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6章 未来的计划
电话拨通后,老谭简单的说了两句,就给挂断了。
老谭看着就是个平平无奇的老头,穿着打扮也很普通,谁能想到他居然是个深藏不露的大富豪!
他走在大街上,就是个再普通不过的路人甲,任谁都想不到他能随随便便就拿出几千万。
电话一挂,老谭说道:“小杨啊,稍等一会儿,转账数目有点大,操作需要一定的时间。”
“不着急。”杨斌咧嘴一笑,回了一句。
等了大概七八分钟,他兜里的手机“叮”的一声响了起来。
杨斌赶紧掏出手机一看,是一条转账消息,好几个数字后面跟着一串零,整整 !
看着卡里的余额,他的小心脏“扑通扑通”直跳。
一下子进账一千多万,这搁以前,想都不敢想!
紧接着,座机电话也响了起来。
老谭跑过去接起电话,原来是会计打来的,告诉他转账成功了。
电话一挂,老谭就问:“小杨,钱收到了吧?”
杨斌忙不迭点头:“收到了,收到了。”
“那就好,以后再有这种好东西,就给我送过来,价格好说。”
“行,一定一定。”
交易完成,皆大欢喜。
杨斌在这儿坐了一会儿,打了个招呼,就准备撤了。
侯教授还要在这儿叙叙旧,就没跟他们一起走。
杨斌带着梦娜和念楚等人上了车,然后一脚油门,把车开出了农庄。
车子刚开出农庄,念楚就再也憋不住了,兴奋得手舞足蹈。
“我的天呐!哥,我好想采访一下你,一天挣一千多万,是什么感觉啊?”
杨斌也不藏着掖着了,咧着嘴大笑起来:“一个字,爽!两个字,真爽!三个字,非常爽!”
吕楠打趣道:“斌子,以后你可就是千万富翁了,走路不得横着走啊,会所嫩模都得给你安排上。”
杨斌眼睛一瞪:“少胡咧咧!我是那种人吗?”
“对对对,口误口误。”
副驾驶的梦娜也为杨斌感到高兴,这种天大的富贵,可不是谁都能接得住的。
这一路上,大家的心情都好得不得了。
王莽和吕楠虽然没有像杨斌那样,一下子赚到上千万,但也亲眼见证了一个千万富豪的诞生。
此时此刻,他们也有了盼头。
说不定哪天,他们也能捡到一块价值连城的龙涎香,或者其他宝贝,一夜暴富!
不知不觉间,车就开到了小镇上。
才两天没回来,就感觉好像过了好久似的。
到了渔村村头,杨斌拉开车门先下了车,准备回家看看。
临走前,他问道:“斌哥,最近有没有出海的打算?”
杨斌说:“先歇两天,等状态调整好了,再出一趟远海。”
“那我跟你商量个事儿呗。”
“嗯,你说。”
“这两天你们不出海,我能不能借船用一下,去近海转转。”
“这有什么好商量的,你想用就用。”
吕楠接过话头,说道:“王莽,明天一早我跟你出海去,斌子都赚到大钱了,我也得弄点生活费。”
王莽点点头:“行,那明天港口见,我先走了。”
等王莽走后,杨斌把车开回了家。
车停稳后,他们几个人纷纷下了车。
这时候,天已经黑透了,村子里静悄悄的,几乎看不到什么人。
杨斌把车上的行李拿下来后,梦娜和念楚就开始收拾起来。
等她们把东西收拾妥当,都已经八点了。
跑一天把人累坏了,都不想做饭,动都不想动一下。
下午小吃吃太多,也不觉得饿。
梦娜和念楚去洗漱洗漱,就准备睡觉了。
杨斌在车上睡了挺长时间,这会儿也不怎么困。
今晚的月亮圆,满天的星星,月光洒在院子里,亮堂堂的。
杨斌突然来了兴致,打算去跑个步。
这段时间太忙了,都没时间出去跑跑步,锻炼身体。
以前,他还有时间和梦娜一起出去跑一跑。
杨斌跟梦娜打了个招呼,就出门了。
一出院子,阵阵微风轻轻拂过脸颊,说不出的惬意!
杨斌沿着路朝村头走去,路过路灯下,影子被越拉越长。
夜晚的村庄宁静而祥和,偶尔传来几声狗吠,仿佛回到了童年时代。
不知不觉,杨斌就走到了沿海公路上。
晚上路上的人还不少,男女老少都有。
天气越来越暖和了,出来的人肯定也会越来越多。
杨斌一个人走在路上,心里琢磨着卡里的钱该怎么花。
一千多万不是个小数目,就算他现在把钱存着吃利息,也够他躺平了。
不过,杨斌不想这么早就过退休生活。
趁着年轻,还是要继续努力奋斗。
既然能赚到第一个一千万,那就一定能赚到第二个、第三个,甚至更多。
想来想去,他还是决定买船。
有这一千多万,用来组建一个船队,完全够用了。
他以前的梦想,就是能有自己的船队,不是一个人单打独斗。
现在启动资金有了,机会难得。
下定决心后,杨斌打算明天去船场看看。
他在海边溜达了一圈,就回去了。
等他到家,梦娜和念楚都已经进入梦乡了,这一天把她们折腾的够呛。
杨斌蹑手蹑脚地回到房间,往床上一躺,也准备歇着了。
夜深了,村子里静悄悄的。
……
第二天清晨七点,杨斌就一骨碌爬起来了。
今天好不容易不用出海,也没什么重要的事,他就没叫醒梦娜和念楚,让她们睡个安稳觉。
吕楠倒是起得挺早,杨斌下楼的时候就没见人,估计出海去了。
杨斌洗漱完毕,就蹬着三轮车往船场赶。
他刚骑到路口,就看见二哥兴冲冲地跑过来了。
二哥一看见杨斌,乐呵呵地打招呼:“斌子,这几天跑哪去了,连个人影都不见?”
“去外地了,昨天刚回来,你这是要干什么去,火急火燎的?”
“去船场,阿宝不是过来了嘛,我想把船稍微改改,把休息区弄大一点。”
“那正好,我也去船厂,一起走吧。”
两人一拍即合,并排骑着三轮车向船厂疾驰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