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个小丫头明白事情的严重性,也不敢再卖弄聪明了,结结巴巴地把她猜测的事情说了出来。

“盛夏姐姐,我以为你是知道清兰姐姐说你闲话了,心里面不高兴,才对着清兰姐姐那样说话。”

看到这个小丫头听出她和清兰的对话,不算是正常对话,盛夏并不奇怪。

这个小丫头明显是觉得她和清兰之间是有个什么,虽然并不知道真正的内情,但是在有这个想法的前提下,听出她和清兰的对话有些奇怪,其实也很正常。

只是清兰说她闲话?

清兰说她什么闲话了?

这个事情,盛夏还是第一次听说。

但是盛夏也不觉得这会是假话 ,清兰私底下应该是说过她的闲话,只是没人告诉她,所以她不知道。

毕竟在晋中这边,清兰都待了好几年了,她才过来多长时间,在人脉上肯定比不上清兰。

她不知道这些事情,其实也很正常。

不过现在有眼前这个小丫头,倒是好打听这些消息了。

于是盛夏便询问道:“嗯?清兰说我闲话,她说我什么闲话了?”

小丫头:“其实也没有具体说什么,只是我觉得奇怪,一时鬼迷心窍才想着听姐姐和清兰姐姐说话。姐姐才来的时候,不是先去休息了?姐姐是跟着大公子过来的,我们这些小丫头在一边就好奇姐姐究竟是什么身份。”

“刚好那个时候清兰姐姐就在一旁,想着清兰姐姐也是从京里面过来的,说不定知道姐姐的身份,就开口问清兰姐姐了,清兰姐姐也没说姐姐原本就是服侍夫人的丫头,只说我们不是都已经在猜了吗?还问什么。”

“我们当时还想着,既然清兰姐姐都没有斥责我们乱说话,说不定我们还真的猜着了,后面发现姐姐就是伺候夫人的丫头,机缘巧合之下才跟着大公子一路来了晋中,我就老觉得清兰姐姐的态度有些奇怪。”

“刚才凑巧看到姐姐和清兰姐姐在说话,脸上的神情又有些不对劲,想着心里面的这些疑惑,一时糊涂才犯了错。盛夏姐姐,我以后再也不敢了,你就饶了我这一次吧!”

原来,当初盛夏才到晋中的时候 ,府里面的那些丫头都猜测她和大公子有什么,倒也不是完全是没有根据的胡乱猜测。

除了因为大公子就带了她一个丫头来晋中以外,这些在晋中才买的,并不知道京城情况的小丫头,其实也向清兰打听过。

最后清兰的态度很模糊,不但没有开口替她解释一下,甚至都没有说一下这些说闲话的小丫头,才让这些小丫头觉得自己猜对了,开始私底下流传起这些猜测来。

但是后面盛夏发现这个事情以后,主动解释清楚自己是正院的丫头,跟着大公子来晋中也是机缘巧合。

再看其他人的态度,也就是这个样子。

她休息过一天以后,就开始跟着杨氏身边服侍,大公子对她也没有什么另眼相待的举动。

要是不聪明的人,可能也没有反应过来有什么问题。

毕竟当初清兰也没有说过什么,她们只以为是自己理解错了。

不过这个小丫头比较聪明,就老觉得这里面有事,清兰是故意的。

今天在发现盛夏和清兰说话的时候也怪怪的,就忍不住想要听一下究竟是怎么回事了 。

却没有想到会被盛夏发现了,这个小丫头也挺后悔。

弄清楚前因后果以后,盛夏心里面倒是一惊,她没有想到还有这回事。

她原本还以为,就算清兰有另外给捧墨攀一根高枝的想法,嫌弃她是丫鬟,平时对她冷淡不少,就已经算是不顾念旧情了。

没有想到,清兰还能做得更加过分,竟然有意传她和大公子的流言。

虽然说这样做对于清兰来说,确实是好处不少,可以让自己这一边清清白白的把亲事退了,不会受到丝毫影响。

可是她呢?这样的流言要是传远了,真的传的人尽皆知了,除非大公子愿意不顾流言捞她一把,要不然的话她简直是就没有活路了 。

如果跟公子不清不楚,最后又被抛弃,没有混个姨娘位置出来,原本的亲事也没了,这样的丫头还有机会活下去吗?

盛夏是真的没有想到,清兰竟然心狠到这个程度。

两人怎么说,也有十多年的交情了。

原本因为不确定捧墨的态度,顾忌着捧墨,哪怕对清兰十分不满意,可是想着说不定以后还会是一家人,盛夏也还忍着。

现在发现这个事情了,盛夏突然觉得自己忍无可忍了!

这样一个如此算计自己的人,不管是看在谁的面子上 ,她都忍不了了。

要是嫁给捧墨, 就要如此忍着清兰的算计,捧墨就算人再好,其实也不值得。

她反倒是应该去找捧墨要个说法,看看捧墨的选择,才能决定捧墨还值不值得嫁了。

盛夏心里面算计着这些事情,想着要怎么去找清兰算账。

看着眼前吓得不轻的小丫头,也没有真要和这个小丫头计较的意思。

而且仔细算起来,这个小丫头的出现,反倒是帮了她,没有让她继续被瞒着。

所以她就先打发这个小丫头下去了,“这次就算了,只是下不为例。以后再让我发现你偷听,就绝对不会再姑息了,你先下去吧!”

小丫头如获大赦,连忙感谢离开 ,“谢谢盛夏姐姐。”

看着这个小丫头走了,盛夏就开始考虑要怎么去找清兰算账。

不过在心中反复琢磨过后,盛夏发现想要做到这一点儿,其实也很不容易。

毕竟她和清兰都是丫头,在地位上面是一样的,压根儿没有资格把清兰怎么样。

能够处置清兰的人,只有府里面的这些主子。

但是清兰做的这些事情,她还真没有办法拿到明面上去说,去主子跟前告状。

虽然说她和捧墨这门亲事是主子定下来的,清兰要是不满意了,闹出来的话,确实是清兰不对,对主子不敬。

而且这门亲事还是襄阳公主这个皇家公主开的口,怎么也没有一个奴才觉得不满意的道理。

哪怕是外面那些官员,如果得到皇家开口赐婚,要是表现出不满意了,都得被治罪,更别说是奴才了 。

可是此一时非彼一时,燕国公都起兵造反了,襄阳公主这个皇家公主还能有什么分量?

其实从燕国公决定起兵开始,开始是为了不让天子先得到消息,可以打个措手不及,后面是担心襄阳公主会借着身份弄出些事情来,襄阳公主一直都是被软禁在的府里面了,连院子都不能出。

襄阳公主这个人都没有什么分量了,她当初的话,就更加没有什么分量了。

现在就算不满意清兰不把自己当回事,也没有办法做出什么事情来。

至于府里面其他主子,反正折损的也不是自己的面子,还真不好说对清兰的这个做法,会是个什么态度 。

谁让这里面还牵扯到陈姑娘,以府里面对陈家的重视,要是陈家愿意嫁女给捧墨,又有谁会反对?

要说清兰的所作所为,唯一能让府里面不容的地方,可能也就是话里面牵扯到大公子了。

在她的事情上乱说可能不是什么大事,一旦牵扯到大公子了,肯定还是不一样。

只是清兰也很谨慎,并没有真的开口说过什么,只是在态度上面摆出似是而非的样子来,在这一点上也不好利用。

盛夏左思右想,都觉得她哪怕不愿意忍了,一时半会儿其实也没有办法奈何清兰。

当然,就算是这样,盛夏也决定等清兰当差回来,要和清兰好好说道说道这个事情,总不能继续让清兰把她当成傻子算计。

在心里面做出决定了,盛夏就发现时间也不早了,便也没有回屋子去休息了,而是又去了正屋。

在一候着,看杨氏有什么需要,好能够及时服侍。

下午和上午倒是也没有什么不同,杨氏除了管家理事以外,就是接见外面来拜见的官眷。

她们这些在身边服侍的丫头,除了端茶倒水以外,大多数时候也是在接送来拜访的客人。

时间一晃就过去了,很快就到掌灯时分,该用晚膳了。

珍珠带着盛夏把屋子里面的宫灯都点燃以后,就开口对还在看账册的杨氏说道:“夫人,时间已经不早了,你也该歇歇了,仔细眼睛。”

杨氏这才把手里面的账册放下,又吩咐道:“没想到都到这个时辰了,既然如此,你就把账册收了吧!我明天再继续看。”

然后看着盛夏,就又吩咐道:“盛夏,你出去让外面的小丫头给厨房说一声,今天晚膳上清淡一些,那些油腻腻的东西,吃着是一点儿胃口都没有。”

“是!”,盛夏回了一声,就打算去门口找跑腿的小丫头,让她去厨房把杨氏的要求说了。

来到门口,还不能等盛夏开口,就有小丫头主动迎过来了,“盛夏姐姐,可是夫人有什么吩咐?”

盛夏点点头,“夫人让你去厨房,跟厨房的人说,今天晚膳…………”

“夫人,大喜啊!夫人…………”

还不等盛夏把杨氏的吩咐说完,就被一个小丫头的大呼小叫给打断了。

盛夏赶紧过去,斥责道:“你乱喊什么?也不看看这是什么地方,是不是要回头惊扰到夫人,夫人生气了,你才知道厉害?”

被盛夏这样一说,这个小丫头也发现自己一时情急,失了规矩。

不过想到自己要禀告的事情,她却也并不害怕。

“盛夏姐姐,不是我不懂规矩,是我有要紧事要禀告夫人!国公爷在长安称帝了!现在国公爷派人回来接夫人了 ,你快让我进去禀告夫人吧!别耽搁大事了。”

“什么…………?”

“国公爷要称帝了?”

这话一出,院子里面只要听到的人,都十分惊讶起来 。

燕国公起兵造反的事情,他在晋中的府邸里面,这些服侍的丫头婆子,肯定不可能不知道。

但是知道归知道,其实大家也没有多少真实感。

或者更加准确的说,也可以说成是她们知道这个事情,却并不怎么关心这个事情。

就像普通的老百姓,只要能够吃饱穿暖,没有几个人会关心天子是谁,同样也不知道天子是谁。

对于大多数只在村子里面打转,偶尔去一趟镇上,一辈子能不能去一趟县城都不一定的普通百姓来说,天子离他们太远了。

在日子能够过得下去,不会三天两头的抓人当兵,或者不断增加赋税的情况下,很多人都不会关心天子是谁。

这个事情,实际上还没有村长是谁重要!

反正对于他们来说,日常有个什么矛盾纠纷这些,都是村长就做主处置了,连衙门都不用去。

村长公不公正,在日常生活里面 ,反而更加重要,涉及到他们和其他人家发生争执了,会不会吃亏。

就算当今天子十分昏庸,不断的抓人当兵以及给自己修建宫殿,并且赋税也是越收越高,让大多数百姓都活不下去了,各处都有人揭竿而起。

不过除了领头的那些人以外,其他人都是跟着在混,在活不下去的情况下,有人给他们一口饭吃,自然也就跟着了。

不会考虑跟着的这支叛军有没有前途,能不能走到最后,要是失败了,他们这些人又会怎么样?

如果跟着的这支叛军被灭了,其他队伍愿意收编他们,也都会跟着新的队伍走。

就像燕国公三年平叛,手里面的人马大涨的原因,就是收编的这些人。

但是也不能怪这些人,毕竟他们一开始的目的就是讨一口饭吃,能够活下去。

不这样做的话,又能怎么样,总不能等死?

不过同样也是这个道理,日子还能过得下去的人家,也更想过自己的小日子,除非心有大志的人,不会主动去加入叛军。

只要叛军没有打到家门前,大家更在意的还是自己眼前的生活。

这个事情,放在普通老百姓身上是这样,放在府里面的丫头婆子身上,就更是这个道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