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上官争鸣点头:“相互监督、互相鼓励,乃同窗之谊。但切勿过度依赖他人,每人都有自己的学习方法,需独立思考,自主进步。”

徐国坤问:“先生,我们十人中,有人在某科目上稍有不足,如何弥补短板?”

上官争鸣道:“弥补短板,需有针对性的学习。找出自己的不足,针对性地加强训练。同时,可以向擅长该科目的同窗请教,互相帮助。”

廖祯请教道:“先生,岁试之时,我们如何才能保持心态平和,发挥出最佳水平?”

上官争鸣道:“心态平和,源于自信。自信源于充分的准备。你们只需按照备考计划,循序渐进,自然会信心满满。此外,考前可适当放松,调整心态。”

邹霆问:“先生,我们十人在备考过程中,是否需要参加一些模拟考试?”

上官争鸣道:“模拟考试有助于检验学习成果,发现不足。但切勿频繁参加,以免影响正常备考。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一次模拟考试即可。”

听完上官争鸣的教诲,十名弟子心中都有了明确的备考方向。他们互相鼓励,纷纷表示要为岁试全力以赴。

姜知虞轻抚着书卷,眉宇间透出一股坚定的神色,转身对柳萌萌道:“萌萌,上官先生的教诲,你可有领悟?”

柳萌萌微微点头,眼中闪烁着光芒:“自然。我等应当齐心协力,共同备战岁试。”

萧雯在一旁轻轻咳嗽一声,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各位,备考之路漫长,我们须得有个计划。不如各自谈谈心中的打算,以便相互借鉴。”

齐梓墨微微一笑,率先开口:“我打算先从《诗经》入手,深入研究其中的韵味与哲理,再逐渐拓展到其他经典。”

章安杰点头赞同:“不错,诗词歌赋是基础,我也要先从《诗经》开始,同时加强《论语》与《孟子》的学习。”

邹霆接口道:“我打算专注于《易经》与《道德经》,这两部经典博大精深,对于我们理解天地万物和人心人性都有极大的帮助。”

廖祯沉思片刻,道:“我认为,《春秋》与《左传》是不可忽视的,它们记载了丰富的历史典故,对于我们增长见识、提高文笔都有很大帮助。”

徐国坤微微一笑:“我则打算从《史记》入手,学习司马迁的文笔和史观,同时加强对其他史书的阅读。”

胡佳宏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各位,我们是否应该先从《大学》和《中庸》学起?这两部经典是儒家思想的基石,对于我们理解其他经典也有指导作用。”

康毅宁点头赞同:“佳宏说得有理,我们确实应该先打好基础。不过,《大学》与《中庸》较为深奥,我们需要共同探讨,相互帮助。”

柳萌萌接口道:“那么,我们不如这样分工,知虞、安杰、梓墨三人负责《诗经》与《论语》的学习,邹霆、国坤、佳宏三人研究《易经》、《道德经》与《史记》,我、萌萌、萧雯、毅宁四人则专注于《春秋》、《左传》和《大学》、《中庸》。这样一来,我们既可以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又能够相互补充。”

众人纷纷点头赞同,姜知虞道:“好主意,我们就这样分工合作。不过,备考之路枯燥乏味,我们还需找些乐趣来调节。”

萧雯眼中闪过一丝俏皮:“我倒有个主意,不如我们举办一场诗词比赛,既可以检验我们的学习成果,又能增添一些乐趣。”

柳萌萌拍手叫好:“这个主意好!我们可以规定题目,限定时间,看谁的诗作最为出色。”

齐梓墨微微一笑:“诗词比赛自然有趣,但我们也不能忽视经典的学习。不如我们每周举行一次经典问答,既可以巩固所学,又能激发学习的兴趣。”

众人纷纷赞同,徐国坤提议:“我们还可以设立一个奖励机制,每周选出表现最出色的弟子,给予一定的奖励。”

胡佳宏眼中闪过一丝狡黠:“奖励的事情不用愁,我愿意拿出一些银两作为奖金。”

康毅宁微微一笑:“佳宏真是财大气粗,不过这主意不错。我们就这样定了,每周举行一次诗词比赛和经典问答,选出最出色的弟子给予奖励。”

于是,十名黄班弟子在国子监内开始了紧张而有序的备考生活。他们相互鼓励、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在诗词比赛和经典问答中,他们不断挑战自己,提升自己的学识。

姜知虞等十个人由于分配到了不同班,能聚在一起的时间少了很多。众人约定每天放课后在后山的墨云亭见面。下课后,大家吃了晚饭,陆陆续续来到墨云亭。

姜知虞率先踏进墨云亭,只见亭中石桌上已摆放着几盘精致的点心和一壶香醇的茶。她走到桌边坐下,拿起一块点心慢慢品尝。

不久,柳萌萌轻快地走进亭子,看到大家都在,高兴地说:“你们都到了,我还以为我会是最晚的呢。”说着,她在姜知虞身旁坐下。

章安杰忽然想起什么,说道:“对了,我还听说今年的岁考会有一项特殊的考核,那就是实地考察。我们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对一座古迹进行实地考察,并撰写考察报告。”

邹霆惊讶道:“实地考察?这可是头一回啊。不知道会是哪座古迹。”

徐国坤猜测道:“可能是国子监内的某个古迹,或者是附近的某个名胜。”

胡佳宏皱眉道:“这可是个难题,我们需要提前做好准备,了解那座古迹的历史背景和特点。”

康毅宁提议:“我们可以在课后时间去国子监附近的古迹踩点,了解一下情况。”

姜知虞轻抚着桌面上的茶杯,思索片刻,缓缓开口:“我觉得实地考察的关键在于细节,我们不能仅仅了解古迹的大概情况,更要深入挖掘其背后的故事。”

柳萌萌点头附和:“没错,知虞说得对。比如国子监内的孔庙,那里不仅是一处古迹,更是儒家文化的象征。我们需要从建筑风格、碑文铭刻到祭祀礼仪,全方位去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