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 章渡江北上
蔡昌军并不赞同马超的决定,还想为被倭寇包围的四支特战旅争取生机,于是就继续追问道:
“可如果人民军精锐尽失,在战场上一退再退,那会不会失尽人心,失去与倭寇持久作战的能力?”
马超虽然心中也十分迷茫,但他却有着超越这一时代的上帝视角。
他深吸一口气,平复了一下烦躁的情绪,十分笃定的说道:
“倭寇小国寡民,战略资源匮乏,根本就无法在远离本土的情况下,与我军长久作战。
反观人民军,不但有辽阔的战略纵深,有数以千万的庞大人口,还有健全的军工生产体系和军事院校,这些都是我们的底气所在。
我可以向你们保证,如果战争持续进行三年,人民军一定会越打越强大,而倭寇将会在战争中被彻底消耗干净。
你们再相信我一次,这些分析都将是历史的必然趋势,你们必须要对此坚定信心。”
马超渡过长江后,并没有前往第一军团设在凤阳府的司令部,而是日夜兼程,前往了河南北部的乞活军大营。
马超根据清军和倭寇军队,已经完全掌控大运河的事实,给第一军团传去了新的作战任务。
命令第一军团在山东境内,不要与装备精良的倭寇军队交锋,要主动向战斗力相对较弱的清军发起打击,尽可能把战线拉长。
如此一来,就能将山东境内的敌军拖住,让他们无法调动兵力,去支援其他战场。
而对于第三军团,马超下达的作战命令却截然不同。
他要求第三军团,即刻放弃与清军的对峙局面,集中优势兵力突袭居庸关。
马超在命令中语气决绝,告知王小强在战斗中,不必在意被清军羁押百姓的伤亡,也不要在意自身的伤亡,务必在半个月内兵临北京城下。
而后对回援的清军各部,实施围点打援战术,彻底打乱清军在北直隶周边的战略部署,尽可能多的杀伤清军有生力量。
乞活军由于是冷热武器混装,战斗力与清军相比较,明显处于劣势,不具备攻城掠地的作战能力。
马超在与智囊团反复研讨后,计划在北直隶河间府境内,利用马颊河、隔津河、浮河、卫河、洚河、滹沱河构建防线,挡住深入山东的清军回援。
从军事角度来看,河间府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它是大运河南北漕运的必经之路,正好处于水陆交通的要冲位置,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与山区多险关隘口的复杂地形不同,河间府内地势低平,河流淀洼众多,其中的军事要地,大多集中在桥梁津渡与河流汇合处的岸台。
这些特殊的地理条件,让马超和他的智囊们都一致认定,与山东交界的河间府,是阻击清军主力回援北直隶的绝佳战场。
然而战争中的变数太多,拥有海上优势的倭寇军队,是否会用海船运送士兵登陆天津海港,帮助清军救援北直隶,这还是一个巨大的未知数。
但马超对此也早有准备,他将马强留在南京城中冒充自己,放弃镇江府境内的人民军和皇家陆军主力,其目的就是想引诱更多的倭寇军队西进。
对于清军冲破乞活军的阻挡,又或者是倭寇施于援手的结果,马超都将会坦然接受。
因为他这次的战略意图,本就是要重创清军,迫使倭寇四处分派兵力,为高杰所部开辟第二战场,创造出有利条件。
乞活军大营设置在河南卫辉府,此时赵大龙和杨致远两人,已经在这里秘密集结了五万战兵,一万建设兵团辅兵,还有六万民团青壮。
这些部队虽然军事素养比不上人民军,但也满怀着保家卫国的热情,期盼着在战斗中建功立业,改变自己与家人苦楚的命运。
当马超再次见到赵大龙时,他的心中却猛然一震,不禁涌起一股悲伤。
曾经那个意气风发、威风凛凛的赵大龙,如今头发已经花白,身形也不再像从前那般健硕挺拔,给人一种英雄暮年的沧桑之感。
回想起前段时间,自己把心思都放在了女人,还有对倭寇的战略推演上,竟然没有感觉到赵大龙的快速衰老。
如今想来,赵大龙的年纪已经有四十七八岁了,比王先生还要年长五岁,因为长期的风餐露宿与战场厮杀,也让他的身体每况日下。
而自己今年也已经三十岁了,在十七年的厮杀拼搏中,却忽略了身边这些生死与共的亲朋挚友,他的心中不禁满是自责。
虽然心中无限伤感,可他却不能有丝毫的表露,更不能向赵大龙表明心意,劝他早知天命,急流勇退。
“赵师傅,河间府内的清军兵力部署,可侦查清楚了吗?”马超定了定心神,开口问道。
赵大龙听闻马超的询问,那原本有些佝偻的身躯当即挺直,朗声回答道:
“情报部在十日前,就已经把河间府境内的清军兵力部署图送来了。
臣拿到地图后,与乞活军斥候送回来的情报进行了核对,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差别。
连同山东境内的豪格所部情况,北直隶境内的多尔衮所部情况,臣也都已经摸得清清楚楚。”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赵师傅办事我放心!
一会赵四海会将带来的作战计划,向杨致远和将领们进行传达,您就与我一同留在这里,为他们做好后勤保障吧!”
马超说完后,也不等赵大龙有所回应,就拉起他的手就往司令部内走去。
他看着眼前这座古香古色,却又十分破旧的卫辉府衙门,心中感慨万千,忍不住说道:
“赵师傅,我这些年四处征战,发现明国各地州府衙门,几乎都是这副破破烂烂的样子,还从来没见到过宏伟一些的官府衙门。
看来明国的那些官员们,虽然普遍腐败享乐,却还都是一些要脸面的读书人。”
赵大龙听闻要让杨致远指挥作战,而自己这位乞活军的司令,却要留守在后方,心中顿时就感觉有些郁闷,哪还有心思聊什么府衙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