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 章人性蜕变
当众人急匆匆赶来后,便通过赵四海知晓了军报内容,每个人脸上都露出了兴奋的神色。
军帐内,马超正靠坐在一把椅子上,闭目养神。待众人走入后,他缓缓睁开眼睛,开口说道:
“明军收缩防线的军报,想必你们都已经知晓了,大家都说说自己的看法吧!”
王先生作为资历最深的谋士,率先发言道:
“皇上,从目前的情报分析来看,南明小朝廷前一段时间的示弱,极有可能只是他们的缓兵之计。
他们是想人民军改变作战计划后,便趁机将各地分散的兵马集结起来,以防被我们各个击破。”
“不对!”
马超当即就否决了王先生的猜测,说道:
“明军可以凭借湖广水网纵横的特殊地形,只需动用少量水军,就能拖住人民军的攻势。
根本没必要放弃大片土地,跑到无天险可守的南直隶与我军决战,这不合常理。”
说完,他便将目光投向总参谋长蔡昌军,期待着他的见解。
“皇上,自从人民军南下以来,各地明军就一直在不断收缩防线,不愿与我军正面交锋。
这应该是南明朝廷的决策,他们不想,也不敢与人民军为敌。
就算是他们最精锐的皇家陆军,无论是在战斗意志、武器装备,还是战术谋划上,都已经远远不及人民军。
依臣猜测,明军此次突然收缩防线,大概率是因为他们内部发生了叛乱,而做出的被动防御。”
“嗯!你分析得很有道理。”
马超对蔡昌军的回答十分满意,随后又将目光投向刘佳。
“皇上,臣赞同总参谋长的分析。明国朝廷内部早已人心涣散,矛盾重重。
即便崇祯逃入南京城,他那‘逃跑皇帝’的名声也早已让他失去民心,无法服众。
如今崇祯退位,长平公主监国主持新政变法,这必然会打破官僚集团内部原有的政治平衡,引发了危及皇权的动乱。
臣建议,人民军即刻停止与明国朝廷的谈判,趁此良机,向无险可守的南直隶展开进攻,不出一个月,定能完成统一大业!”
“臣附议!”
“臣附议!”
刘佳话音刚落,王先生、母贤君、赵四海、沙瑞金等人便齐声附和,一致支持刘佳武力征服的提议。
马超见状,心中也不再犹豫,他猛的一拍桌案,朗声说道:
“既然明国朝廷没有和谈的诚意,也没有完成君主立宪制的稳定基础,那人民军就没有必要再与之周旋。
传朕旨意,命令湖广、云南、河南境内的各部人民军,即刻向明军控制区展开全面军事打击。
中央军团转变行军方向,迅速占领凤阳府,然后直捣明国朝廷的南京城。”
“皇上圣明!”
“皇上圣明!”
众人见马超终于做出了决定,顿时都喜笑颜开,纷纷赞扬马超是位广纳良言的圣明君王。
马超这位来自三百年后的时空穿越者,在大明末年已生活了十六载,他再也不是那个仗剑天涯的青年,变成了连他自己都感到陌生的腹黑政客。
曾经那个单纯向往正义的灵魂,在权谋与战争的洗礼下,已经发生了天翻地覆般的变化。
权力,尤其是在战火硝烟的战场上,亲自指挥千军万马,从敌人手中夺取到的权力,对马超来说,就犹如一杯浓烈的美酒,每一口都会给他带来难以言喻的满足。
当他每一次站在高处,俯瞰着麾下那气势磅礴的军队,听到震天动地的呐喊声,心中就会生出那种掌控生死、主宰一切的自豪感,如同一场令人沉醉的幻梦,让马超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放眼古今中外,谁人不曾在心底幻想过成为至高无上的皇帝?成为世间最强武装力量的主宰者,去享受万民敬仰、欢呼雀跃的荣耀,成为亿万人心中崇拜的偶像?
在权力的耀眼光芒下,功名利禄变得唾手可得,金银珠宝仿若粪土,就连那令人沉醉的温柔乡,也变得不值一提。
对于如今的马超而言,他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不但能决定他人的命运,还可以获取到这世界上的一切,根本无需多费口舌去说明。
他这位中华帝国的皇帝,是从一文不名的破落贱籍,历经无数艰难险阻,一步一步登上权力巅峰的传奇人物。
他的每一步都沾满了鲜血,每一次抉择都伴随着生死的考验,而正是因为有了这些经历,才铸就了他这位让人敬畏的帝王。
此刻的马超,已然完成了人性的蜕变,这一切的起始点,便是他第二次踏出忠烈祠的那个瞬间。
命运的巨轮缓缓转动,将他送往了一条充满荣耀与尊崇的道路。
为了争夺这具身体的绝对控制权,他不惜放弃了慎杀的理念,与少年马超达成妥协,亲手割下了岳托、鳌拜、索尼的人头。
那一刻,飞溅的热血不但沾满了他的龙袍,也淹没了他曾经纯粹的灵魂,成为他迈向权力深渊的祭品。
为了彻底消灭清国的有生力量,他不惜将马成当作诱饵,在战争陷入混战之后,他并未派出一兵一卒前去营救,而是紧紧追在日军身后穷追猛打。
他心中只有一个信念:消灭一切威胁到自己统治的隐患,哪怕为此付出任何代价,而马成、清军、流寇、明国、欧洲联军,都不过是他登顶权利之巅的棋子罢了。
将始终坚持三民主义和五权分治理念的伊宝忠、徐小虎留在了中亚和印度,扫除了将来君主立宪制的阻碍。
就如同当年,他派王先生和赵大龙去秦岭筹建乞活军,派母贤君、李大虎兄弟去泰山中的邢天军一样,就是希望没有人反对他。
只不过,之前他是为了在河套内推行新政,而如今却恰恰相反,他如今是为了集权,为了建立一个有别于后世的君主立宪制国家。
为了能隐藏自己内心深处的欲望,为过往的种种行为自圆其说,他有意放纵王先生、母贤君、马强等人在暗中串联。
对赵四海私自扣留李香君,瞒报长平公主来信的行为视而不见。
他就像一位幕后的操控者,静静看着这一切的发生,任由局势按照他所预设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