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公主升职记 > 第293章 引蛇出洞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傅鸿煊:“你有想过傅景瑞为什么要把我抓过来。”

李义一脸茫然,他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傅景瑞想害阿兄还需要理由吗?

傅鸿煊知道拐弯抹角提点,李义理解不了,只能直奔主题道:“傅景瑞他要起兵造反,要抓我过来祭棋。”

李义下意识开口道:“怎么瑶初光登基后天天有人造反。”

这点傅鸿煊还真没什么好反驳:“所以许彪带的那点兵力,根本阻挡不住傅景瑞,也救不了我。”

“你逃出去与许彪炸掉山路,这样傅景瑞只能绕路走官道,你们抄小路快一步赶回帝都,找陛下求援,让陛下想办法来救我。”

李义听到是让瑶初光过来救,立马心下大定,不再有异议。

傅鸿煊垂眸嘴角噙着笑,用哄孩子的口吻道:\"躺下,等会外面乱起来再跑。\"

李义总觉得莫名有些心慌,却又说不上哪里不对。

刚想开口再说些什么,却见傅鸿煊已经背过身去,留下一道瘦削挺拔的背影。

傅鸿煊低着头,快步走出房间。

看守的人见有人出来,还是穿着李义的衣服,加上夜色并没有看清楚脸。

等傅鸿煊走出一段距离后,才反应过来人好像不对。

\"等等!\"看守立马开口喊道。

傅鸿煊立即加快速度,直接一脚踹开前面拦路的人。

看守的两人见状其中一人立马追了上去,而另外一人跑进房间。

就看到李义倒在地上,双目紧闭。

\"糟了!\"看守人脸色大变,冲出门扯着嗓子吼道,\"傅鸿煊跑了!快追——!\"

寂静的山庄瞬间炸开锅,火把接连亮起,杂乱的脚步声和呼喊声在黑暗中交织成一片。

李义在地上等了会,确定脚步声都走远后。

立马从地上爬了起来,按原地计划往相反的方向跑去。

傅鸿煊记不清自己杀了多少人,只记得每一次挥剑,都像是劈开一堵血肉筑成的墙。

剑刃已经翻卷,在火把映照下泛着暗红的光。

每一次挥剑都像是劈开粘稠的夜色,剑锋所过之处,血珠在月光下划出细密的弧线,坠入尘土。

\"拦住他!\"

三柄长枪破空而来,傅鸿煊侧身避让时,腰间的伤口突然迸裂。

温热的血顺着腿侧流下,在靴边积成小小的血洼。

他反手斩断最近的一杆枪,木屑飞溅间,看见更多黑影从火光边缘涌来。

悬崖边的风带着江水腥气,卷起他染血的衣袂。

傅鸿煊踉跄着后退半步,碎石从崖边滚落,许久才传来遥远的入水声。

\"你已经无路可逃了。\"傅景瑞的声音混杂着风声传来。

\"过来,我不杀你。\"

傅鸿煊笑了笑,手腕一转长剑直直插入地上,原地坐下。

从怀中掏出一个浸血的油纸包——里面是半块已经压碎的麦饼,刚刚分别时李义塞给他的。

\"先等我吃完这块饼...\"说着傅鸿煊就这么突兀坐在悬崖边上吃了起来。

傅鸿煊咬了一口饼,抬头看着被人群护在中间的傅景瑞。

突然发现傅景瑞长出了白发,原来他老了。

真的应了那句话,老奸巨猾!

傅景瑞让李义把他绑过来时,傅鸿煊就已经预见自己的结局了。

傅景瑞收编了山匪,手底下全是些亡命之徒。

这些山匪没正规军有战斗力,合在一起都是些乌合之众,难就难在他们分开却能各自为战。

若不能一举剿灭,任其流窜,必将成为朝廷心腹大患。

朝廷每一次出兵,军费的开支都是巨额。

而山匪却可以靠山吃山,加上时不时下山打劫,基本自给自足。

朝廷若派兵少了,根本拿不下这些易守难攻的山寨。

这样此消彼长,加上傅景瑞多年布局,早已在各处险要之地布下暗桩。

逐一清剿,莫说军费是个天文数字,无论是时间、兵力、军费都耗不起。

那就只剩下一个办法,让傅景瑞把这些乌合之众聚集起来,然后一网打尽。

但傅景瑞是个极其谨慎的人,要他放弃稳扎稳打的优势而冒险进攻,除非能给予他压倒性的胜算。

而现在机会已经摆在他眼前,齐军有五十万在边关驻守,另外五十万在黄海驻守。

现如今齐国境内已经没有军队,是傅景瑞出兵的最好时机。

傅鸿煊虽然不知道瑶初光有什么办法,可以在不动用边关那些驻守大军的情况下把傅景瑞一网打尽。

但她是瑶初光,如果连她都办不到,这世上就没其他人做的到了。

唯一令人可惜的是,这个机会还差点火候。

傅鸿煊太了解傅景瑞,这人就是个缩头乌龟,但凡有点风吹草动,就立马把自己缩回龟壳里。

傅景瑞他是不会相信,有人宁愿把到手的天下拱手让人,也不愿把驻守边关的大军召回。

因为一旦撤军,边关失守,中原必将再度分崩离析。

所以哪怕知道国内防务空虚,他也不会轻举妄动。

傅鸿煊看向傅景瑞,眼神中带着洒脱!

没关系,他来补上。

傅鸿煊从来不指望自己投靠瑶初光的事,能瞒的过傅景瑞。

云氏被赶出帝都,云家被逼入绝境,走投无路只能投靠傅景瑞时,估计已经有所察觉。

毕竟傅鸿煊从始至终都是嘴里喊着谋反,实际什么动作也没有。

相反一直给瑶初光打辅助。

傅景瑞自己一个兢兢业业,为了谋反事业鞠躬尽瘁的人,是真谋反,还是假谋反怎么可能分辨不出来。

那有人因为皇帝换了一个就不造反了,简直可笑至极。

但时间太短,傅景瑞也没有足够的信息做进一步推断。

而让傅景瑞确信傅鸿煊和瑶初光是一伙的,是军令事件。

傅景瑞通过西周帝,秘密篡改了军令。

让傅鸿煊下令处决掉蛮族的俘虏,无论傅鸿煊是照做还是抗旨不遵,都是必死局面。

如果傅鸿煊照做,那些本已臣服的蛮族必会殊死反扑。

困兽犹斗,何况是素以凶悍着称的蛮族?

先前所有的招抚之功都将化为泡影。

傅鸿煊年少成名,更知道这其中的厉害,但这军令是朝廷发布的。

就有种外行人指导内行人的无力感,杀了俘虏是解气,但对战局没有任何好处。

傅鸿煊若是抗旨不遵,那就是杀头大罪。

哪怕是查明这是个假的,但开了这个头,那以后的臣子是不是都可以效仿傅鸿煊做法,只要自己认为这圣旨是假的,就可以不遵守。

这就是傅景瑞的第一次试探,军令之事可大可小。

端看瑶初光后续怎么处理这事,是轻轻放过还是借题发挥。

事实证明傅景瑞的预感是对的,瑶初光连问都没问轻轻揭过。

这已经很明显,傅鸿煊与瑶初光之间的关系绝对比世人看到还要亲密。

傅景瑞当年的假死,有一个致命的漏洞,那就是历国公。

在蛮族攻城前,曾经有人给他送信告知过。

而傅景瑞还敢如此布局,就是吃准了,哪怕西周帝怀疑过是齐国祸水东引,也不可能去找历国公核实蛮族攻城之事。

现在傅鸿煊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就可以从历国公那知道,他当年其实是知情的。

那就说明傅鸿煊知道自己其实是假死,一旦自己假死的事情暴露。

那他当年做的那些事,包括傅鸿煊母亲的死都瞒不住傅鸿煊。

以傅鸿煊聪慧,不难猜出自己假死的目的与宏图霸业。

傅鸿煊知道了,就代表瑶初光也知道自己的存在了。

在明知自己在暗中蛰伏,却还是把大军派遣去边关戍守,这个决定就很耐人寻味了。

傅景瑞可不是西周帝这些只知道在朝廷搅风搅雨,让他们算计谋划制衡在行。

可一到真刀真枪的战场上,便都成了纸上谈兵的废物。

傅景瑞实打实真正从尸山血海里杀出来的,即便蛰伏十余年,那一身征战沙场的本事却丝毫未减。

对于自己军队的短板,他一清二楚。

养兵需要场地,需要粮饷。

哪怕他有云家支持,但在巨额的军费花销面前根本不可能支撑这么多年。

所以傅景瑞只能另辟蹊径,先想办法把兵养起来。

靠着云家在刑部的暗线,傅景瑞将各地死囚、通缉犯尽数收编。

这些亡命之徒为了活命,自然甘愿落草为寇。

但问题随之而来,这些死囚和通缉犯,个顶个不是好东西。

今日为分赃火拼,明日为争地盘厮杀。

单打独斗时确实凶悍,可要让他们拧成一股绳?简直痴人说梦。

这些个死囚如果正面迎击齐国军队,估计一个照面就没了。

傅景瑞很难不去想,瑶初光是不是在引蛇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