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597章 允禵摆烂

宜修突然想起了前些年允禵甚是荒唐的时候,夜夜都要去那些胡同里。

那时候或许胤禛对他还是放松了一些警惕的。

但是想到前世果郡王的下场,宜修就知道根本就没有用。

果郡王上辈子已经在努力做个闲散王爷了,稍微放松了一点警惕,展现出了一点点上进心,就被胤禛疑心致死。

虽然其中有甄嬛的缘故,但是谁又能肯定没有其他因素了。

更何况允禵的性格和果郡王根本不一样。

允禵是在太上皇的认可和宠爱下长大的,太上皇对他投注了比胤禛更多的关注和信任。

相比之下果郡王出生的时候,太上皇年纪已经不小了,自然没有什么时间与太上皇相处的太多。

允禵不是甘于平凡之人。

他生来就属于战场。

-----------------

“皇上,太上皇宣您即刻前往。”

胤禛皱了皱眉头。

胤禛踏入行宫时,太上皇正倚在榻上,手中握着允禵的折子,面色阴晴不定。

三德子躬身退下,殿内只剩父子二人。

“胤禛,允禵在青海修缮塔尔寺,还开仓放粮,这件事你怎么看?”太上皇忽然开口。

胤禛垂眸:“回皇阿玛,允禵此举虽得民心,但西北军务繁重,儿臣担心他分心。”

“分心?”太上皇道,“朕倒觉得他分得清楚。百姓拥戴、喇嘛敬重,这才是长治久安之道。”

说完这句话,太上皇咳嗽了几声。

丹药掏空了他的身子,虽然已经改成了补药,但到底太上皇年纪已经大了。

胤禛上前半步又生生顿住,袖中双手紧握成拳。

太上皇病弱至此,仍心心念念允禵,这让他如何不恨?

被宜修安抚下去的心情又泛起了涟漪。

“皇阿玛龙体要紧。”胤禛低声道,“儿臣已派延信前往西北,协助允禵处理青海事宜。”

“延信?”太上皇道,“朕记得他和老八走的很近。”

胤禛道:“儿子与八弟关系也是很好的。”

太上皇不可置否。

“延信身为正蓝旗都统,比一般的大臣更能代表朝廷,虽然是子侄辈,但年纪大一些,在青海那边压得住场子,允禵年轻面嫩,虽然采取了一些措施,也怕当地的贵族不服他。”

“你说的有道理,就这么办吧,既然是子侄辈,便不可越过允禵,封为平逆将军吧。”

-----------------

允禵到底是收到了宜修的来信。

指尖摩挲着她熟悉的字迹,信中并未明言,却隐晦提到“西北风寒,多加衣”

他一眼就看出来了宜修在信中暗含的意思。

胤禛对他已经是有了疑心。

允禵淡淡一笑,对胤禛的疑心并不在意,又不是第一天了,怕什么?

若是胤禛的疑心让宜修对他多了一些担心,那也是极好的。

这让他想起过去的许多次,她也是这般含蓄地提醒自己注意安全。

窗外传来塔尔寺的钟声,他忽然将信纸凑近烛火,看着火焰吞噬那些关怀的字句,仿佛连这点温情都不该留存于世。

“王爷,朝廷钦差到了。”高朗的声音从帐外传来。

允禵披上狐裘,踏出营帐。

青海的冬天来的要早一些,寒风裹挟着雪粒扑面而来,他望着远处蜿蜒的车队,忽然轻笑出声——延信的仪仗,比他这个抚远大将军还要煊赫。

“十四叔别来无恙?”延信翻身下马,锦缎官服在雪地里拖出长长的痕迹。

允禵淡淡颔首:“自然安好。”

他转身走向帅帐,靴底碾碎薄冰,“只是青海苦寒,你怕是不惯。”

帐内炭火噼啪作响,延信摘下暖手炉,目光扫过案上的《青海舆图》:“皇上对十四叔甚是牵挂,特派侄子送来御用参茸。”

允禵盯着那盒人参,“皇兄厚爱,臣弟心领。”

延信道:“皇上此番派侄子来,十四叔也可以歇一歇了,也让侄子孝敬一下长辈。”

允禵盯着他。

其实延信领兵作战的能力很强,他是认可的。

青海事务繁多,准噶尔和周边都虎视眈眈,延信来也能免除他很大的负担。

但是他也知道,延信是奉命来监视和架空他的,自然对他没有个好颜色。

“你年纪比我还大一轮还多,只怕是皇兄送你过来颐养天年的。”

延信面色凝固,他虽然名义上是允禵的侄子辈,实际上比允禵还大十五。

但才过不惑之年,也算不得需要颐养天年。

这话,就很讽刺了。

延信深深看了他一眼,拂袖而去。

高朗担忧地道:“王爷,您不该如此激怒朝廷。”

允禵望着帐外纷飞的大雪,轻声道:“激怒?皇兄若真要动手,何须借口?”

“高朗,派人去京城给福晋送些昆仑雪菊,就说……就说我这里雪下得正紧。”

高朗自然明白。

说是送给福晋阿依慕的,实际上阿依慕每次都会给宜修再送一份。

王爷的心思再明显不过了。

高朗轻轻的叹了口气。

王爷真是爱上了不该爱的人。

若是没有皇后娘娘,王爷是不是能跟皇上和谐相处呢?

-----------------

允禵站在帅帐外,望着延信远去的车队在雪地里碾出深痕。

高朗抱着狐裘走来,见他肩头落满雪粒,欲言又止。

“去告诉延信,明日卯时来帐中议事。再让人把塔尔寺修缮的账本整理好,呈给平逆将军过目。”

高朗一愣:“王爷这是……”

“既然皇兄要查,就让他查个清楚。把青海的民生账、军资账、甚至本王每日吃了几碗青稞酒,都一笔笔列出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