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阎缇录01:天容海色本澄清 > 第308章 准备过年(3)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严永昌斜眼瞟了他一眼,笑道:“大儒就这般厉害么?”

郑源直视他,反问道:“这可是出自《儒效》,荀子的话呢!你还是不信么?”

严永昌笑了笑,继续道:“我也是读过书的。那本《荀子》虽不能烂熟于心,但我还是记得大部分。”

郑源道:“哦,既然你也读过《荀子》,那你该明白我的意思啊!大儒就是真正的名师啊!”

严永昌长叹一声,道:“哎!可那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事儿啊!曾经也许有用,不过,今时不同往日啊!又怎能同日而语......”

郑源道:“我认为,名师就是名师,无论是何时,总归能够发挥大用。有幸遇到了,绝对是好事,百利而无一害。”

严永昌扯起嘴角,勉强笑道:“你啊,将那些事儿想得太过简单了。名师,只是个凡人啊!只要是凡人,就有做不到的事。”

马知睿忍不住插嘴道:“说真的,就算那个女夫子有个争气的儿子,我想,总归是好事……”

众人皆转过头来齐齐望着他,马知睿顿时感觉到多道目光的无形逼迫,可他还是鼓起勇气,继续道:“若是那个女夫子的儿子是个顶天立地的汉子,也就是说,她的那个儿子能够成为有才华的贤臣,于国于民,绝对是百利而无一害。我……我就是这样想啊!”

严永昌笑道:“小马,你的想法是好的。可这类人啊,除非是文曲星转世呗!”

卜晨朗道:“可不是么?听说文曲星转世之前,也得仔细挑选,必须选个品行俱佳的好母亲呢!”

郑源也笑了,道:“那个女夫子咋看都不像品行俱佳的好母亲呢!”

马知睿道:“是我想得太天真了。”

郑源道:“也许,有个例外吧!”

严永昌道:“哎,有什么例外啊?”

郑源道:“有句俗语,就是歹竹出好笋嘛!”

严永昌道:“那就是不贤的父母生出好儿子,是吧?”

郑源道:“是啊!有些事,可难说呢!”

严永昌道:“那也得看他们的祖上有没有积德呢!”

卜晨朗道:“哎,那个女夫子有儿子也好,无儿子也罢,既然她敢在那个学堂横着走,那也是当地人该重视的事。我们再说这个,也没啥意思呢!对不对?”

郑源道:“对!卜君,刚才你说,有个夫子时常跟学生们念叨着便秘,这是什么回事啊?”

卜晨朗道:“要听么?”

郑源道:“既然说起‘夫子’这话题,那就继续说呗!”

卜晨朗轻咳了一声,道:“这事儿,得从前说起,话说当时我在书院读书,大概是十三岁那会儿,就遇到一个夫子……”

郑源道:“男的还是女的?”

卜晨朗道:“男的,那会儿他就是而立之年,这夫子不高也不矮,国字脸,长得白白净净,斯斯文文,就是眼力不咋的。”

郑源道:“眼力咋了啊?”

卜晨朗道:“就是有眼疾啊!那个夫子看别人的时候,他那眼神有点迷离,就像弥漫着一股雾气。”

郑源道:“看书也得凑近些,是吧?”

卜晨朗道:“是啊!这个眼疾啊,好像是没啥特效方子可根治啊!”

郑源道:“哎,我认识的人当中也有很多人患了这种眼疾,多半是长期熬夜造成的。话说回来,身为夫子,自己得做到学富五车,挑灯夜读,久而久之,就损害肝……”

卜晨朗不屑道:“屁!那个夫子教学就是一团浆糊!”

郑源不解道:“教得很差劲?”

卜晨朗道:“嗯。他教学就像吹牛,比街口的那个菜市场的大爷还能吹呢!教学不咋的,他倒是整天与上面的人推杯换盏,大鱼大肉。整天就是吃吃喝喝,哪会有什么心思挑灯夜读啊?”

郑源奇道:“大鱼大肉啊?你说的是官吏还是夫子啊?”

卜晨朗道:“那个夫子准备当副院长,算不算是官吏啊?”

郑源道:“算是吧!当夫子的,如果继续高升,也许是礼部里的官吏呢!”

卜晨朗道:“说回那个夫子吧!他呢,就是个吹牛大王,教学嘛,说了等于没说。某次,他忽然闹肚子了,便让我们自个儿看书。他就拎着手里的那份告示,直接出去。”

郑源道:“大鱼大肉吃多了,分明是脾胃失衡呢!”

卜晨朗道:“可不是么?当他再回来的时候,手里的那份大字报没了,其他人暗自猜测他用来当作草纸呢!”

郑源挑眉道:“哎,那张大字报有多大啊?”

卜晨朗道:“就是平时的那类告示,街边的公告栏就有啊!”

严永昌道:“用一张告示当作草纸,还被学生们传为谈资。这夫子能够脸不改色心不跳,够厚脸皮呢!”

旁边有个瘦高个子唤作冯坚成,插言道:“像这类夫子啊,就是脸皮够厚,方可与上面的那些人推杯换盏把酒言欢啊!”

严永昌道:“有道理!哎,只是难为了那些学生。大好光阴,竟然是用来听某人吹牛,可悲!”说着,便望着卜晨朗,叹道:“那会儿,你过得不容易啊!”

卜晨朗摇了摇头,道:“我啊,倒觉得没什么啊!那个夫子教的是国学经典,就算他认真教学,也说不出所以然。”

郑源道:“刚才,你说过,那个夫子讲课就是说了等于没说。”

卜晨朗道:“是啊!幸亏我曾经跟过另一位老夫子学过两年,自学不算难事。那位老夫子说了,国学经典就是看个人的领悟,懂了也就是懂了,如果永远跟着夫子,亦步亦趋,多半是没多大的出息。”

郑源道:“天才能够领悟其中的精髓,可我们大多是凡人俗子。”

卜晨朗道:“嗯,只是一昧死记硬背,勉强应付考试,实则没啥用。到了最后,不过是逼得自己不上不下,死盯着那个成绩,整天跟自己较劲儿,能有啥用啊?”

郑源道:“嗯。从头到尾都是死记硬背,确实是不好。这种人就是酸儒,弄不出什么大风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