梧帝身体勉强好转过来,毕竟在朝臣看来,他身体康健,区区一个英王之乱,他倒是没有理由这么多日子不上朝的。
皇后萧姸亲自替杨行远更衣,换上朝服,戴上冠。
“今日,英王的事,就会有决断了。”杨行远说着,还小心翼翼去试探着萧姸的反应。
萧姸系腰带的手顿了一下,才开口说道,“我欠他的,说到底与大梧社稷无关,他既是死罪,断没有宽恕的道理。”
杨行远打心底里是满意这个答案的,不为别的,光是萧姸口中的“社稷”,就足以说明她这个皇后是称职的。
整理衣衫的时候,萧姸注意到了杨行远脸颊一侧的妆容被蹭掉了一块,露出了苍白的皮肤,才是去台子上拿了脂粉替杨行远补。
“阿妍,朕之前瞒你,你可怨我?”
杨行远自然是指自己的身体情况,之前瞒了所有人包括皇后。他是对萧姸有感情,但他同样对她有顾虑。
有些事,容不得丝毫的闪失。
只是英王一事,倒让他后悔了,他才想着本来时日就不多,不该给自己留下遗憾。
“陛下的任何决定都是陛下的考量,我自然无条件支持。”萧姸说这话其实仍是有点违心。
虽说杨行远这一次为了引英王出手才刻意表现得疏远她,但真的看到杨行远和那芳美人搂搂抱抱而对自己冷淡疏远的时候,她怎么会不伤心不难过。
杨行远听着这话也是不知如何作答。
萧姸说支持他的决定,那么今天他又做了一个决定,不知道萧姸还会不会支持。
早朝开始,众人首先对英王一事开始做商议讨论。
进宫里刺杀的留了活口的,不少的都吐出来许多真话。英王谋逆已然是事实了。
至于劫持皇后这一部分,就自然而然被隐匿下来了。杨行远也不想别人再去探查皇后和英王之间的联系。
最终,杨行衍被直接判了一个秋后问斩。
刺客进宫刺杀,自然也牵连了不少宫内外的官员。最终,宫内禁军统领副统领通通被撤了职。
禁卫军空出来位置,一时找不到人顶上,倒是给孙朗和于十三一人挂了一个暂代副统领的头衔。
除此之外,六部官员里暗暗和丹阳王英王有联系的都被明里暗里给降了职,一时间朝中颇有些微词。
“如今,朝中诸事颇多,朕也觉得身体疲乏,想找人来替朕分担分担。”
杨行远如是说道。
章崧一下子就来了兴致,他这些天一直都憋着呢,就等着杨行远来主动找他。
以前有丹阳王在朝,不说别的,他堂堂一个王爷,自然有资格也有立场处理这些大小事。
如今丹阳王判了,众人还都猜想着英王会被搬出来用用,但如今英王也没了。
他杨行远当真是无人可用,那岂不就是他这个相国的出头之日了?毕竟芳美人既是产子,黄口小儿,还不是也需要他来辅佐。
想到这里,他腰背都挺直了些。
“既然如此,那朕便找……”
章崧听着,就等着杨行远喊他的名字,他必然会跪倒在地,立下誓言,不辜负皇上的信任啊!
“礼王,今日起,正式入朝议政!”
一声礼王,无疑让章崧还有周围的各个朝臣都愣住了。
只见杨盈,一身亲王才能穿的蟒袍,手持玉板,迈着坚定的步子,自殿外走来。
她依旧将长发藏进了那帽子里,一如杨盈第一次穿着礼王的服制出现在众人面前一般无二。
“陛下,这如何可以?礼王……礼……王殿下分明就是……”
说话这人是章崧身边一个言官,刚刚也就是章崧很是不悦,才一直用胳膊肘顶他,让他出来讲话。
这话一出,周围官员都是点头称是,交头接耳的。
杨盈听着这些话,依旧神情自若。这是任如意教她的,她今日出现在这里,必然会掀起很多的争议。这些都是她必须要面对的。
杨行远听了底下这些人的话,倒是笑了两声,“她是什么?她是我大梧的礼王殿下,不是你们将她推到朕面前的吗?怎么如今又是在质疑什么?”
杨行远这一句话,无疑是给了在场的人一记响亮的耳光。
当初就是在这间大殿里,他们所有人,一起将这个“礼王”推到了安国去,他们明明知道错漏百出,明明知道极有可能有去无回,但他们依旧这么做了。
如今,这个礼王,得了杨行远的肯定,他们却百般不乐意,这又是什么道理。
眼看着那官员被堵了嘴,章崧总算是忍不住,自己站出来说话了。
“陛下,祖训有言,后宫不可干政!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章崧一带头,这周围这些人都跑出来附议了。
“臣等附议!”
说白了,章崧就是仗着自己的文武百官之首身份,当初坑害杨盈要说是为了社稷,做也就做了。
如今硬是不同意杨盈参政,那他杨行远总得听听“百官”的意思,不然指不定还得落下个独裁的名声。
只见,人群之中,杜大人走了出来。
还没说话,那章崧便出言讽刺,“哟,礼部尚书,是不是也得出来劝谏一番呀,后宫女子出来抛头露面,岂非乱了纲常!”
章崧这话说得狠辣,那眼神几乎就是对着杨盈在说。
“杜大人,你想说什么?”杨行远对着杜大人开口。
“臣熟读大梧礼法规矩……”
这话一出来,章崧就笑,这杜大人出了名的轴,果然,即使得了你杨行远的提拔,他还是死死扞卫着这礼法。
如此,在场众人都等着听杜大人如何用礼法来“教导”一下他们这位陛下了。
“臣熟读律法规矩,其中并未有言,后宫女子不可做前朝之人,并未有言,女子不可封王称帝,并未有言,女子不可……”
杨行远一听,脸上的愁绪都展开了。
杨盈也是转过头来和杜大人对视一眼,满是感激。
“够了!”章崧打断杜大人的话,“你这是什么歪理邪说,这样没写那样没写,没写的那便都是对的了?”
“人要吃五谷,得百病,喝了水需要上茅房,礼法也没写,难道不对吗?”杜大人一脸严肃地说着“上茅房”,也是让在场众人难以置信。
这样“粗俗”的话,有朝一日会从最精于礼法的礼部尚书口中说出来。
“你……你大胆!”章崧一下子上了火。
杜大人则是行了一礼才接着说道,“对与不对不在乎礼法,对便是对的,错便是错的。如今礼王入朝议政,众位不去考教礼王学识,探明礼王的见识与谋略,反倒纠结于礼法,这便是对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