的戏码。
从前,殷氏是殷家的大功臣!
是老殷家的金银来源,富贵来源,是老殷家的姑奶奶。
殷氏回娘家,永远都是志得意满,趾高气扬;
而殷家人对待她,也如众星拱月一般地哄着、捧着。
只因为,把手里抓着傅宝珍嫁妆的殷氏哄高兴了,就能从她那里,得到更多的金银,得到更多的好处。
而现在,就单单一个于氏,都恨铁了殷氏这个小姑子!
恨她连累了娘家,连累了自己,也害死了自己的儿子殷宝业!
于氏恨殷氏——
若不是殷氏贪心,要为自己女儿谋夺煜亲王妃的位子,也不会想用自己的儿子算计冷溶月;
若不是殷氏将自己儿子牵扯进来,儿子在多年前犯的事也不会被揭开!
这一切都要怪殷氏!
别说是恨殷氏入骨的于氏了……
就是殷氏的亲娘殷老婆子和她的姑母加婆母的老殷氏,看殷氏都如看百世仇人一般。
她们有志一同地忘记了她们自己都做了什么伤天害理的恶事;
只是想着,殷氏是害得她们今日受尽苦难的仇人!
是害得她们再不能像从前一样锦衣玉食地好好活着的仇人!
是害得她们身陷牢狱,即将丢命的仇人!
关押在这暗无天日的死囚牢中,看着一身是伤、半死不活地趴在牢房角落里的殷氏,于氏眼里的恨意越积越多;
看向殷氏的眼中,恨意汹涌,近乎疯狂。
只打一顿怎么够?
从最开始于氏一个人咒骂殷氏、踢打殷氏;
而无力反击的殷氏,痛极之下,只能向老娘和姑母求救;
要求救,就势必要提及旧日恩情……
不提还罢,这一提,殷老婆子和老殷氏也加入进来,一起咒骂,一起殴打。
在痛骂殴打殷氏的过程中,她们似乎是找到了发泄心中极度恐惧的方法,之后便乐此不疲……
一觉醒来,在乱草上睡得腰酸背痛,想起从前的高床软枕,少不得要咒骂殷氏一顿;
吃完狱卒送来的糙面饼子,想起往日的鸡鸭鱼肉,对着殷氏又是一顿拳打脚踢。
总之,随时看殷氏不顺眼,就随时打骂无力还手的殷氏一顿……
而在痛骂殴打殷氏的过程中,她们又常常出言牵涉到她们彼此。
于是,她们又会在对着殷氏发泄的当口,转而彼此对口怒骂,甚至动手对殴……
直至最终演变成一场激烈的流血混战!
在这里,已经没有什么姑嫂,也没有什么姑侄,更没有什么婆媳母女。
她们就是一群死到临头的疯狗。
就连看守女囚牢的狱卒都懒得搭理她们。
只要不死留着一口气,留到千刀万剐的那一天就可以了;
至于其他的……
愿意闹,由她们闹;
愿意骂,由她们骂;
愿意打,那就动手打吧,只要打不死就行。
于是,这间牢房就变成了随时混战的战场。
一开始是于氏针对殷氏,从咒骂到动手踢打,无所不用其极。
殷氏身上的伤算是没有好的时候了……
血止住了……又流了又流出来了……
流出来了……又凝固了……
凝固了……又再次流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