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诸葛老弟,你这身手现在上战场,能杀几个人?”,一旁的马桓也是饶有兴致地打量着他,虽然诸葛尚小他几岁,身板也看上去有些瘦弱,不过他也见识过诸葛尚的身手,自然也不会轻视。

诸葛尚倒算是谨慎:“杀几个人不好说,小弟自问武艺不错,但上了战场可不是平常操演那么回事了。”

“嘿嘿,你这小子倒是想得明白,比那些上战场前就豪言壮志的倒是强了不少。”

诸葛尚看了看身后的士兵,摇摇头:“一将功成万骨枯,若是我们这些做将校的指挥得当,身后这些士兵也能少死不少人。”

马桓听了他这句话,倒也是颇为赞同:“你说的也是啊,当年段谷之战,我带兵突击山谷,眼见着身边的弟兄被一个个射下马,那个时候感觉自己也是怒气上了头,脑袋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要杀了他们,为兄弟们报仇!”

“小弟记得段谷之战,兄长是赢了对吧?”

马桓无奈叹气:“唉,虽然赢了,但张嶷将军和上官雝将军都受了重伤,张嶷老将军至少还捡回了一条命,上官老将军前段时间过世,就是跟旧伤有关系。”

“上官老将军至少也能回到上邽,对他来说,也算是一个不错的归宿了。”,诸葛尚劝了两句,他小时候见过上官雝,虽然脾气有些暴躁,但也是一个实诚的人。

“嗯,你说的对。”,马桓心中稍微宽慰了一些:“咱们尽快到达前线吧,那个邓艾不是好对付的,大将军当年都差一点折在他手上。”

诸葛尚倒是信心十足:“邓艾虽有将才,然小弟以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要我大汉居正道,兴义师,他邓艾又能奈我何?”

“哈哈哈,老弟说的提气,眼下我军可调集十万大军,邓艾手里充其量不过几万人,而且我还听说,他们魏国人自己内部又乱了起来了。”

“哦?发生什么事啊?”

马桓神秘兮兮地说道:“司马昭当街把魏国那个小皇帝给砍了!”

“啥?”,诸葛尚知道魏国内部生变,只是消息滞后,他并不清楚具体的情况:“你这消息哪儿来的,这是不是太匪夷所思了?”

“我父亲传回来的消息,他在前线,魏国那边的消息早就炸了锅了。”,马桓越说还越兴奋,于是将他听到的曹髦杀出皇宫,到成济弑君,以及最后司马昭杀人灭口,陈泰卢钦出走的消息全部眉飞色舞地说了一遍。

诸葛尚都觉得像假的一样:“啧啧啧,谋反的见多了,这样谋反的还真是前无古人啊。”,他平常经史子集自然也是读了不少,春秋战国到秦汉的历史也不知道看了多少,没想到司马昭这活整的令人惊叹。

马桓也是像看笑话一样:“谁说不是,当年他父亲扳倒曹爽,手段何其老辣,结果他这玩的……哼,反正这事对我们大汉来说也是好事一桩。”

“确实如此,不过,小弟想来,几年内,司马昭就会大军来攻了。”

“哦?”,马桓听了一愣:“老弟这样看?”

“兄长,你想想,司马家经营了几十年,无非就是要继续效仿当年曹操的举措,篡夺天下,可现在出了弑君的情况,司马家以功臣之首正常篡夺的正统性已经不复存在,想要强行禅位,必须要有灭国大功!”

“伐蜀吞吴?”,马桓也立刻反应了过来,随即笑了起来:“他司马昭的胃口还真不小,不过现在他也不怕把牙给崩了?”

汉中,乐城。

“殿下,乐城的防务一切正常。”,胡济在一旁汇报本地的军务。

刘璿点点头:“前线的援军已经出发了,成都那边的人马,还有大概七天能到,军饷以及帐篷都准备好了吗?”

“殿下放心,一切准备就绪。”

“胡老将军,关于前线战事,你有何看法?”

胡济拱手道:“殿下,其实臣不主张主动出击,还是觉得应该以逸待劳!”

“说说你的看法。”

胡济继续解释:“其实很简单,殿下您请想想,司马昭篡位之心,路人皆知,眼下有了当街弑君的恶行,他已经无法像曹操和曹丕那样正常走禅让,只能想办法打一场灭国之战,立下惊天的功勋,才能支撑他篡位的想法。当此时,我们应该在各个壁垒做好防务,以逸待劳予以重创,当是上策。”

刘璿笑了笑:“老将军所言有理,但是孤却有不同的看法。”

“哦?不知殿下的意思是?”

“正是因为如此,我军才更要主动出击,司马昭难道看不到这一点?他现在急于出击吗?不!现在他一定是要初步调整洛阳的人事,安定了内部之后,才可以更好的调集兵力出击。”

刘璿缓了缓,又继续道:“眼下,他更希望我们按兵不动,给他足够的时间,重新整合,而我们自然不能给他这个机会,比如眼下,我军只要夺取槐里、新平,司马昭岂能坐得住,到时候他就必须要亲自先处理外患了。”

“老臣明白了,殿下的意思是说,现在我们出兵是为了让司马昭不得安宁,被迫出击与我们决战,虽然我军在前期会有一些伤亡,但司马昭也没办法将麾下的人马,整顿好,这样反而胜算能更大一些。”

刘璿点点头:“不错,大将军和军师将军急于出战,也肯定是看到了这个机会,我们在汉中也要给他们足够的支援。”

胡济眼睛略微一转,立刻有了办法:“若是如此,臣倒是有个办法,或可有些助力。”

“老将军快快说!”

“佯攻东三郡,做出声势。”,胡济立刻道:“当年故蒋大司马曾在南乡大肆造船,如今我军可以重新启用,另外,刻意让下游的魏军知道这件事,他们一定会担心我们顺水而下,夺取东三郡。这样就可以分散他们一部分兵马和粮草。”

“若是他们不上当,又该如何?”

“直接打!”,胡济立刻补充道:“臣愿意统领数千人马,顺水而下,与敌军周旋,到时候看魏军动不动。”

刘璿想了想表示赞同,并且立刻安排人将胡济的计划送往前线与姜维和诸葛瞻参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