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象几年后Neo Yokohoma拍的电影里小美人鱼是黑人、白雪公主是黑人啊?你能想象会有专门的机构监督游戏的角色设计,角色必须设计得非常丑,不然就是对外貌不友好人士的歧视?”
“对对!你能想象选美比赛的冠军是一个200斤的变性人吗?奥运会女子项目的冠军是一个手术都没做干净的男人,就因为他在心理上觉得自己是男人。”
李富真这下真给整不会了,过了好一会才反应过来:“不是,那为什么欧米评论界对这本书的评价那么高呢?都吹上天了,我看着都觉得他们夸得有点过了。”
这下金泰熙和宝儿笑的更加大声了,一想起欧米的那些评论就开心的不行。
《天龙人保佑米利坚》英文版出版一个多月了,在经历了最初的沉寂后终于爆发了。
最初注意到这本书的是杏少树群体,在他们看来书里面描述的就是一个他们心目中的天国。
随后就进入了杏少树团体的事业,一些很有分量的人纷纷表态对这本书进行赞美。在现实的世界里杏少树已经成为一种政确,杏少树团体在欧米文艺界有很大的影响力,或者很多电影明星、歌手什么的都是支持者。肯定不能和主流脱节啊。
买了书一看作者,嚯,真正的大人物,全世界的顶流。一看内容,厚礼蟹王德法鹅妹子嘤,这也太正确了,纷纷在社交媒体发文称赞,大力推荐。
像这些少树活动早已经脱离了最初自发的形式,目的已经背道而驰,成了欧米社会深层次影子用来掌控的工具。这么做的目的就是用人为制造的话题分化、瓦解,用一些看似尖锐实际无关紧要的表面矛盾掩盖深层次的矛盾。
这些影子在班行远的书里一下就找到了指路明灯,立刻就接过了班行远送来的藏着不为人知无解毒药的糖丸,并且开始推动实施。
在这些人下场后情况就又不一样了,欧米社会对这本书大张旗鼓地吹捧正式拉开了序幕。
“我们都知道班行远阁下是当今世界最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从来没有想到他对社会也有着如此深刻的认识。班行远阁下以惊人的直觉洞察到了当今社会问题,并天才的给出了解决的办法……”
“我是一名杏少树,在我的人生中一直都承受着各种各样的歧视。虽然和以前相比环境已经有好了很多,但是仍旧没有从根源上消失。看完班行远先生的这本书,我仿佛接受了灵魂的洗礼。我看到了理想中生活的样子,我会为之奋斗……”
很多人发了整版的书评,但是怎么看都更像是在做广告。
面对这一潮流,米帝白房子不发表意见的话肯定是不符合他们的一贯做法的。在一次接受采访时观海谈到了这本书,表示从书中看到了很多不足,将会从书中寻找方法,让阿米更加伟大。
……
不一而足,有真心实意的人,更多的是表达态度,毕竟杏少树在欧米已经不容小视,渗透到了方方面面,如果不表示认同支持的话很难做的。特别是对于娱乐圈的人,干脆会被封杀。恰饭吃吗,不丢人。
这些赞美被搬运回东大后,那些圈子里的人都傻掉了,这也不对啊,这本书明明是暗戳戳的骂你们的,你们怎么夸起来了?真的是分不清楚好赖话吗?
一些人找来了英文版,对比了两个版本后明白了。中文版的那种讽刺要在东大的文化氛围里才能读出来,就算是懂中文,但是没有大小生活在东大,也不一定能读出那种讽刺。更别说翻译成英文了。
心里别提多不是滋味了,我们拼了脸面不要写出那些玩意儿,不就是为了听主子说声乖吗?还得不到。这倒好,骂你们的反倒夸上了,你们真看不懂还是假看不懂?
不少人向主子解释中文版和英文版的区别,得到的反馈让他们更加崩溃:这就是版行远阁下的高明之处,一本书的写作手法是与所处的社会环境密切相关的。在欧米出版在写法上要契合欧米的现状,欧米已经到了醒悟的时候,所以班行远阁下只需要用平实的语气叙述就好了。这本身就是最高明的讽刺,讽刺我们这么简单的路子居然没有找到。当然了这种讽刺更多的是一种鞭策。
东大氛围更加的保守,所以要对这种情况进行讽刺。而且,你们没有感觉到这是在讽刺自己吗?
不管这个圈子的人在看到这些评价的时候是怎样吐血的,金泰熙和宝儿看到的时候都笑疯了。
网友们也会来事,把那些欧米评论家的评论一条条的搬运过来发在了那些人的社交媒体下面,然后是各种嘲讽,别提多好玩儿。
李富真失笑:“这些人怎么这样呢?分不清自己人和外人吗?”
金泰熙说:“很正常,在韩国不是也一样吗?很多时候不都是打着米国的旗子去诉求吗?哪里还没几个屁股歪的人。”
“这么说的话我有些期待后面会写什么了。第二部什么时候出版?”金泰熙问。
宝儿随口说:“哥哥计划是2016年米帝大选结果出炉的那天在全球同步发行。”
这时候李富真来了兴趣:“那个在书里面被东大人戏称为建国的真是不走寻常路,怎么看都像是一个娱乐圈的人,居然能和希婆子打的难解难分。就是不知道谁能赢,要是建国赢了的话可就有意思了。”
“还有,主角看到结果出炉的时候睡着了,书里面写的到底是日出还是日落?”
第一部的最后是这么写的:“在利亚姆·史密斯农场中间的矮土山的山顶上有一座四四方方的屋子。向四周望去都是一模一样的玉米收割后败落的土地,不借助更远处的参照物根本就分辨不出东南西北。屋子的四面墙上是一样的窗户,在各个方向上也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