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性都发生了怀疑,甚至有人认为原子学说是否正确也成为问题。许多国家的化学家为此于1860年9月在德国的举行国际会议,希望在原子量、原子价和元素符号上取得一致的意见。会上人们争论得很激烈,有人力主一种元素只能有一种原子量,但也有人认为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截然不同,应当各有各的原子系统。会议最后的结论是:“科学上的问题不能勉强一致,只好各行其事!”但是事情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当会议散会时,一位意大利化学家散发了他的同胞坎尼扎罗(Stanislao cannizzaro,1826~1920)的一部着作。坎尼扎罗这部书条理清晰,论证充分,方法严谨,为确定原子量提出了非常合理的,令人信服的途径。坎尼扎罗的意见很快便得到化学界的一致赞许和承认。 坎尼扎罗指出,只要把分子和原子区别开来,并承认阿伏伽德罗早就提出的假说,即等体积气体无论是单质还是化合物,都含有相同数目的分子,而不是含有相同数目的原子,那就可以使测定原子量、分子量和分子组成所得的结果与已知的物理和化学定律相符合。坎尼扎罗采用一系列化合物中某一种元素的最低相对量为该元素的原子量,使原子量的确定有了统一的、合理的标谁,坎尼扎罗的工作使原子——分子学说得以确立,对化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4.3有机化学与结构化学的起步 有机化合物主要是指碳氢化合物和它的衍生物,由于这些化合物最初都是从生物机体中获取的,因此人们把这类化合物统称为有机化合物,与原子——分子学说建立的同时,有机化学也逐渐发展成为化学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结构化学所研究的是物质的内部结构状况,这是原子——分子学说确立之后人们必然要思考的问题。结构化学的形成与有机化学的研究密切相关。 从早期的有机化学研究到尿素的合成 有机化学的起步是从有机物提纯、有机物分析和有机物合成开始的。人们早就在实践中掌握了从动植物里提取、分离和制造某些有机物的方法。例如酿酒、制糖、制醋等等,但是人们对有机物的面目却知道得很少。到了18世纪后期,以科学实验为目的的分离和提纯有机物的工作取得了不小的成绩,如舍勒从苹果中析离了苹果酸,从柠檬中析离了柠檬酸,从酸牛奶中得到了乳酸。从尿中得到了尿酸等等。拉瓦锡以燃烧的方法分析有机物,认识到一般取自植物体的物质都含有碳、氢和氧,取自动物体的物质还含有氮。后来,盖—吕萨克、贝采利乌斯和李比希(Justus von liebig,1803~1873)等人通过对蔗糖、乳糖、淀粉、蛋白、明胶等许多有机物的分析,逐步知道了它们是由什么元素和以什么比例组成的,还初步写出了这些有机物的化学式。不过,有机化学的真正起步是从人工合成尿素才开始的。在此之前,生物学界和化学界都广泛流行着一种“活力论”,以为有机物只能在生物体内产生,它具有某种神秘的“活力”,而无机物则是没有“活力”的,人们不可能从无机物制造出有机物来,这就阻碍了人们对有机物的认识。 l824年,德国化学家维勒(Friedrich wohler,1800~1882)在研究氰作用于氨水时,发现除了生成草酸外,还有一种白色的结晶物,经过实验研究,证明它是有机物尿素。后来维勒又分别用不同的无机物通过不同方法合成了尿素。维勒在1828年发表的论文中说:尿素人工制成的重大意义在于“它提供了一个从无机物人工制成有机物并确实是所谓动物体上的实物的例证。”尿素的合成,表明无机物与有机物之间并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从此开始子对有机物的广泛研究,同时也为有机物的合成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在维勒之后,人们又相继合成了醋酸、葡萄酸、柠檬酸、苹果酸以及油脂类、糖类等许多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有机结构理论的发端 人们认识的有机物越来越多,就希望能从理论上加以概括。而且,人们要制造更多更好的有机物产品,也迫切需要理论的指导,仅仅知道一些有机物质的成分和组成已经远远不够了。现在人们需要回答的问题是:有机物质有哪些种类,有机物中的各个组分为什么要以一定的比例结合,以及有机物的构成等等。 19世纪初,李比希和维勒在多年研究有机化合物的基础上,提出有机化合物是由“基”(或称为“基团”)组成的看法。李比希给“基”下了如下定义:(1)基是一系列化合物中不变化的组成部分;(2)基可以被其他简单物所取代;(3)基与简单物的结合符合当量定律。基团理论归纳了当时已知的一些有机化学事实,它能够解释一些已知的化学反应。在基团理论的影响下,许多化学家都在致力于寻找新的基,研究制备基的反应,为有机化学的发展积累了更多的材料。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有机物的基团在一些化学反应中并不是不变的,尤其是在取代反应中,一些基团中的氢可以被其他元素或基团所取代。1834年,法国化学家杜马(Jean-baptiste-Andre dumas,1800~1884)比较系统地研究了有机化合物的取代反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机物的“类型论”。 杜马之后,当时还很年轻的法国化学家热拉尔(charles-Frédéric Gerhardt,1816~1856)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于1839年把当时已知的有机化合物分为四个基本类型:水型、氢型、氯化氢型和氨型,使类型论发展到比较系统的地步。 原子价概念的建立 人们既然知道化合物有上述这样一些类型,从此就很容易看出:一个氯原子可以和一个氢原子结合,一个氧原子可以和两个氢原子结合,一个氮原子可以和三个氢原子结合。一些化学家就沿着这条思路继续探索。 1852年英国化学家弗兰克兰(Edward Frankland,1825~1899)在研究了许多金属和准金属的有机化合物后发现,每一种金属的原子都只能和完全确定数目的有机基团化合,他把这个数目称为该元素的“化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