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国!凛国!”
萧北翊面色凝重地独自坐在那张巨大而详尽的羊皮地图面前,口中喃喃自语着,仿佛在与那遥远的国度对话一般。
他的目光紧紧锁定在地图上代表着两国的区域,思绪如潮水般汹涌澎湃。
“这两年的安分日子才过去没多久啊!”
他微微叹息一声,声音中透露出一丝无奈和忧虑。
想起曾经的战乱纷飞、民不聊生,好不容易迎来了短暂的和平,但如今似乎又要被打破了。
“短短两年多的时间,你们靖国就按捺不住了吗?”
“竟然不知道派了多少密探潜入了上京城。”
萧北翊眉头紧皱,手指不自觉地轻轻敲击着桌面。
这些密探的到来意味着什么?
他们究竟想要获取怎样的情报?
一个个疑问在他脑海中盘旋不去。
“而且,这还仅仅只是上京城而已。”
他的目光缓缓扫过整个中州地区,心中暗自思忖着:“偌大的中州,又会隐藏着多少来自靖国的密探呢?”
“还有凛国,边境那里他们是否也在暗中行动?”
想到这里,萧北翊只觉得心头沉甸甸的,一股无形的压力笼罩而来。
暗台虽然在草原上的消息落后了些。
但是在靖国的消息却是十分详细谨慎的。
“高筑墙,广积粮!”
萧北翊紧紧盯着那张摊开在桌面上的羊皮地图,目光落在左上角的靖安城处时,嘴角微微上扬,流露出一抹轻蔑的笑容。
“哼,你们靖国就算把嘴皮子磨破,说得天花乱坠,都不会有人相信你们能老老实实、安分守己地待着。”
就在不久前,暗台传来消息称,靖国境内正在大规模地征调民夫,热火朝天地修缮城墙。这个举动无疑引起了各方势力的关注和警惕。
而更令人瞩目的是,近两年来,靖国竟然一直风调雨顺,老天似乎格外眷顾这片土地,使得粮食连年丰收。
对于这些情况,虽然萧北翊无法确切知晓其中的每一个细节,但他凭借多年的经验和敏锐的洞察力可以断定,此刻靖国的粮仓必定是堆满了粮食,满满的都是他们积攒起来的实力和底气。
且说北境之地,徐家与周家竟对那笔钱款如此吝啬,死活不肯拿出来。
就这般与北境边军僵持不下,各自心中皆藏有一番盘算。
他们均认为,既然旁人尚未有所行动,那自己又何必抢先呢?
然而,对于此等情形,萧北翊倒是能够体谅这两家人。
毕竟,修缮城墙之事绝非如大户人家修建自家宅院那般简单轻松。
其所耗费之人力、物力以及财力,实非寻常人所能承受得起。
故而,通常情况下,无人愿意率先踏出这一步,去充当那个破局之人。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那便是粮饷问题。
北境边军的粮饷乃是由户部直接调拨发放的,可幽州军与冀州军的粮饷却需得徐家和周家自行筹备。
要知道,幽州和冀州这两块地域,并非是什么富饶肥沃、盛产粮食之所。
指望当地自给自足尚且困难重重,更别提还要养活大批军队了。
而朝廷方面自然也是不可能给予额外支援的,如此一来,徐家和周家在面对如此沉重的负担时,难免会心生犹豫,不愿轻易松口出资。
两相对比之下,如果胡人真的下定决心要南下入侵,那么从各方面因素来综合考量,他们恐怕有极大的概率会将目标锁定在凛国之上。
尽管周边各国都对胡人的评价不高,总是轻蔑地称其为未开化的蛮夷之族,但对于这一点,萧北翊却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
他心里非常明白,那些胡人绝非像众人所说的那般鲁莽无知、头脑简单。
恰恰相反,当初与胡人的接触和观察,他深知这些人其实异常的警觉敏锐。
无论是在战场上面对瞬息万变的局势,还是在日常生活中应对各种复杂的情况,胡人总能迅速做出反应,并找到最为有效的应对策略。
这种敏锐的洞察力和快速的应变能力,使得胡人成为了一个不容小觑的对手。
一旦胡人南下,那么凛国恐怕又是三面作战了。
这个时候靖国和离国是绝不会袖手旁观的。
依靖国的行事风格以及他们最近的行为来看。
若说靖国他们没有猫腻萧北翊打死也不信。
恐怕真的到了那个时候,靖国皇帝高兴的得睡不着觉吧。
“若是真的到了那个时候,我萧氏到底还要不要出手呢?”
“怎么出手?如何出手?”
“另外还有该怎么提出来?”
萧北翊现在很是头疼啊。
既要保证凛国能在这场旋涡中存活,又要最大限度地确保家族的利益。
前面他已经让林书将自己的想法带到青州告知那三位爷了。
现在还要看他们的答复。
但萧北翊所料不差的话还是静观其变。
一是此事并未下了定律。
而是万一下了场那便不好抽身了。
当初林氏之事他萧家付出了何等的代价?
后面已经由不得他们再任性了。
毕竟万事不能靠猜想假设。
还是要看实际。
萧北翊如今已经越来越渴望彻底掌控萧氏了。
很多时候萧氏行事拖沓错失了不少良机。
机会只有一次。
一直错过下去,只会有一个结局。
那便是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