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孙金金的话,其他几人觉得也不是不行。
"行了,都回去吃饭吧,吃完还要赶路。"徐老太首先站了起来。
"走回去吃饭。"孙二奶跟着站了起来,喊了自家人一声转身而去。
徐静云也准备跟着自家奶走了,转身时被孙金金叫住了。
"小云,等午休时我来找你问点事。"
徐静云手摸着下巴露出贱兮兮的笑容。
"你是不是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来问我拿主意。"
孙金金一脚踹向徐静云,被她巧妙的躲开了。
"你才见不得人,我就有事找你一会说。"
说完孙金金转身跑走了。
徐静云百思不得其解。
用完饭梨花村众人又踏上了她们的逃难路。
进入官道,已经有不少人在赶路了。
梨花村的这一条牛、马、骡车队伍,震惊了不少人。
今日赶路就没有昨日轻松了,昨日路上除了一些富贵人家的马车急驰而过,就没有其他什么人。
今日不仅有车队,还有不少和梨花村一样全村一起的,或单独赶路的。
虽然现在还没有灾难发生也不缺什么,但架不住有歹心之人,再加上梨花村在一众村子中算比较显眼的了,那个村子有这种基本每家都有一辆车的,还是谨慎点为妙。
因为赶路的人比较多,车子跑不起来,徐家只好赶着车跟着队伍慢慢走。
徐静云百般无聊的靠在车架上,指导着赵语安赶车。
赵语安学得也很快,经过昨天基本已经掌握了。
车厢里还是四个男人的天下,徐静云嘱咐他们轻易不要开窗,如果闷就打开厢门透气。
因一路上人太多,找不到休息的地方,村长传话,不休息了,饿了就吃点干粮。
徐家肯定不会吃干粮的,徐静让车厢里的男人们包括赵语安进空间去吃饭,用精神力把饭菜送到徐瑄华车厢里,让她和徐老太换着吃。"
这个送东西的技能是徐静才开发出来的,她想既然可以取东西为什么不能送东西,试过之后居然成功了。
现在两辆车之间拿取东西也方便不少。
两日后梨花村众人终于出了离阳府,路上的人更多了,大家都在拼命的赶路因为离徐静云推测岀来的日子越来越近。
已经过了十日了,还有几日应该能赶到罗平府,徐静云在心里算到。
到了罗平府估计就会安全许多,哪怕有震应该也不会是破坏性的。
这时村长开始召集每家的当家人。
徐老太正要前去,被徐静拉住了。
"奶,如果村长问你,你建议她这几日无论如何也要赶到罗平府。"
徐老太点点头没问原因转身走了。
"小云,为何非要赶得罗平府?"徐柳氏问道。
"爷,我曾经在我们那边的书中看到过,地龙翻身是分级别的,级别越高破坏越大,受灾地域越广。"
"所以走的越远越安全。"
"正是"
见徐柳氏听懂了,徐静云长出一口气。
哎呀我的妈呀,刚才可把她难死了。
其实也不是在书中看到的,是在度度上看的,上面都是些现代专业词汇,她还得把它转化成古代通俗易懂的话,真难死她这读书废物了。
没过多久徐老太就回来了,她告诉徐静云她说的话已经给村长说了。
大家也同意了,决定日夜兼程的赶路,一家人换着来。
"小云,为何非要赶到罗平府不可。"
同样的问题又来了,徐静云只好再说一遍,这回说的比上回详细很多。
徐老太也听懂了,为什么要越远越好,因为谁也不知道是几级地龙,只能尽力往远处跑。
经过了几日不眠不休的赶路,终于赶到了罗平府城外。
徐静云没让大家进城,找了一个树比较少的空地暂作休息。
谁知道才停下来没多久,大地开始剧烈晃动,人们惊恐失措,拼命地逃跑。
徐静云管不了那么多人,只能喊住梨花村的人不要乱跑,蹲下或者趴在地上以免摔伤自己。
徐家三人护住自己的夫郎趴在地上,晃动大概持续了60秒左右就停下了,所有人一动不敢动的趴着。
见不再晃动徐静云和徐瑄华首先站了起来,又把徐老太和徐柳氏扶了起来,赵语安、胡小雨见妻主起来自己也跟着站了起来。
之后所有人都慢慢站了起来,大家都惊魂未定,有种劫后余生之感。
更有甚者悲从中来,痛哭流涕。
哭自己的幸运,如果还在梨花村肯定死路一条。
哭自己迟迟未见的亲人,也不知道是死是活。
徐家人也是第一次见这样的场景,不仅心生难过,心里好像压了一块石头一样,喘不过气来。
等所有人情绪逐渐平息下来,徐静云才告诉大家过一会有可能还有余震,让大家不要乱跑,就在这块空地上安营扎寨等个几日。
徐静云独自一人寻了个地方坐了下来,望着离阳府的方向。
徐瑄华见女儿在不远处一人坐着,也跟了过来在旁边坐下。
"娘,你说这得多大的地震啊,几百公里外还能感受如此强烈,震中该是什么样子?"
徐瑄华目光悠长的望向离阳府方向。
"估计8级以上吧,震中估计已是一片废墟。"
"不知道震中以及附近的人都走光了吗?"
"谁知道,反正我们已经尽力告知了,其他的听天由命吧。"
确实没有走光,有几户头脑不清醒舍不得自家财产的,还有不相信官府自我感觉良好的。
此次全部和她们的财产感觉一起埋在了废墟之下。
其中就包含胡小雨的爹家,他们既不相信官府也舍不得财产,除了胡小雨全家团灭。
几日的时间几乎是在晃晃悠悠中过来的,开始是半个时辰一次,慢慢的一两个时辰,后来时间越隔越长。
徐家知道她们该起程了。
和村人里打完招呼,叮嘱让她们多等些时候再回去,怕大灾之后会有大疫。
听到这个村里人不平静了,纷纷请求让徐家她们要走的三十多户人在等一天,她们想回去商量一下。
没办法乡里乡亲的,加上这段时间的相处,便点头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