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刚刚被占领的江汉和南阳地区的楚国百姓,短时间内是无法参加秦国军队的。
在以军武立国的秦国,无法加入军队,便意味着,失去了最快捷的上升渠道。
当然,秦国不会真的不让江汉和南阳地区的楚国百姓参军,毕竟,丧失上升渠道带来的影响,可是非常巨大的。
只是,秦国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来消除楚国留下的影响。
……
“要我说,我们还是先攻下郑国才可以。”
“先攻下郑国,郑国在得到温县以后,已经和护城连成一片,不拿下护城,温县组成的防御体系,我们拿什么灭亡郑国?”
“走南阳啊,现在南阳在我们手上了,我们可以从南阳出兵,直击郑国。”
“走南阳,你知道从南阳出兵要耗费多少粮食物资吗?”
“南阳地区 南部水路确实不少,可到了宛城以后,再往北 就没有水路了,想要再接上水路,便要到叶县,而从叶县到宛城,起码得有两百里路。”
“这两百里路可都是陆路运输啊!”
“灭郑军队起码得要十几二十万,那么多军队,需要多少人,多少车马来进行粮草物资的转运?”
“要我说,我们不如先拿下处于魏国的温县,然后再突破郑国护城!”
……
李言看着一众军方大佬聚集在一起争辩着,也是有一些烦恼。
在南下江汉地区和南阳地区以后,秦军开始考虑,接下来应该打谁了。
楚国是不能再打了。
秦国虽然刚刚占据江汉和南阳地区,但是,还没有把这两个地区消化完毕,这时候,继续打楚国,后勤补给线无法保证绝对安全。
另外,再往东打,秦国将进入楚国封君贵族的势力范围。
虽然说,楚国封君贵族的实力,比楚国皇室要差,但是,一旦秦国进攻楚国封君贵族的势力范围,便相当于变相让楚国皇室和封君贵族联合在一起。
这不是秦国愿意看到的,至少不是现在秦国愿意看到的。
而且,再打楚国,魏国和随国恐怕不会眼睁睁的看着。
因为,之前秦国攻楚,已经得到了太大的好处了,魏国和随国尽管目前还是秦国的盟友,但是,不可能放任秦军继续吞并楚国领土。
再攻楚,魏国和随国不会袖手旁观。
所以,秦国准备将目标调转到魏国和郑国身上。
目前,秦国内部,对于攻魏还是攻郑,还没有一个定论。
攻魏最大的问题还是一个问题,补给。
秦,魏之间被山脉阻断,秦国想要攻魏,就必须先要解决后勤补给问题。
虽然说,秦国在山脉以东,有大量新占的魏国领土,但是,想要灭魏,秦国需要动用的军队数量,起码在三十万。
而秦国在山脉以东的控制区域并不大,想要积攒下满足三十万大军,至少为期半年的战争所需要的粮食物资,根本不可能办到。
以目前,秦国在山脉以东所占地区的情况,最多只能支持秦国五万军队的作战。
所以,想要攻魏,秦军需要的粮食,绝大多数还是要从秦国进行运输。
可是,想要把粮食运输到攻魏前线,秦国只有两条路。
一条,穿越阻隔秦魏两国的山脉。
这条山脉,除了汜水关以外,还有三条径。
但是,不管是汜水关还是另外三条径,都无法满足大军长期的作战需求。
这四条路线当中,汜水关所在的路线是最好走的,但是,也只能维持大军进行有限的作战。
补给距离不能超过三百里。
一旦超过三百里,以汜水关的运输能力 将无法保证几十万大军的补给需求。
至于另外三条路线,还不如汜水关呢!
要知道,径代表的意思,可是小路。
对于不同的道路状况,是会使用不同形容词的。
像可以容纳三辆马车并驾齐驱的叫路,可以容纳两辆马车的叫道,而只能容纳一辆马车通过的,则是渝,而只能容纳一辆独轮车通过的,则被称为径。
所以,有时候看到一些道路的名称,就可以知道其的大致状况。
比如说,太行八径,从名称上就可以看出,这八条路线的通过性是非常差的,基本只能满足独轮车通行。
而另外三条路线也是如此,能被叫径,就说明,根本无法满足车辆通过,只能用独轮车进行运输。
由于进攻魏国恶劣的补给情况,所以,不少人倾向于先打郑国。
只要拿下了郑国,那么,秦国便可以依托黄河走水路,解决攻魏的补给问题。
可要打郑国也有问题,那便是郑国已经堵死了秦依托水路打郑国的路线。
护城,温县组成的防御体系,让秦国想要突破封锁 进攻郑都,难度不小。
而且,一旦秦国进攻郑国,魏国一定会进行支援,不管是给粮食还是自己派军队,对于秦国来说,都是麻烦事。
这也是为什么秦国有很多人想要先攻魏的原因,拿下了魏国,郑国位于黄河的护城,温县防御体系就崩溃了。
同时,郑国也没有了魏国的支援。
一时间,攻魏还是攻郑,议论不休。
不过,正在看地图的李言,却注意到了一个地方。
谷河径。
这是三天径之一,根据地图上面的描述,谷河径有小河流淌而过,只是,谷河径流淌的小河属于山间小河,水流湍急不说,还时常断流,一年里面,超过三分之二的时间,都是断流或者是小溪状态。
满足一些运输的用水需求没问题,但是,想要承担水路运输粮食物资,根本不可能。
不过,李言却有一个想法。
只是,这个想法目前还不成熟,所以,李言并没有提出来。
关于是攻魏还是攻郑的讨论并没有得出什么结论。
毕竟,这是一件大事,哪怕有了定论,也不是短时间可以决定好的。
在下朝以后,李言却悄悄派人前往了谷河径。
李言想要知道谷河径的详细情况,只有了解了谷河径的详细情况以后,李言才能知道,自己的计划能不能成功。
“陛下,左丞相在外求见!”
“宣!”
如今的秦国,有左右两位丞相,地位更高的右丞相,自然是诸葛亮,而左丞相则是芈丹。
芈丹毕竟是一个人才,在和李言闹过矛盾以后,李言在攻楚回来以后,便封其为左丞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