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太监收好金瓜子,叫二人稍候,转身跑向后衙禀报。
韩宁仍然不服气,指着小太监背影骂道:
“一条看门的阉狗,谁给他的勇气......”
马齐低声喝斥道:
“别说了,这是成都,就算是看门的,也许背后的主子都是能通天的。”
片刻后,小太监回来,已经是换了一副嘴脸,满是笑容道:
“韦公公请两位大人到公房议事。”
小太监领着两人走到二堂,进了一间公房,可是里面除了一个吏员坐在书案后埋头办公,并未见到韦忠贤。
守门的小太监脸上一副谄媚的笑容,小路两步上前弯腰向那吏员轻声道:
“王从事,人带来了。”
“嗯。”
书案后的吏员头也没抬,只嗯了一声挥了一下手,看门的小太监向王从事拱了拱手就退出去了。
马、韩二人正在奇怪的时候,王从事又看了半分钟文件才站起来向他们说:
“两位随我来。”
王从事推开身后的一道紧闭的大门,对两人作了一个请的手势。
两人跨过门槛,进了一间窗明几净,布置得稳重大气的公房,韦忠贤正坐在宽大的书案后奋笔疾书,他也没抬头,只是用手一指另一边的茶几和长椅:
“二位大人请先坐。”
马齐和韩宁已经感受到了大汉中央机关严谨的工作作风和机关工作人员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不由得心中感叹:
论装逼,还得向成都的中央机关学习啊。老子们回去了首先从看大门的培训起,向中央部委看齐。
待坐了约五分钟后,韦忠贤终于忙完了手里的公务,站起来用左手揉着右手的手腕,走向二人:
“承伯兄别来无恙。”
马齐和韩宁都站了起来:
“韦公公,今日上门打扰,还请恕罪。”
“承伯兄客气了,您就该多来关心关心《时报》的工作,多作指示。”
“岂敢岂敢,《大汉时报》是陛下和朝廷的喉舌,是中央最关键的部门之一,我们地方上只能学习。”
客气了一番,韦忠贤对王从事道:
“小王,把李中常送我的茶叶给两位大人沏上。”
韦公公不需要说茶叶是否是峨眉山雪线以上的特级毛峰,只需要说这是中常侍李和送的茶叶,哪怕这只是成都平民茶馆的粗茶,规格也非同一般。
果然两人听说是李和这个活阎王送的茶叶,端杯子的时候都是用的双手。
据说前车骑将军刘琰,在李和面前都哭着只求速死,想早点下去和先帝喝酒。
韦忠贤看着韩宁,问马齐:
“承伯兄,这位是......?”
“刚才只顾向韦公公学习,忘了介绍,这位是梓潼县县令韩宁韩士英。”
“下官梓潼韩宁参见韦公公,早就听说韦公公是陛下的文胆,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
“士英兄谬赞,我就是陛下的勤务员,只要不辜负圣恩就好。别只顾着说话,喝茶喝茶。”
两人双手捧杯,喝了一口活阎王的茶,马齐才道:
“今日前来,有一事相求韦公公。”
说完马齐拿出有关牛婶的稿件,向韦忠贤说明来意。
韦忠贤看完稿件,一脸严肃地思考了好一会儿,才开口道:
“承伯兄,咱家实话实说这是一篇好稿子,紧扣时事,突出重点,深入浅出,雅俗共赏。”
“是一篇符合《大汉时报》办报主题的优秀稿件。”
韩宁听了韦忠贤的夸奖,心道:
你是不是要说“但是”。
果不出所料,怕什么来什么。
韦忠贤话锋一转:
“但是,这接下来的两期《时报》的排版都满了,只能刊登到两期之后的第三期。”
“这可不行啊,韦公公,您是内行一定知道,这稿子要的就是一个时效性,等再过两期,黄花菜都凉了。”
马齐一听最近两期都上不了,心里大急。
韦忠贤脸上也露出忍痛割爱的样子,叹道:
“是有点可惜,要是你们早来一天就好了,昨天下午我才定的版。”
马齐急得挪动了身躯,向韦忠贤凑得更近,说道:
“韦公公,请一定想想办法,我先代表梓潼十五万人民感谢你。”
韦忠贤也是一脸为难:
“承伯兄,不是兄弟我不帮忙,这定版的每一篇稿子都是有来头的。”
说着走到公案前,抽出一张《大汉时报》的清样,指着上面的内容对马齐说道:
“头版就不说了,都是和陛下有关的报道。”
“我们不奢望上头版。”
马齐连忙说。
“上个三四版就行了。”
韦忠贤指着三版的一篇篇文章:
“承伯兄您看,这篇是汉中前线的报道,这篇是工程兵的通讯,这篇是吴家庄糜大人的专访。”
“您说,我把哪篇撤下来换成梓潼的通讯?”
“不是兄弟我不帮忙,真的是每一篇都重要啊。”
马齐见状,心里想,只有最后试一试了,于是对韩宁使了个眼色,韩宁会意。
“韦公公,我先去更衣一下,等回来再和你商量。”
“王从事,带马大人去更衣。”
韦忠贤叫着外面的秘书。
待马齐出去方便,公房里只剩下韦忠贤和韩宁二人。
韩宁走到韦忠贤身边坐下,从怀里拿出一根金条塞进韦忠贤手里:
“韦公公,听说令堂六十大寿快来了,下官本想到时候登门祝贺,又怕寿宴时公务缠身走不开,就先送上贺礼。”
韦忠贤眉头一皱:
“韩大人,你这是做什么,不要让咱家犯错误。”
说着就要把金条还给韩宁。
韩宁迅速起身,退回到自己的座位:
“韦公公,这不是给您的,是我家贱内让您代为祝贺老夫人六十大寿,您也就是转交一下,和您没什么关系。”
“这个......”
“那我就替家母谢过尊夫人了。”
“韩大人,喝茶,喝茶。”
就在韩宁端起杯子喝茶的时候,马齐也回到了公房。
马齐看见韩宁胸有成竹的样子,明白事已经办成了。
于是拿起《时报》的清样,对韦忠贤道:
“韦公公,看在梓潼十五万百姓的面子上,让我们上下一期吧。”
韦忠贤把清样翻看了好几遍,艰难地说道:
“只此一次,下不为例,就上到第三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