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礼义、厚风俗。”
“劾吏奸、恤民隐。”
朱棣对杨士奇的总结,分外满意。
宁波府的发展模式,不可复制。
朱棣也不会贸然全面开海。
洪武年间禁海,只是不允许民间的船只下海,顺势垄断了贸易。
“朝贡”模式,就是国家与国家之间,面对面交流。
期间会进行大规模的贸易。
现在朱棣只是把贸易控制在宁波府市舶司,王守敬扩大了贸易的规模而已。
随着宁波府的贸易越来越狂野,朱棣觉得有必要整肃民风。
敦礼义、厚风俗的倡议,深得朱棣之心。
“夏原吉不是在治水吗?”
“现在江南水患已安,让他带着苏州府、松江府、杭州府等地的官员,到宁波府暗访。”
“让他们好好看看,宁波府的变化,大明的变化。”
“考察、学习一番!”
朱棣威严的声音,响彻四方。
夏原吉收到旨意,暂且放下了手头的工作。
他将接下来的工作,交给副手李文郁。
“水患已清,接下来你只要按部就班,疏通河道修筑堤坝,不要出了岔子。”
“大人放心,下官一定谨慎。”李文郁拱手道。
夏原吉带着诸府官员,浩浩荡荡地奔赴宁波府。
江南水患的影响,才刚刚显露。
庄稼抢救不过来了,百姓在接下来的一年,没有任何收入。
他们如何生存?
说不定接下来,还要仰仗宁波府。
“疏壅滞,修堤浦。”
“浚沟洫,治桥梁。”
这是夏原吉的治水方针。
他布衣徒步,昼夜经营,不遑寝食,目为之赤。
属下、百姓都劝说他好好休息。
夏原吉回了一句:“吾自安之,不为倦。”
做到了与百姓同甘共苦。
他将治水文章,写成小条,放于袖中,取名“记心”。
随时检阅,以备回答属下的疑惑。
现在夏原吉的忧虑在于,治水书籍中记载,大水退后的淤田不可耕种。
他无法确认真假,于是访问了很多老农,以及当地的学者、书生,得到了一致、肯定的回答。
这意味着,纵使夏原吉疏通了河道,治好了水患,江南很多耕地都将空置两年左右。
大明的粮仓,就这么完蛋了?
夏原吉对此忧心忡忡。
而能够吸纳几十万百姓的宁波府,成为了救命稻草。
在以往,朝廷只能减免赋税,和从其他地方调粮来弥补不足。
夏原吉看到了些许希望,自然要把握住。
他刚抵达宁波城外,整个人都愣住了,到处都在施工。
最惹人注目的是巍然屹立的烟囱,冒着滚滚的浓烟。
这是煤炭燃烧产生的。
宁波府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煤矿,所幸句容商人在山西承包了好几个煤矿,能够向宁波府提供燃料。
大明能够直接开采煤矿很少,限制了基础工业的生产和发展。
但足够宁波府用了。
烧砖、烧瓦、烧石灰等等,都需要煤矿。
王守敬在城外划分了一片工业区,将部分污染隔离开。
夏原吉第一次看到,自然震撼。
等到他们抵达宁波城,城门都已经被拆了。
狭窄的城门,造成了拥堵。
王守敬重新规划,将宁波府城建设成周长五千零五十四丈,为此前的两倍。
规划修建望京、甬水、鄞江、灵桥、来安、东渡、渔浦、盐仓、达信、郑堰十座城门。
夏原吉正是途径“望京”城门,还没有修建完毕。
大量的劳工,都在工作。
魏宗提前恭候,迎接以夏原吉为首的考察使团。
他现在是宁波府的二把手。
“宁波府要重新修建城池?”夏原吉震撼道。
“是啊。”
“此前没有这样的规划,但随着抵达宁波府的难民越来越多,很难安置。”
“知府大人为了践行以工代赈,只好把宁波城都拆了。”
魏宗满脸地无奈,这都是预料之外。
“宁波府不是妥善地安顿好了难民吗?”夏原吉追问道。
“没错。”
“宁波府接纳了绍兴府、杭州府、台州府的劳工二十万人左右。”
“起初难民也是二十多万,后来增长到了四五十万。”
“按照现在的增长速度,今年宁波府的人口会达到两百万。”
魏宗一本正经地汇报,夏原吉都惊呆了。
“这是怎么回事?”
魏宗深吸口气,冷静地回答道:“受灾的地方,不只是苏州府、松江府,其他地方受灾的百姓,都送到宁波府来安顿了。”
夏原吉恍然大悟。
难怪。
其他的地方的府、县嫌弃难民的管理麻烦,都一股脑送到宁波府来了。
百姓听说在宁波府上工,一个月最少能有二三两的工钱,纷纷赶来。
这是怠惰之政啊!
明明开仓赈灾,即可解决麻烦。
可这些府、县偏偏不。
夏原吉胸腔中,酝酿着一股怒气,无处宣泄。
苏州府、松江府作为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也只是送出去一部分灾民。
有些府、县倒好,明明有能力自己解决,偏偏要驱逐灾民。
这是什么道理?
说到底,还是宁波府太好说话了。
不管送过来多少人,不管送过来的是牛是马,他们都慷慨地接纳。
万一宁波府撑不住了呢?
各地的灾民不和,爆发大规模的械斗呢?
民变的责任,谁担得起。
让夏原吉疑惑的是,为何这么多百姓汇聚到宁波府,却没有产生太大的动乱?
是宁波府压下了消息,还是真的处置妥善了?
忽然!
夏原吉想到了“以工代赈”,很可能是宁波府为这些百姓,提供了粮食、工作。
新的问题又来了。
就算宁波府真的很富庶,如何拿出这么多的钱财?
“摸索清楚了这一点,也就领悟了陛下旨意的深意。”
夏原吉细细琢磨,有所明悟。
宁波府连城墙都拆了,说不定也快到极限了。
就是不知道宁波府能够支撑多久。
如果只是两三个月,这些努力将功亏一篑。
因为洪水对耕地的影响,大概会持续两年!
两年内,苏州府、松江府等地的粮食产量,一定是大降。
要维持百姓的生计,全程实现“以工代赈”,宁波府要花费的,可不止几千万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