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队长闭上眼睛,不想看那不停在他眼前晃动的画面,那样让他更晕。
“王同志,你觉得是瘟疫的可能性有多大?”
王秀兰不想欺骗他,“虽然没见过病人,但从那赤脚医生的讲述中可以看出,这病的传染性很高。
不然也不会一家出现好几个病人了。
就算最终确定不是瘟疫,那也是传染性很高的流行性感冒,危险性也是极大的。”
为了引起大队长的重视,王秀兰又补充道,
“小雪制的那药,之前的效果如何,大队长你也清楚。
可这样好的药,却没有彻底治愈病人,而是反反复复。
想来是药不对症,要想彻底治愈,怕是要研究一番,研制出对症的药。”
大队长一听,连刘婧雪之前制的药,都不管用了,心里更为焦急。
小雪的药不能治愈,靠上面派药,那就更不用指望,那他们生产队可该怎么办。
许是担心大队长太过焦急,乱了分寸,没了主张,邹老连忙在一旁安慰,
“你也不要太过担心,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这病虽然传染性高,但并不致命。
不然这么多天,咱们生产队也没有出现病死的人,甚至连重病的也没有。
若真是有人病得很重,怕早就有人找到秀兰这了。”
“可这些天,可没有人找来咱这,让秀兰看病。
就连那些病人家属,也没太当回事。
如果不是那赤脚医生发现来拿药的太多,担心卫生室的存药不够,找到小雪,让她多制些药,咱们都不知道生产队竟然有这么多人生病。”
大队长闻言,心下微松,这倒算是个好消息。
他定了定神,“那我一会就带王同志去生病的村民家走一趟。”
不过在这之前,他得先去趟卫生室,看看这段时间领药的账本,不然都不知道哪些村民家有病人。
大队长也是个急性子,想快点得到确切的消息。
“要不咱们现在就出发?”,他问斜对面坐着的王秀兰。
不等王秀兰回答,邹老连忙制止他,“你先别急着走,不急于这一时。
咱们得先合计,若是真是瘟疫,得该怎么做,想好应对措施才行。”
“对,对,得想好措施才能行动。
不然消息一确定,一泄露出去,引起村民恐慌,那不是乱成一锅粥了。”,吴老也赶紧道。
大队长闻言,也停止了原本打算下炕穿鞋的动作。
“首长,”,大队长一着急,又唤起了之前的称呼。
“我就是个大老粗,也没经历过瘟疫,没有一点经验。
您让我想什么应对措施,我是一点头绪也没有。”
“在座的各位哪个不比我见识多,你们就当帮帮忙,教教我该如何做。”,大队长诚恳地对众人道。
“尤其是王同志,你是医生,应该知道该如何防止传染病扩散。
就请你教教我。”
众人将大队长请来,本就是想要帮生产队渡过这一次劫难。
因此他们并没有想着为难大队长,在大队长开口相求后,便将一早就商量好的诸多安排一一告知。
通知各家各户,不要再互相串门,而是跟猫冬一样,闭门不出,各家用艾叶、石灰,酒精消毒,那是必不可少的。
当然,乡下人可没有酒精,但好在这是苍洲,好酒,酒精没有,用烈酒替代也是可以的。
王秀兰仔细讲述了各种消毒方法,刘卫华找来纸笔,仔细记录,一会好让大队长带走。
那些已经生病的村民,也是建议集中在一起,好集中救治、管理的。
毕竟这病的传染性这么高,若是放任他们在家,没人管治,他们到处跑,将病毒传给其它人,那可就不妙了。
就连那些病人的家属,虽然现在是没生病,但朝夕相处了这么久,身上肯定是带了病毒的,也要集中管理。
这些人没有传染到,说明身体素质不错,抵抗力强,在戴口罩、手套,勤消毒后,可以帮忙照顾病人。
这些人病人,以及已经身带病毒的病人家属,集中在一起后,居住的地方还是要有人看守,不让他们随意外出的。
看守的人一定要是身强力壮的,口罩、手套等防护不能少。
而且这些人最好是几班倒,交班后也不要回家居住,而是跟其它守护一起居住在一起,也算隔离。
这也是为了这些人的家属考虑,避免他们身上病毒,又传染给了家人。
关于这些建议,除了刘卫华帮忙记录外,大队长也一一记在心里。
当听到要将病人,以及病人家属集中管理后,他有些犹豫。
“将那些病人集中起来,他们会不会认为我们打算放弃他们,任他们自生自灭,不管他们了。
若是他们接到消息,到处乱跑,将病毒扩散开怎么办?”
病毒二字,还是刚才听讲述的时候,大队长学来的新名词。
邹老解释道,“将这些人集中起来,不让他们在家,一来是不想让他们乱走,将病毒扩散,二也是为了更好地医治他们。
生产队的情况,大家又不是不知道,就秀兰懂医术。
若是病人住在各家,她一家家地跑,在路上就不知道浪费多少时间了。
而且她跟病人接触,就算做了防护,也避免不了身上带病毒。
若是她又满生产队溜达,那不就是将病毒扩散出去了。
所以呀,还是将病人集中起来救治比较好。”
“小雪那边要研制对症的药,也要有病人作参照不是。
若是分散到各家,她也得到处跑,病毒又有扩散的风险。”
刘婧雪要在一旁附和,“这要是有个病人突发急症,集中在一起了,也不会来来回回的通知,又去各家找大伯母,耽误了救治时间。
队长伯,您跟村民们解释清楚,他们应该能理解的。
毕竟大家也不想因为耽误时间,延误病情不是。”
大队长仔细想了下,觉得若是跟村民们耐心解释,大伙还是能接受的。
毕竟生产队除了极个别几家外,大多是祖祖辈辈都住在这,这么多年下来,各家多少都有了亲戚关系,知道大家不可能轻易放弃哪一家的。
而且刚才的解释,确实也说得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