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穿越荒年之情系四道沟 > 第230章 好看的少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她走后,一位老人从树后出来,边走边啧啧称奇,“不得了,没想到这小丫头竟然还是个学武的好苗子,这拳打的不错呀!

也不知跟谁学的拳?这套拳没有半点花哨,干净利索,精准迅捷,倒是很适合用于实战。

不过,好像师父并没有教她修习内功,拳脚练得再好,也难以入流!

可惜,太可惜了!”

老人背着手,迈着行云流水般的步子,在公园转了一圈,朝另一个方向慢慢走远。

幸好韩昭昭没有看到他,不然肯定觉得面熟,这老头不是跟她起过争执,抢过鸟儿的那横老头吗?

饭店门口排了一长溜儿人,一阵阵浓郁的油炸香味从店里向外扩散。

今天早上有油条!

由于油太稀罕,饭店很少出售炸油条,这年代的油条五分钱一根,可以分成两劈儿。韩昭昭买了十根油条,打了一搪瓷缸豆腐脑。

今天早上饭店也供应豆汁儿,那味她不喜欢,绿豆发酵做成的,光闻着就一股馊了巴叽酸涩的怪味,老太太也不爱喝,她们家从来不买。

她觉得,配油条当然是黄豆做的豆浆或咸豆腐脑顺口,没有这两样她宁愿喝开水。

走到半路,身边没人。韩昭昭收了六根油条存进空间。

老太太爱吃油条,老家把油条叫香油果子。做油条费油,卖的比馒头包子贵,老太太一年也买不了几次。

用她老人家的话说,在老家,香油果子可是能走亲戚的礼品,老百姓没事谁舍得吃?

到家老太太刚起床,正打开鸡窝把鸡撒出来,打扫卫生。

“奶,吃饭了!”韩昭昭去厨房找出秋天做的韭菜花咸菜和辣椒油。

这还是她自己上山采的野山韭,找石碾压碎,加了焯水的下架小茄子、嫩豆角、嫩扁豆,又放了生姜片和嫩花椒叶做成的。

这种韭花咸菜味道重,就油条,卷煎饼,就馒头窝头饼子最香了,拌豆腐,就豆腐脑更是绝配!

“嗯,这韭菜花咸菜够味!多少年没吃过了,幸好秋天你上山勤快,不然我还真吃不上。

等我打听到哪有卖煎饼鏊子的,买盘鏊子回来,我教你摊煎饼。

咱山东老家,有两个地方的煎饼最出名,一个是泰安煎饼,一个是沂蒙煎饼。

要说起来,我最喜欢吃泰安煎饼,比沂蒙煎饼细泛,好咬好嚼能搁的住。”

泰安煎饼韩昭昭当然知道,她不但知道,她还会摊呢!

前世她娘家就在济南和泰安中间,小时候几乎家家的主食都是煎饼。

煎饼做起来比较麻烦,要先泡粮食,再上磨磨成糊,最后再用大鏊子摊熟。

摊煎饼一般两个人配合最好,一个人烧火,一个人摊。

纯手工煎饼,首先舀一勺杂粮面糊在鏊子上。下面烧着细细的柴火,经过七七四十九下推拉,就变成一张薄软如纸,香气扑鼻的煎饼。

她记得每次摊煎饼都要一天时间,家里一次性会磨五六十斤粮食,煎饼摊的干,叠成长方形,装进大缸里,压上个盖帘,上面再压上重物,煎饼被压的板板正正的,存放几个月都不带坏的。

出门干活,上学住校,带上六七十个煎饼,上顿吃了下顿吃,一次性能带够吃两个星期的饭。

有菜卷着吃,没菜就咸菜,嫌弃干巴可以泡着开水吃。

她上学的时候,最喜欢挖一小块猪大油,倒点酱油,切点葱花用开水一冲,把煎饼掰碎泡进去,连吃带喝,比煮面叶都香!

泰安煎饼比纸还要薄,不管啥时候吃,不用加热不怕凉,干吃越嚼越香。

摊一天,五口之家能吃一个月,农忙的时候,谁饿了拿起来就能吃,可比蒸馒头贴饼子省事多了。

被老太太一说,韩昭昭肚子里的馋虫活了,“奶,您甭管了,我赶明儿抽空就去买鏊子,回来就给您盘上。

我也想吃煎饼了,我觉得煎饼比贴饼子好吃!刚好过几天暖和了,挖些野菜掺些黄豆糁子蒸小豆腐卷煎饼里,天天吃我也不嫌腻!”

“你知道买啥样的吗?你又没见过,还是我自己去找吧!”

老太太不相信孙女,她吃过煎饼,但没有见过别人摊煎饼,别给她整回口平底锅回来,那咋整?

韩昭昭心想,我不但见过,我还摊过呢,而且还摊得特别好!

行吧,老太太想自己买就让她去买呗,大不了买回来她帮忙改进一下。

后世摊煎饼都用机器了,守着鏊子摊一天煎饼可累人了,效率又慢,干一天下来手腕和腰都累的酸疼酸疼的,可不是轻松活。

她在视频上看到过改进后的煎饼鏊子,活动的能转动,再支上半自动刮糊架,摊煎饼又快又省劲,效率更是能提高两三倍,关键是不累人!

“沂蒙煎饼也好吃,不过现做现吃味道最好。那边的人做煎饼不用耙子,大多是滚煎饼或者批子煎饼……”

老太太聊着聊着,小时候的记忆袭上心头,讲起了她太爷娶的泰安媳妇,那老太可能了,做豆腐,做粉条,摊煎饼,就没有不会的。

她们家的孩子,耳濡目染跟她学了不少本事,战乱年代,走到哪里,都不会饿死,只恨小日本子不做人,对老百姓照样下的去狠手。

韩昭昭正在听她奶忆往昔呢,就听到大门响。

“哟,是那娘俩来了!”

老太太放下碗,就去开门。韩昭昭赶紧收拾桌子,去厨房洗碗。

这时,老太太领了三个人进了院子。

打头的是身材魁梧的四十多岁的男人,穿着军装,板着脸,一看就很严肃。

他身后跟着一对母子,女的看面相说六十也有人相信,花白的头发梳了个发髻,穿着件大襟夹袄,面黄肌瘦跟逃难的难民似的。

她手里紧紧牵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那少年又高又瘦,五官长的却很好看。

大眼睛高鼻梁薄薄的嘴唇,至少有八分像后世的香港某谢姓明星,不过个子可比谢xx高多了,目测足有一八零。

可惜就是太瘦了,说不好听的比皮包骨头的骷髅强不到哪儿去。更令人惊奇的是,这少年眼神清澈,有些不谙世事的样子。

那双眼睛太好看了,瞅人一眼就令人心生好感,韩昭昭感觉,长这样眼睛的人,一定不是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