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不写出师表,你北什么伐呀! > 第870章 朕也想要这种烦恼!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70章 朕也想要这种烦恼!

秦桧这一口老血喷出来,还好刘禅闪的快。

要不然,就被秦桧成功达成了血溅龙袍的成就。

火速就位的太医,用上把脉、针炙、按摩三件套,成功的把秦桧又给救过来之后,刘禅相当体贴的令人将他抬学去修养去了。

而在秦桧闭门休养的这段时间里,汴京至临洮府以及燕京至丰州的两条铁路规划,也被以圣旨的形式,成功的昭告天下。

随着圣旨颁下,西夏皇室几乎是在半个月之后就收到了消息。

西夏兴庆府,端坐于兴庆殿龙椅之上的西夏皇帝李仁孝,正面黑如墨地看着内侍递到手里的札子。

札子的内容,正是关于大宋那两条铁路的详细规划以及预算。

认真的看完了札子之后,李仁孝的内心一时间恐惧、愤怒和无奈三种情绪不断的交织着。

但是,当他抬起头来之时,面上已看不出任何表情。

“将札子内容念于众卿闻知。”

“是!”

应了一声之后,内侍便开始大声念了起来。

随着内侍念出了札子的内容,大殿上如同平静的湖面被扔进了一块大石头一样,直接炸了。

等内侍念完了之后,便有大臣出列跪地哭喊道;

“陛下,宋国这是将当年用于金国之计用在了我西夏身上。

强如金国,都毁于宋国此等毒计,我西夏国小民弱,又如何能够抵挡?

臣请陛下速速向宋国发去国书,再次认大宋为华夏正朔,并再次请求宋国皇帝为陛下您册封。

只有如此,才能保社稷无虞。”

此人说完了之后,马上便有大臣站出来说道:

“陛下,李大人所奏,实乃谋国之言。

臣附议!”

有了第一个人附议之后,便呼啦啦站出来四十多个人纷纷表示附议。

看到这么多人跪地附议,李仁孝气的嘴唇都不断的颤抖。

但下一刻再抬起头之时,他已经面无表情了看向了身为西夏宗室,同时还是西夏大将军的晋王李察哥。

“晋王对此事怎么看?”

听到自己被点名了,李察哥一脸怒气的出列说道;

“陛下,此事真假尚未可知。

但有一件事已经可以确定了。”

“哦?

什么事?”

“刚才向陛下建议不战而降之辈,皆可杀。”

听到李察哥杀气腾腾的话,李仁孝脸上露出了一丝的痛快。

但下一吸,他脸上就写满了不忍。

“众位爱卿之言虽有辱国之尊严,但朕又岂能因言而杀人?

罢了,就拉下去杖责二十吧。”

听到李仁孝满是不忍的命令,那些大臣们心里差点儿没憋屈死。

西夏和宋国称臣又不是第一次了,景德年间和庆历年间不都向宋国称过臣的吗?

而且宋国那种好面子的国家,向他们称臣不仅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损失,还能得到他们的岁赐。

更爽的是,两国之间还能开放贸易。

如今只不过是再次故技重施而已,怎么就成了不战而降了?

我们不服!

可是,他们虽然心里不服,但皇帝已经主动把杀头改成了打屁股,他们还能怎么说?

于是,一个个只能忍着牙疼谢恩。

等需要打屁股的大臣都被拉出去了之后,李仁孝再次看向了李察哥。

“晋王,你对宋国修的这两条铁路怎么看?”

见李仁孝再次问起这个问题,李察哥满面怒容的回道:

“陛下,如果真让宋国把这两条铁路修成了,那就会像一把大钳子一样,死死的掐住我们的喉咙。

真到了那个时候,我们再想反抗恐怕就来不及了。

所以,臣以为与其被动挨打,不如主动出击。”

“主动出击?”

“没错!”

“晋王可有具体的想法?”

“回陛下,根据细作传回来的消息,宋国占领了金国之后,正因为没有足够的人手治理而头疼。

与此同时,他们在安南以南海域的战争虽然一直处于摧枯拉朽的状态,但海上的小国实在是太多了。

而且,海上四通八达,那些小国纵使不敌,也很容易逃跑。

因此,宋国在海上的战争到目前为止也仍然未能停息。

包括他们前些年占领的天竺,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个麻烦。”

听到这个,李仁孝的兴趣一下子就来了。

“哦?

天竺那边造反了?”

“那倒没有。”

“没有?

这怎么会?

天竺跟离大宋那么远,他们好像也没往那边派很多人,怎么会没人造反呢?”

“这就不知道了。

反正那边安稳的很,自从被宋国打下来之后,一次造反都没出现过。

甚至,臣听说金国元帅金兀术曾经往天竺那边派过细作,想要挑动那里的百姓造反。

只要那边有人造反,宋国必然要派大军平叛乱,那他的压力就减轻了。

结果......”

“结果怎么样?”

“结果那细作,被那些天竺的原住民,扭送到官府去了。”

听到这个,李仁孝整个人都有点儿懵。

“怎么会这样呢?”

“臣也不知道他们到底怎么想的。

反正臣是听说过,那些天竺的原住民,好像挺享受宋朝的统治的。

唯一让他们不满的一点就是......”

“就是什么?”

“就是打败他们的宋将刘锜,自从回京之后,就不怎么往天竺那边去了。

据说他们曾经多次给宋国皇帝上书,希望宋国皇帝能重新把刘锜派去统治他们。”

“.......”

这是什么天选好国民啊,朕也好想要。

感慨了一句之后,他就又疑惑的问道:

“既然没有造反,那还有什么麻烦?”

“第一个麻烦,陛下您刚才已经说过了,太远了!

因为太远,宋国好多官员不想到那边任职。”

“那第二个麻烦呢?”

“第二个麻烦就是天竺太大了,需要的官员太多,就算有人想去,也没那么大的地方。

听说派到宋国那边的一个县令,实际管辖的地盘,比他们国内一个州还要大。

至于那些州官管的地盘,好多比咱西夏还要大。”

听到这里,李仁孝感觉自己快要被酸死了。

朕什么时候才能享受到这种烦恼。

好想要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