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王瑾仪笃定地抬起头,微扬下颌,看着正堂下站着的两人,

“放心,我会负责你二人一辈子,只要你们踏实肯干,不弄虚作假。

赵春明,你现在身在商籍,去官府备案,问清税赋,尽快回报。”

陈冀来和陈清明心里还有犹豫,毕竟看着坐在大椅子里的小不点,心里不踏实,虽不太情愿,但也知实在不行,还可以回山庄,所以也就不再说什么。

只有赵春明认认真真地接收,还问了个实际的问题:

“小姐,他们月钱怎么算?”

“陈冀来,陈清阳,你二人从今天开始,是我王瑾仪的人,不可做污我名声的事,如有发现,定罚不饶。

第一年学徒。无月钱包吃住。每季,从内而外,新衣2套,包鞋袜和生活用品。”

“小姐,店后住不下这么多人。”

赵春明急急说道。

“赵春明,你可以另择一地租住,自行开火,自行解决吃住和生活所需,每月报账实报实销,米粮不可从泰升米铺支出,去别家购买。

要记清流水账,每旬消耗支出要有明细。陈冀来,此事交给你,你可能做好。”

“是,小姐,我会做好。”

“店里管理交给赵春明。陈冀来、陈清阳可提意见。生活管理交给陈冀来管理,你二人,要服从,每10日交账归陈清阳负责。”

王瑾仪说到此,故意沉默了一会儿,才接着一字一顿地说道。

“你三人都记下了?”

三人齐声回答:“是,小姐。”

之后三人行礼拜谢之后,才跟着青儿出去了。

母亲看着女儿头头是道地,布置事情,还是很惊叹的。

尽管猜到了,女儿能安排的很妥帖,可事到眼前,还是很感慨,女儿确实超群出众,这是继看过那张“酌定”纸条以后,又一次感慨,有人就是天资聪慧!

王瑾仪见一众人出了正堂,就立马又换上了一副懵懵懂懂的神情,忽闪着毛嘟嘟的大眼睛,咧开小嘴儿,讨好地问母亲:

“娘亲。我做的对吗?”母亲慎重地夸奖:

“嗯,这回有点儿主子的样了。

不过,你该给店里立个章程,贴在店的后堂,明示下人。

做到有规矩可循呢。”

母亲边说边上前牵起女儿的手,母女俩慢慢的往后院走。

看女儿跑回自己的屋子,母亲悄悄地走近房门,侧耳细听,哦,在和青玉制定什么叫“店规”的东西。

好像很有章法,还在列项目,还要有奖惩,好像很详细的样子,母亲就放心地回屋了。

半个时辰后,王瑾仪举着两大张纸跑进母亲房间,兴冲冲地交给母亲:

“娘亲,帮我看看,可以不?”

母亲放下手中的书,小心地把浮签(度娘说的)加进书页,将书收好,才接过王瑾仪手中的东西。

原来是个叫“条例”的文书。

不错!母亲细致地看着,这是个从损耗到丢失,再到恶意损坏,最后到欺主,骗款逃跑,都写的清清楚楚,整整写了10条儿。

而且惩治不断升级,从警告到扣钱,再到逐出门、永不录用,直至送官府,极其清晰明确。

下一张,又是整整10条儿的奖励,什么年节奖励、生日奖励,比预计盈利高的奖励。到每个人的升迁路径。

条条分明,都是简简单单的白话,却都言之有物。

母亲打量着女儿,还带着小奶膘的,粉嫩的脸蛋,觉得有些出乎预料,这么短的时间就像写好了?……

再说,走出前堂的赵春明站在门房前,等待两个新伙伴儿,心中畅快,终于有帮手了。

自己累些事小,把小姐的生意做坏了,就不好交代了!也更怕连累自家妹子。

正想着,就见自家妹妹跑了来。

朱玉领了小姐的差事,一点儿都不敢耽搁,取了东西就来了。

朱玉把怀里的包裹,塞到赵春明手上。

“哥,这是小姐出的书,已经加印了许多次了,很难买到。

小姐说,你这两个月做的很不错,把这个书赠送给你,闲下来你们可以看着玩儿。

小姐还说,照这样下去,很快,这一年的房租就能赚回来了。

噢,对了,小姐说,让你好好干。

她说你干的好,她都能看得见。”

赵春明也曾是读书人,对书是有情感的,见小姐奖励自己书,很是高兴。

小心翼翼地把书揣在自己怀里,又把外衣拉拉好,就见青儿带着陈冀来和陈清阳,俩人各背着包袱出了院子,几人坐上府里备好的马车。

青儿见马车走远。本想回头提点一下朱玉,有些话不可与外人说尽。但一回头,发现朱玉正急急地往海棠门内走。

: 哎!小姐这个掌事啊!

不待心中的埋怨结束。就听有人道:

“什么人,这个时候出府?”

青儿一听这声音,就知道这是少爷,从府学回来了。

于是低头施礼回道:

“夫人安排下人,出去办点儿事情。”

“哦,关门吧。”

自家主子和随从都进了门,青儿才跟了进来,咦?今天少爷怎么往后宅来了?一般每天不都是直接回书房吗?正想着,就进了海棠门。

穿过海棠门的甬道,见女儿屋里的小丫头,正在上房门前徘徊。

朱玉急忙回身施礼:

“少爷。”

屋里的母女都是一愣,便见母亲把手里的文书对折后,拉开抽屉,顺手放了进了去,快速拉好抽屉。

然后牵着女儿,迎着夫君走向门口。

王瑾仪看着母亲,行云流水的操作,明白了,自己开铺子的事恐怕父亲不知道。

想起父亲住进永兴巷以后,夜里从没到后院儿来过,有时吃饭都在外院儿解决。

父亲本就显得清瘦的脸,更加消瘦了。不过今天看起来,好像神采奕奕的样子。

母亲服侍丈夫,换了外袍,下人斟好了茶。母亲含笑看着自家相公。

“夫君,今天有什么喜事吗?”

父亲有些奔波的疲倦,面上还是带着微笑:

“我特意来说几个家里的好消息。让文栋也过来听听吧。”

父亲缓缓的饮着茶,一会儿的工夫,王文栋赶来了:

“父亲,娘亲,开饭吗?”

“今天我们全家一起吃饭,好耶!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