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二月十五,易出行。

卯时刚过,稀薄的晨雾尚且笼罩在紫禁城上方,但巍峨的西华门已是在沉闷的钟声中缓缓开启,数十名锦衣卫缇骑簇拥着为首的天子,在周遭兵丁差役敬畏的眼神中扬长而去。

沿着平整的官道,一路向西而行约莫五十余里,越过大片田亩及树林之后,众人终是行至隶属于太行山脉的西山脚下。

若是有人从高处望去便会发现,这蜿蜒崎岖的西山宛如一条巨蟒,紧紧缠绕着京畿之地。

因此,历朝历代常有人将这盘根错节的山脉称之为\"神京右臂\"。

深吸了一口气,疾驰个把时辰的大明天子朱由校勒紧缰绳,略微活动了一下有些酸痛的四肢过后,便继续纵马朝着近在咫尺的山脉而去。

不过是半柱香的功夫,一座三面环山的峡谷便是赫然映入众人眼帘,期间还有一条潺潺小溪川流而过,环境很是宜人。

山谷处,昨夜便接到旨意的锦衣卫幡子们已然在此等候多时。

而在稍远些的地方,一座座箭楼岗哨也是拔地而起,周围各有不少神情冷凝的兵丁在来回梭巡。

瞧其身上的穿着,赫然是驻守在西山脚下的京营士卒。

\"这环境倒是颇为惬意..\"简单打量了一番过后,身着甲胄的朱由校便是面露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李邦华不愧是青史留名的干臣,距离他上次在\"王恭厂\"悻悻而归满打满算不过一个多月的时间,一座崭新的\"军器局\"便是展现雏形。

这钱花的值!

\"李大人没辜负陛下的厚望..\"对于朱由校情绪的变化,其身旁的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安自是感受的清清楚楚,故而赶忙轻笑附和道。

实话实说,他不过一介阉人,虽然内心尊敬外朝官员,也曾在\"内书堂\"念过几年书,但对于军国大事皆是一窍不通。

他的心中,其实只有一个原则:谁让天子满意,谁便是好官。

\"确实没辜负..\"心情大好的朱由校拍马扬鞭,行至山谷内的一座缓坡,居高临下的打量着山谷内的具体情况。

许是因为\"足额足饷\"兼之果腹的许诺,这延绵数里不绝的山谷中,目之所及处皆是埋头苦干的民夫,许多地基已见雏形,土坡也被平整了不少。

\"这军器局,从修缮完成,再到投入生产,还需要多久?\"望着眼前热火朝天的景象,心中豪气万丈的朱由校便是迫不及待的追问道。

未来,将有无数兵刃甲胄以及火器由此地打造而成,并被源源不断的运往大明各地。

他将在根本上杜绝昔日,京师勋贵利用手中权柄,将军中器械\"以旧换新\"的情况。

\"回禀陛下,依着工部的估计,怕是还需要两三个月..\"

\"但奴婢听李大人及徐大人私下商议,怕是至少也要到夏天了..\"闻言,陪同朱由校至此的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安便是不假思索的应声道,神色隐隐有些不太自然。

依着天子的规划,不但名存实亡的\"军器局\"将搬迁至此,位于北京城西的\"王恭厂\"也将搬迁至此,就连宫中的\"兵仗局\"也将搬到此地,与之合并。

眼前这新建的\"军器局\"相比较往昔,规模扩大了何止十倍?能有如此快捷的效率,已然颇为不易。

甚至这还是建立在军器局位于西山脚下,周遭皆是陈年巨木,工部可以就地取材的前提下。

不仅如此,工部还动用了神宗皇帝及泰昌皇帝原本用于\"修缮\"紫禁城三大殿的木材。

如若不是他\"据理力争\",身旁的年轻天子甚至打算延缓先帝\"寿宫\"的营建,专心整饬这军器局。

\"唔..\"听到身旁贴身大伴的回答后,饶是心中知晓\"过犹不及\"的道理,但朱由校的脸上仍是不可避免的流露出些许遗憾。

辽东战事一触即发,被他寄予厚望的\"军器局\"怕是赶不上了。

\"日后除了工部有司官员之外,宫中也应派遣内官,坐镇这军器局..\"似是想起什么,朱由校突然脸色凝重的朝着王安吩咐道。

曾肩负着为大明边军打造军械甲胄的\"军器局\"之所以名存实亡,除了有司官员贪赃枉法,中饱私囊,工匠热情有限之外,还与中枢的疏于管理密切相关。

这军器局事关大明能否在未来重现往日之辉煌,朱由校自是要给予十二分的重视。

\"还请陛下放心,奴婢早已安排妥当。\"闻声,司礼监掌印太监王安便是躬身应道。

昔日朱由校在\"王恭厂\"悻悻而归之后,他便专门在宫中择取了几名办事妥当,性格稳妥的宦官,终日待在身边,以供朱由校调遣。

\"大伴有心了..\"听闻身旁太监早有应对,朱由校便是轻轻颔首,眸子中满是对于王安的赞赏。

相比较\"心狠手辣\"的御马监提督太监魏忠贤,王安虽是性格仁善,行事作风也颇有些\"不懂变通\",但对自己,对大明确实是忠心耿耿,毫无私心,且办事极为妥当。

\"奴婢本分而已..\"相比较外臣,作为天子家奴的王安似乎更愿意接受朱由校的\"贴己话\",眉开眼笑之下,脸上的褶皱都是挤到了一起。

\"臣李邦华,徐光启,毕懋康叩见陛下。\"

\"吾皇圣躬金安。\"

主仆二人说话间,身着官袍的李邦华便与徐光启,毕懋康等人一同行至缓坡之上,朝着朱由校躬身见礼。

\"爱卿免礼平身。\"望着眼前风尘仆仆的心腹们,朱由校的眼神愈发柔和,赶忙挥手示意。

不过是一打眼,他便是敏锐注意到了李邦华眼中的血丝,徐光启憔悴的面容,毕懋康褶皱的衣衫以及额头上未曾擦拭干净的污渍。

这大明破破烂烂,但总有些人在负重前行,为其缝缝补补。

\"军器局已见雏形,爱卿劳苦功高。\"未等几位朝臣做声,心中满意的朱由校便是率先开口,赞许李邦华的功绩。

\"微臣本分..\"虽然仅仅是一道轻飘飘的话语,但人至中年的李邦华却鼻尖一酸,心中好似有暖流涌过,只觉连日以来的疲惫一扫而空。

为了尽快修建这军器局,他一方面要与工部有司官员斡旋,又要与户部官员斗智斗勇,事无巨细皆要亲自过问。

为此,着实得罪了朝中不少试图从中\"分一杯羹\"的官员。

\"爱卿的功劳,朕会记得。\"轻轻拍了拍李邦华的臂膀,朝其表示赞许之后,朱由校便将目光投向身旁的徐光启。

这军器局固然是大明重现往日之辉煌的希望,但由徐光启主导的农政才是大明之根基。

似是猜到了朱由校心中所想,不等年轻天子发问,徐光启便是面色一紧,郑重其事的回禀道:\"敢叫陛下知晓,除却陛下分布于各地的皇庄以及朝廷在山西罚没的田地之外,京师城外官道一路至此两侧的田地中均有番薯试种。\"

这番薯虽是亩产丰富,但经济价值却是低廉,若非天子专门自内帑中拨出一笔饷银,替佃户们垫付,怕是番薯播种的规模远远达不到现有的程度。

\"好好好,爱卿大才。\"听得此话,朱由校再也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清冷的声音微微有些颤抖,眼神很是清澈。

阳光射下,山谷内熙熙攘攘,年轻天子雄心万丈。

大明,当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