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从零开始成为股市高手! > 第545章 周五暴跌下的机会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周五的股市,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打破了往日的平静。

仅570只股票红盘报收,全市场超百股跌停,这样的景象让整个市场陷入了一片恐慌之中。

故事就从股民老张说起。

老张是个有着多年股龄的老股民,平时就喜欢在股票市场里摸爬滚打,幻想着能在这股海之中捞到属于自己的一桶金。

周五这天,老张像往常一样坐在电脑前,紧盯着屏幕上不断跳动的数字。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脸色越来越难看,额头上的汗珠也不断滚落。

自己手中的几只股票就像断了线的风筝,一路下跌。

老张忍不住骂了起来:“这什么鬼行情,怎么说跌就跌啊!”

他身旁的老伴在一旁劝道:“别太上火了,说不定过两天就涨回来呢。”

老张没好气地回了一句:“你懂什么,这次不一样,感觉要出大事了!”

下跌的原因错综复杂,就像一团乱麻。

首先,导火索是关税问题。

美方威胁将于3月4日起以芬太尼为由对中国输美产品再加征10%关税。

2月初就已经生效了10%全域关税,若这个新的关税也生效,部分商品总税率或达45%。

这一消息就像一颗重磅炸弹,在市场中引起了轩然大波。

投资者们纷纷担忧起来,这无疑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压缩了利润空间,市场的不确定性陡然增大。

不过,在去年的会议上就定调了更加积极有为的宏观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做了预判。

就像一位智者提前预料到了风暴的来临,做好了相应的准备。所以,大可不必过于担心,静待会后一系列加码政策的落地,说不定短期的调整带来的反而是难得的机会。

其次,市场传闻Ipo放开,虽然多方求证后被证伪,但这个传闻就像一颗石子投入了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

可能是一些投行人为了安抚客户,说快放开了,然后被互联网传递放大。

老张就听到了这个传闻,心里一阵慌乱,还以为市场要被大量的新股冲击了。

他在股票交流群里大喊:“完了完了,Ipo要是放开,这市场不得跌惨了!”

群里的其他人也跟着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

其实,冷静分析一下,Ipo每年会控制在百家左右,以科技制造为主,再回到每年四五百家不太可能。

这个传闻只是虚惊一场,但却在市场中引发了不小的波动。

再者,从交易角度来看,AI科技、机器人短期涨幅过大,本身就有兑现预期,叠加利空,使得资金兑现过于集中,带来了市场的踩踏。

机器人从年初开始涨,甚至出现了10倍股,在还未量产的情况下,就出现如此涨幅,表明市场情绪过于亢奋。

这就像一个气球被吹得太大,随时都有爆炸的危险。尾部加速必然会加快崩盘。

老张之前也跟风买了几只AI科技股,本来还想着能大赚一笔,没想到现在却被深度套牢。

他后悔地说:“当时就是被市场的狂热冲昏了头脑,以为能一直涨下去,没想到摔得这么惨!”

本轮行情的另一条主线AI科技,一方面英伟达大跌,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等相关产业链个股也出现大跌,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另一方面,昨天盘后披露的科创板24年业绩快报普遍不及预期,早盘市场开始消化这些利空消息。

不过,依然有不少人看好科技向,尤其是中低位 + 业绩方向,比如存储。

都接入deepseek等于都没接入,但利好云计算Idc,那么既然云\/Idc\/服务器都在交易周期反转,没理由存储不交易,存算一体。

在市场的一片恐慌之中,也有人保持着冷静和乐观。

因为散户的跑步入场,科技终于要歇一歇了。

但这个歇一歇,肯定不是空间上的大跌,而是时间上的震荡。

当下的机会,会转向低位轮动,而不是高位接力。

很多散户看到低位轮动会很害怕,因为大部分的低位轮动都出现在上涨乏力的后期,尤其是轮到一些煤炭、石油、银行等板块的时候,后面往往就是市场大跌的情况。

但这也要分情况来看,在熊市和牛市的逻辑是不一样的。熊市的逻辑是有赚就跑,利用轮动去掩护主力在高位出货;

而牛市的逻辑是高低切换,高位的空间不大,低位的还有大把空间。

那么怎么判断市场到底是哪一种情况呢?

有几个信号可以参考。

信号1:低位板块的持续性。

高位切低位,如果低位都是一日游,那问题就大了,这可能是掩护出货;

但如果低位的板块有持续性,已经出现连续上涨,就代表持续有资金入场,大量在低位扫货。

就目前来看,新能源、白酒、光伏、地产等低位启动的板块,总体持续性和量能都还不错,并不像是为了掩护高位出货的一日游。

信号2:新题材的承接力度。

牛市里题材炒作不会停下来,低位轮动同样需要有题材加持。比如这两天还比较火热的固态电池,题材的承接力度就很重要。

如果题材尚可,资金的承接量还不错,就代表资金没有离场,还在努力干活。

信号3:市场总体的大趋势。牛市的趋势轮动是增量资金扫货低位筹码导致的,高位资金更多是在板块内做高低切换,而进入低位各大方向做轮动的更像是增量的机构资金。

因为这部分资金入场晚,更注重安全性和性价比,低位的板块对他们来说就成了香饽饽。

牛熊思维决定了看待同一件事会有不同的结论。

有些人看到放量就总在思考放量滞涨怎么办,而有些人看到放量就认为资金正在源源不断地入场加仓。

这并不单纯取决于宏观的思维,而是取决于市场是否具备赚钱效应。

如果市场还是具备赚钱效应,那么放量就是良性换手。

比如最近最差的一天,市场都还有50 + 涨停,跌停数量基本都是个位数,情绪好的时候,都是100家上下的涨停板数量。

即便连板的天梯队伍高度不高,但市场的赚钱效应还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