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乃粒》中说:“凡稻去壳用砻。”
因为砻的结构还有制作的时候里面主要的材料是泥土、竹子、木头还有石头,所以又有的地方把它称作竹砻或者木砻。
前辈子李牧川见到过不同的土砻1的制作方法,但它最后的用途始终都是用于谷物脱壳,叫什么其实也没那么重要。
李牧川往刘叔家去的时候,刘叔就知道他这是又想到了什么好点子,准备做什么稀奇物件,连忙把人迎了进去。
“牧川,今儿个你这是有打算做个什么东西出来啊?”刘叔笑呵呵地问。
李牧川晃了晃手上的图纸,上面是他画的一个大概的尺寸和最终完成的样子。
“今天做个土砻,用来给稻谷脱壳的。”李牧川笑着说。
“土砻?这东西简单吗做起来?”
李牧川想了想,“难倒是不难......”
就是做出来之后需要调试,如果做出来的土砻能顺利地脱谷壳并且出米率高,就说明这土砻可以正常使用。否则,就要反复修改调试直到土砻的使用效果理想为止。
两人也没多说多少废话,砍好了图纸商量了一下谁做什么就开始行动起来。
土砻的砻盆需要截取尺寸合适的木板,修理整齐光滑之后用竹钉把修理好的木板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圆桶的形状,用竹箍固定住。
砻盆的底部用几块木板拼接在一起磁力成一个大小合适的圆,在圆板中间掏出来一个正方形的小洞,边上锯出来一个三角下料口。然后把砻盆固定在一个十字架形状的砻脚上。
砻甑的主体是竹子。
把竹子劈开之后用小竹条编制出一个圆桶出来,圆桶不用全部编织完成,上面剩下来一部分竹条把砻扁担固定上去之后再编剩下的部分。
然后将砻甄一分为二,有砻扁担的是砻下甑,另一半是砻上甑。
上下砻盘之间要安装上一排排竹片制成的砻齿。
制作砻齿的竹片需要在铁锅里加上沙子不停翻炒到竹片呈淡黄色的时候才能使用,这样的竹片硬度才足够。
砻齿大约有六百片,全部让大牛去竹炭窑那边找的现成的优质竹子。
把做好的砻心插进砻盆底部的正方形小孔里,把砻上甑放在砻盆里。在砻上甑里面填满黄土,把砻齿呈逆时针旋涡形放射状插入其中,砻齿与砻齿之间的缝隙用土填实,留下一道道浅沟。
在做砻盘的时候要在砻扁担上面固定一个砻官升,然后我那个里面添加一些杂物,用稻草隔离,往里面填上泥土,保证填上的泥土在扁担之上,同样地插上小竹片。
上砻盘砻齿分八组,下砻盘砻齿分十二组。
然后在砻甑周围糊上泥土,在扁担两边留下两个下料口,然后将刮板固定在砻甑外面,将砻甑上下部分安装在一起,最后插入砻擘手就完成啦。
“这就好啦?”,做完之后李牧川和刘叔坐在一边休息,大牛问两人。
“嗯,好了,你试试?”,李牧川说。
“这怎么用啊”,大牛看着面前的工具一时不知道从何下手。
“把谷子倒进那个竹甑里面,然后推就完事了。”李牧川指着砻擘手说:“就那个,跟推磨一样就行。”
大牛舀了一盆谷子倒了进去,转动砻擘手的时候糙米会落到砻甑外围的米槽里面,磨好的糙米就会从砻盆下面的三角出米口流到下面的箩筐里。
土砻是根据上下砻齿的摩擦,将稻谷外壳分离。跟石碾和手搓是一个原理,都是利用摩擦分离谷壳。
这土砻第一次用的效果还挺好的,没有让李牧川再次进行修改,脱壳脱得又快又好,省时又省力。
“这东西倒是方便哈,脱壳之后只需要把谷皮筛出来就行,倒是省了不少人力。”大牛一边操作着土砻一边感叹。
他们土地税十五税一,不用上交精米,糙米就是可以的。
过一遍土砻之后把谷壳筛出来就能直接食用,村子里的人家自己吃一般都不会再舂臼一边弄成精米,还有些人家会把当年的新米去换成陈米,这样会吃得更久一些。
他们家现在粮食倒没有多少,地少人多就算不用交税自家种的那点米面也不够他们自己吃的。
换做别家地多的人家,就筛谷皮就要筛不少时间。
“筛谷皮也有方便快捷的工具,等明天吧,明天把那个工具做出来,速度就快了。”李牧川说。
家里现在是没有多少地,但老爷子已经去安排上了,等秋种的时候种的农作物就多了,现在一次性做了之后就不用再麻烦了。
刘叔听见还有别的工具,顿时来了兴趣,同一件东西做得多了难免无趣,有新鲜东西谁会不感兴趣呢。
“你说的那东西是什么啊,现在方便做不”,现在天还没黑呢,能做一点是一点。
李牧川摇摇头,“今天就算了吧,回去休息休息”。
就是一头牛他也要歇息的,又不是很急的东西怎么能连轴转呢。
他还想回去看看星落最近在捣鼓什么东西呢。
“那行,那明日一早我在家里等着你啊”,刘叔立马定好时间,生怕李牧川不来了一样。
“行,这个土砻就留在这里吧,明日我再弄回去。”
反正时间还早,让刘叔她们先把谷壳分离出来。
刘叔家里的木材都是现成的,等明天他再来把谷风车做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