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刚走出刺史府的李长安心中总是有些不安,仿佛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将要发生。

这种奇怪的感觉让他无法释怀,犹豫再三后,他决定还是返回刺史府查看一番。

果然不出所料,当他回到刺史府时,看到了一幕令人心碎的场景。

一个年纪稍小些的男童正趴在两具尸体上痛哭流涕,那哭声凄惨至极,仿佛要将整个世界都撕裂开来。

“娘!哥!我这就去找阿翁,一定会为你们报仇雪恨!”

男童声嘶力竭地喊着,眼中充满了无尽的悲伤和愤怒。

听到男童的话,李长安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残忍的笑容:“哟,小朋友,你应该再躲藏一会儿的呢!”

说罢,他毫不留情地挥出手中的长剑,剑光一闪而过……

陇州城头上,李长安迎风而立,他的身影显得孤独而决绝。

城下,则是密密麻麻的百姓,他们被李长安手下的将士们全都请了出来,纷纷赶来一探究竟。

“乡亲们!孤乃赵王!本奉诏前来赈灾!

却发现李总这个卑鄙无耻之人,身为一州刺史,竟然与外族相互勾结,肆意残害我们大唐的无辜百姓!这是他犯下的第一条罪状!

作为一方父母官,本应心怀天下、报效国家,但他却没有这样做,反而与那些世家大族的官员沆瀣一气,想尽各种办法搜刮钱财,横征暴敛,搞得民不聊生!这便是他的第二大罪状!

如此恶贯满盈之徒,既辜负了君王的信任,又愧对于子民的期望,简直是人神共愤之!

现在,孤已将此獠及其全家老小全部处死,以慰民心!”

李长安站在高高的城墙上,义正言辞地向城下的民众喊道。

百姓们听说李总一死,纷纷欢呼了起来,由此可知,他们对李总积怨已久,只是碍于他的权势,苦不敢言。

“赵王殿下!请您施舍我们一口吃的吧!”

此刻,一个面容憔悴、满脸皱纹的老翁颤抖着身子,领着自己骨瘦如柴的孙女儿,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声泪俱下地哀求道。他们的眼神充满了绝望和无助,仿佛抓住了最后一根救命稻草。

周围的人们目睹这一幕,心中涌起无尽的酸楚与同情,纷纷效仿老翁的举动,齐刷刷地跪了下来。一时间,整个场面变得肃穆而凝重。

人群中传来阵阵悲泣之声:“赵王殿下,我等家中已无余粮,那狗刺史将我等家中的粮食洗劫一空!城内的粮商们也未能幸免,他们手中的粮食同样被抢夺殆尽!我们已经饿得前胸贴后背,整整三日未进一粒米了!”

另一人愤愤不平地附和道:“是啊!赵王殿下,那狗刺史心如蛇蝎,贪得无厌,今日竟然还妄图加征赋税!而且还关闭了四周的城门,不允许我等进出!这分明是要把我们这些穷苦百姓逼上绝路啊!”

他的声音因愤怒而颤抖,引得众人义愤填膺。

众人七嘴八舌地诉说着自己的遭遇和困境,情绪愈发激动。

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引起赵王殿下的关注和怜悯,求得一线生机。

\"孤此番前来,正是带着粮食来赈灾!诸位无需担忧!\"

李长安目光坚定地注视着眼前的百姓们,心中满是酸楚与愧疚之情。

他深知,这场灾难给人民带来的痛苦无法言喻,但此刻更为紧迫的问题摆在眼前——城外村落中的无辜百姓正遭受着突厥军与朔方军惨无人道的杀戮。

城市里的百姓虽然暂时能依靠城墙得到些许庇护,但城外的人们却毫无还手之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亲人和家园被毁于一旦。李长安紧紧握起拳头,暗自发誓一定要让敌人付出代价。

\"李贤听令!留下一队精锐在此协助赈济灾民,确保城中百姓安然无恙。其他人随孤一同出征!我们要倾尽全力,将境内所有的突厥敌军及朔方叛军尽数剿灭,绝不放过任何一人!\"

他的声音铿锵有力,带着无尽的威严与决心,仿佛一把利剑划破长空。

众人纷纷响应,士气高昂。

李长安转身带领大军离开了陇西城,身后是一片激昂的呐喊声。

“警告!警告!.........”

李长安刚刚驱马驶出城门,突然间,一道惊雷声震耳欲聋地从天空中劈下,不偏不倚地击中了他的头部!这道雷电威力惊人,令李长安不由自主地喷出一口鲜血。

\"赵王殿下,您是否安好?\"一旁的苏定方心急如焚地问道。

李长安摆了摆手,示意自己无恙,并挥动衣袖擦拭掉嘴角残留的血迹。

他镇定自若地问道:\"探子们可有带回什么消息?\"

苏定方赶忙回答道:\"启禀殿下,在您入城之际,已有探子传回消息称,至少有三支突厥军队潜入我朝境内,每支队伍规模约为五千人左右!\"

李长安眉头微皱,继续追问:\"那么朔方和平长王的军队情况如何?\"

苏定方如实禀报:\"朔方的军队现已撤回朔方城,然而关于长平王的军队,目前尚未收到任何消息。\"

李长安微微眯起双眼,陷入沉思片刻之后,开口说道:\"暂且不必理会长平王的军队。告诉我,距离我们最近的突厥军队位于何方?\"

\"往北大约五十里处!\"苏定方迅速回应道。

“走!全军出击!一个不留!”

与此同时,在其他两个不同的地方,李泰和李恪正在严格遵循李长安所交代的任务行事。他们首先成功地将粮食运送至指定地点,并立即展开了赈济灾民的工作。

接下来,为了帮助这些灾民恢复生计并改善生活状况,他们采用了一种创新的方式——以工代赈。

具体来说,就是组织灾民参与城墙和道路的修缮工作,通过劳动获得报酬,从而实现自我救助。

完成这一部分工作之后,李泰和李恪开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来安排活动。

李泰对文学艺术情有独钟,于是他精心策划并举办了一场规模宏大的诗会。

而李恪则热衷于武艺,因此他别出心裁地举办了一场盛大的武林大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