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间,沈婼盘膝坐在床榻上,开始琢磨新任务。
新任务给的奖励虽然很可观,也很实用,很想要。
但是难度同样也高。
受人爱戴和扬名与好感度可不一样。
就不知道系统对爱戴这个度怎么衡量。
是好感度高就可以,还是需要所有人发自内心的爱戴敬佩。
若是前者还好,后者的话,一个月的时间就有点捉襟见肘了。
虽然任务说明只指定提升60%的好感度而已。
但保不准有坑。
还有数量虽然限制在五成,但朔关城军民五成的人数也不低。
朔关城百姓人数至少在十万左右,军兵合计应该不少于十万。
按照二十万来算,五成就是十万,保守的话还得算十几万。
一个月内取得十几万人60%的好感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要知道流放队伍几十个人,她都花了那么多功夫才把好感度都刷上80%。
“雪中送炭……”
朱笔在这个词上方顿了顿,随后先在旁边圈了个圆,代表可以考虑。
“投其所好……”这个直接打了个叉。
投其所好在短时间的确可以刷好感。
就像她送粮一样。
可捐赠法子在边城一次就够了。
先不说升米恩斗米仇,捐赠太多次,不止容易让人觉得麻木和理所当然,还会引起他人的仇富心理。
毕竟边城百姓困苦,你却天天还能拿出钱财捐赠。
哪怕他们是受益者,日久也会觉得心理不平衡。
就像现代那些企业富人捐赠一样,最后好处没捞到,还会留下骂名。
别人只会觉得你这么富有,怎么才捐这么点。
哪怕你真把半个身家捐出去,人家可能还会觉得那不过是你抬手就能拿出的一点财富。
甚至会怀疑你哪来那么多财富,是不是都是不义之财。
人的贪婪是无限的,她不想成为血袋,把人都养成吸血虫,自讨苦吃。
那么如何把握好这个度,就值得深思。
尤其按照系统这个尿性,后面多数任务肯定还是和好感度有关。
笔尖又在‘雪中送炭’上点了点。
雪中送炭也需要技巧,不然就会变成血袋子了。
边城军民目前最需要的是什么呢。
笔尖落下,又接连写下几个关键词。
最后朱笔圈住‘过冬’。
现在边城军兵最主要关心的就是如何度过今年的凛冬。
要考虑的主要有三。
一,过冬刚需物资。
二,冬日贼寇会否来扰。
三,过冬后如何撑到夏收。
综合起来,就两个。
粮、钱、暖。
她已经捐出那么多粮食,势必不能再随意拿出大批粮食。
那么就只剩钱和保暖。
有钱,就能买粮,也能购买保暖的东西。
她剩下的粮食不能大剌剌拿出来卖,但可以代购啊。
至于保暖,庆和府和戍管府已经在联合建造屋子。
虽然时间紧急,不过在下雪之前,应该能先建部分哨所出来。
大不了军兵轮流住。
居民这边今年是来不及。
即便现在跟他们说也没用。
一来人家没看到效果。
二来建暖房就得推倒重建。
他们可不像军部可以直接跟庆和府申请物资,都需要自己掏钱。
所以居民的暖就只能从衣物被褥和炭火上着手。
她之前透露出的煤矿,可是真的煤矿。
而不是赵知事和张副将开始所想的煤炭矿。
若能尽快把采矿机制造出来,年前多采些煤矿,居民也能受益。
不过这些前面都有一个条件。
那就是钱。
所以如何尽快让边城百姓在年前多赚一些钱呢。
她微眯眸子,想到千亩田地和到手的十八件新农具,心中已经有了想法。
翌日。
用过早饭,沈婼便带着田契出门,前往朔关府。
听闻她是来办理田产过户,没有意外的,衙役进去通报后就没音讯。
沈婼早有预料会有这一遭。
所以她直接表示‘知事大人不得空,那便改日再来’,然后就离开了,直接去庆和府。
与此同时,沈宅大门口敲锣声不断,很快就吸引来不少百姓围观。
青竹拿着铜锣,见百姓聚集过来,便开始高声道。
“各位父老乡亲们,大家伙早上好啊。”
沈婼最近在朔关城一举扬名,如今热度还未消。
不少人都知道这是沈婼的宅子,好奇今儿是要做什么。
青竹也没卖官司,直接道:“今日饶诸位清静,是因我家主子欲要在冬前招工开荒。”
围观众人一听,顿时都嗡嗡嗡讨论起来。
谁家在入冬前开荒,又不能种,过了冬到春天不还得再开犁土,岂不是瞎折腾。
顿时不少人都指指点点起来。
还有对沈婼有好感的人主动开声劝道。
“姑娘,冬前开荒是白费事,不如让你家主子等冬后再开荒,正好还能春耕。”
“对对,现在开荒,过两月土也会被冻住,冬后还得再开一次地。”
“哎呀,咱边城种地跟其他地方可不一样,可不能胡来。”
青竹无奈一笑,拱手感谢众人一番好意,随后道。
“我家主子也是知这理儿,不过此次要开的是千亩田地,若等到春耕再开,又担心届时人手不足,误了春耕,恰好我家主子也有暖田之法,便寻思冬前开荒,先暖田肥田,待明年春,雪水化了再犁土也不费事。”
说完,他不给众人继续讨论的空闲。
直接亮出招工事宜。
“此次欲要招开荒工300人,每日工钱100文日结,每日工作四个时辰,只要青壮,不限男女,有意向在此处排队报名。”
原本还在议论沈家不懂种田,白费工的人一听到每日100文时。
瞬间声音都没了。
全场静默几秒后,嗡嗡嗡的声音更响了。
每日工钱一百文,不是每个月一百文呐。
有人以为自己听错了,还问青竹。
青竹给出肯定答案,因为田地开得急,所以此次工钱才会开得高,往后可就不好说有没有这样的机会了。
众人一听,不少立刻呼啦啦的跑去排队报名。
边城的工钱普遍更低一些。
好一些的,每日工钱能有20文都不错。
多数平均日工钱都只有10文左右。
甚至每月100文左右的也不少。
之前还觉得千亩地三百人要得多。
反正冬前,秋收后大家伙都闲着,千亩田一百人慢慢开都行。
但现在他们只觉得三百人实在太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