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她走后,蓝雪云一个人,坐在工作室里,静静地沉思。生命的价值,生命的本质,这些问题,是她无数次去探寻思考的课题。
我们人类文化的进化发展,到今天这个样子。很多东西,是交织交融在一起的,存在的征象是复杂的,是无法简单分开的。但是,每个生命的本质,是独立完整的机体。对了,看起来,其实个体的生命,才是人类进化的最小细胞。
那本以色列历史博士,写的书《人类简史》里,有个意思,蓝雪云是很认同的。人的认知水平,在加速着,人类的进化速度。
认知的能力水准,决定了人格结构和身份。自然也就决定了,人的社会地位了。中国人说的,那个富贵了,权钱色,福寿禄了。蓝雪云想到了,这些书里的文字,是够透彻的,但不是每个阅读者,都能捕捉到,这个最核心的要点的。所谓的三观,才是个体生命的高度格局视野,生命的风景模式。
今天这个来访者,是昨天晚上十一点多,打电话过来,她是之前的一个学员,好久没来了,是个爱学习的人。
那时候,这个来访者,似乎还是为了,提高自己助人的能力和水平,却没想到助人的核心,还是先学会自助。她长久以来,一直沉醉在如何帮助别人,让自己的家庭很幸福,工作更优秀。居然没想到如何爱自己。这次的突然体检,几乎是在生死线上,经历了一次抉择。
看看这么多年了,来咨询室里的来访者,男女比例,永远是二零八零。百分之八十是女性,男性是百分之二十,甚至百分之十,有时候,更是清一色的女性。没有男性过来。关于这个问题。
记得上次沙龙,我就探讨过,这个问题。这是文化进化的过程,所形成的。正因为如此,法国的西蒙波伏娃,才写出了自己的巨着《第二性》。
沉思默想的问题,实在是太多了。时间过得太快了,太晚了。蓝雪云收拾东西,离开了工作室。
她刚回到家,给自己弄了饭吃了,准备休息会儿。
昨天晚上,一直在看书,到今天上午,来工作室里,几乎没停下来,这会儿有些累了。白天还不能睡的时间过长,稍微休息放松一下,太长的时间,晚上反而睡眠质量不高。
拿过来一个小毛巾被,盖在身上,闭上眼睛,就算没睡着,闭目养神,也是不错的休息。
手机响了,蓝雪云拿起手机:“哦,妈,吃过饭了?”
“吃过了,你这会儿,赶紧过来,你爸说他,气喘得厉害,你看看,我们要不要,把他送医院?”
“好的,我马上过来。”
蓝雪云换上衣服,第一时间奔过来。
用钥匙开了门,直接到了里屋,看见父亲躺在床上,母亲在旁边站着。
说:“这几天,他吃饭的时候,感觉好像,吞咽也困难。躺在床上,气就喘得很厉害。”
“我看挺严重的。我马上,打120吧。上医院吧。”蓝雪云随即拿起手机,拨打120急救。
告诉了对方地址后,就对母亲说:“简单收拾一下,我们俩一会儿,一起去。”
母亲简单的装了些,日用东西。把一个黑包,放在身边。
蓝雪云说:“把医保卡带好了。对了,还有身份证。其他都好说。”
“都带了,在包里装着呢。”母亲说。
没过多久,120急救车,就来了。停在楼下。
人直接上来了。几个人一起,把他父亲抬下去,放进车里,蓝雪云和母亲一同上了车。司机问道:“去哪家医院?”
“就近吧。”
附近的几家医院,都是三甲医院。蓝雪云避开了那个,人最多的那家。到了一个家相对比较正常的医院。
进了大门,直接停靠在,急救科门诊门口,大门开了,把人直接推进急救室。
蓝雪云给急救车工作人员,付了费。拿了小票。进到急救室里去了。
先给父亲插上了氧气,改善了呼吸困难,随即,开始各种急救措施。
蓝雪云和母亲守在一旁,既无助又无奈。只能全都交给医生了。虽然内心有多少个不愿意,也知道,进了医院,就得听从医生的,各种权威性的检查治疗了。
给父亲插上氧气后,又挂上了吊瓶,随后,推着病床,去做ct检查,抽血化验。结果出来了,说是重症肺炎。
过了一会儿,医生说:“现在呼吸科住院部,没有床位,需要放进IcU病房。你们家属需要签字。”
“那我们就先在这里,等一等,我们不进IcU,我们在这里等等。呼吸科有床位了,我们再住进去。”蓝雪云坚决地说。她和母亲,一听那个IcU,就心里发毛,挺害怕。不仅仅是病危,面临生死的问题。而且她满脑子,想到不能,给父亲插满各种管子,这太可怕了。尽量能够尊重病人,给病人一些起码的尊严。
“那行,你们就等着吧。要多久,就不好说了。”那个医生,看起来不高兴了。
当天晚上,父亲就一直,在急救科里待着,一直挂着吊瓶,蓝雪云给自己和母亲,在医院的食堂买了饭吃了。
晚上,一直陪着父亲到十点多了,母亲说:“你回去吧,这里,我晚上,在这里挤在这床边上,凑合着睡一下。你明天早上,再过来。”
“你一个人行不行?”
“没事,我能行。”
“那好吧。我就先回去了。明天一大早,我再过来。”
蓝雪云转身告别母亲,自己走出了医院的大门。去坐公交车回家去了。
想着父母亲的样子,蓝雪云心里很难过,一路上流着泪水,想着父母亲一辈子,一门心思的扑在工作上,没生几个孩子。两个孩子,都不幸夭折了。就只有自己,这一个女儿。现在,年事已高,需要身边多一些人,帮忙的时候,的确没人。
可身体不好了,就是再多儿女在身边,生病这事情,谁也代替不了啊。这和人多人少没关系。关键还是身体老化了,机能退化了,谁也没办法啊。天啊,人来世上走一趟,真是多病多灾过程。
那病得到,那里了,身边再多人,也没用了。好像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走了也没多久啊。怎么父亲母亲就已经老了?日月催人老的紧迫感,像刀子一样,深深地扎在蓝雪云的心里。
原来生命的真相,就是一个流逝的过程,是一个失去一切的过程。看似得到的那些东西,也只是临时保管一会儿,存留一会儿。到头来,赤条条来,赤条条走,不带走一丝云彩。
坐在公交车上,蓝雪云心里想,每个人到头来,都是一样的,谁又能长生不老呢?人的命,天注定。每个人都是一样的,听从上天的命令了。自己可作为的地方,是太少了。我自己也是生了一个儿子,到生命的终点来临的那一刻,肯定,还不如自己的父母亲。作为子女,能做什么呢?生命的真相,就是一个人来,最后一个走。谁也代替不了谁。没人帮你活着,没人帮你去死。
能活成个,啥样子?谁又能抗争得了呢?蓝雪云坐在车上,看见上上下下的人,看见开车的人,看见街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生死的事情,看起来,就是这么简单的。
关键是活着的过程,才是最珍贵的。特别是自己的身体机能,还健康能自主的时候。达成心愿,实现自己的意志,满足自己的,所有诉求,尤其是内心的渴望,必须在死神来临之前达成,才是不枉来人世一趟啊。
活着活着,其实是和死神抢夺时间的过程。趁着还活着,就把心愿都想好,天天为了这个心愿去行动,到死的那一刻,也就不后悔了。死无憾,就心安了。
哦,活着,活着,看看身边的世界,是活人的世界,死人的事情,已经和死者本身,没关系了,还是留给了,活着的人,来完成了。
肯定是活人,收拾死人的尸体,死者是无法,收拾自己的尸体的。交给活人了,活人完成死者的后事。其实,和死者本人,已经没什么关系了。
死亡的问题,说到底,还是活人的事情。坟墓、殡葬、殡仪馆、火葬场这些东西,还是给活人,构建自己在人世间另一个风景。其实,死者本人,已经没什么感觉了,都是活人的风景。不对,这些事情,说的是肉体层面的事情。那在肉体的更高层面,漂浮着灵魂的游荡和关注。
肉体死亡,意味着灵魂失去了栖息之地,所谓的魂飞魄散,就变得很神秘了。活在活着的人的心里了。生死的轮回传递,流水般的持续着。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蓝雪云坐在车上,思绪就一直,这么飘来飘去,想到的是灵魂和肉体的关系。那就是灵与肉的无缝连接了。
活着的人,灵魂早就被逝去的占据着,想起自己的外婆,去世三十多年了,可外婆从来都是,和自己在一起的,在心里从来就没走过,永远都是在自己的心里活着。
逝世的人,只是在身体上,给活人腾了个位置,时间空间不会变成限制,大家的灵魂,永远都是在一起的。
生和死,从来都是连接在一起的,这一点上,蓝雪云从来都觉得,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人不管是,活着还是死了,都是因为灵魂的自由伟大,总是能够永恒的。
所以不论自己的父母亲,在不在世上,在蓝雪云看来,父母亲的灵魂,是不死的。永远都和自己,在一起的。这个,蓝雪云坚定不移。
这么一想,蓝雪云似乎,变得不再害怕,没有了一丝的恐惧了。内心的充实劲儿,是前所未有的。老庄早就说过了,齐生死的哲思理念,蓝雪云还是从上大学那会儿,就深信不疑,到了现在这个年龄了,变得更加的淡定坦荡。
只要自己的生命过程里,充满着灵魂的高贵,而且在活着的过程中,用尽全力,去做好这个,灵与肉的分离工作,把灵魂的 这部分神秘的精神化,文字化,这样,就是肉体衰老死亡腐烂了,心灵思想精神,这些能够超越时空的,都被自己凝固成了文字了,就是能够起到,这个超越功能和作用的。
活着的过程,尽力去做好这个分离凝聚固化过程,就没白活一回,就是有使命感的一个完整过程。这是一个有心灵需求的人,在自己满足个体生命的需求。
蓝雪云的这个想法,来自于她早年看过的一本历史学家写过的书,那句经典的话,击中了她,一定要给后来的人留下点什么,作为你来过这个世界的见证。
所谓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古人讲过的所谓三立:立德,立功,立言。自己作为一个普通的凡人,没办法立功立德了,只好留下点文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