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斌任由这些虾虎鱼从身边游过,没去打扰它们。
虾虎鱼的价格还算不错,就是个头小了点,得大量捕捞才有赚头。
徒手抓个三五条,或者十条八条的,根本卖不了几个钱。
虾虎鱼从身旁游过之后,杨斌继续蹬踢脚蹼下潜。
没过多久,他就轻松地潜到了海床上。
这边海床的地形和之前那边差不多,都是一马平川的样子。
附近除了一些海藻,几乎没有其他东西遮挡视线。
和之前一样,这边的水体比较浑浊,能见度不是很好。
杨斌静下心神,利用神秘第六感感探。
脑海中的画面出现,空荡荡的,竟然连一个光点都没有。
之前在船上感探到的几个光点,也都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杨斌一点都不着急,一边蹬踢着游动,一边挥动手中的鱼枪,随意地扒拉着海藻。
海藻里也是空荡荡的,偶尔有两条小杂鱼窜来窜去。
在海床上找了七八分钟,连一条像样的鱼都没发现。
当路过一处海藻丛时,杨斌突然注意到海床上有一块凸起的沙砾。
凸起的地方不大,也就拳头那么大。
根据经验,杨斌推断沙砾下肯定藏着什么东西,不是贝螺就是螃蟹。
杨斌迅速腾出一只手,朝着凸起的地方抓过去。
手指一抠,抓到一个硬硬的东西。
沙砾掉下来,原来是一只大青蟹。
大青蟹被抓住后,不停地挥舞着它那强有力的蟹爪,一双大鳌也张张合合的,像一把大钳子。
这只青蟹起码有六两重,力气还挺大的。
杨斌不敢掉以轻心,赶紧把网兜口打开,小心翼翼地把它塞了进去。
要是被这强有力的大鳌夹住,就算有手套保护,也免不了会受伤。
青蟹掉进兜里后,立马用大鳌夹住网眼,妄图爬出网兜。
只可惜网兜口已经封住,想爬出来肯定不可能。
终于开张了。
杨斌继续贴着海床搜寻,同时也用神秘的第六感感应,两不耽误。
向前游了两三米远,又看到一个小土包。
这个比刚才那个大多了,差不多有两个拳头那么大。
杨斌这次没伸手去抓,而是用鱼枪的枪钩轻轻地戳了戳。
枪钩戳上去软软的,一点反应都没有。
等沙砾被扒拉开后,居然是一个破旧的女式内衣,浸泡的时间也太长了,上面的颜色都掉光了。
杨斌正发愣呢,内衣突然就被顶开了。
紧接着,两只青蟹从里面钻了出来,“嗖”的一下就逃窜了。
嘿!这俩家伙还挺会躲的。
杨斌眼疾手快,朝着其中一只青蟹就抓了过去。
另一只青蟹趁着这个机会,“哧溜”一下就躲进了海藻丛里,那凸起的眼睛还警惕地四处张望。
很快,第一只青蟹就被抓住了,杨斌的手指差点被夹住。
他赶紧把它塞进网兜里,又马上去抓那只躲藏在草丛里的。
费了好一番功夫,两只青蟹总算是都被抓住了。
这两只青蟹还挺会挑地方的,要不是自己钻出来,杨斌还真发现不了。
抓蟹的时候,杨斌还发现这周围有好多凸起的小土包。
这能见度太差,不仔细看的话,还真不容易发现。
杨斌又来到一个小土包前,轻轻地用枪钩扒拉开上面的沙砾。
还没等沙砾完全扒拉开,一个壳状的东西就露了出来。
仔细一看,原来是个空的螺壳。
白高兴一场,还以为又是一只青蟹。
就这样,杨斌把海床上能看到的小土包,全都扒拉开来,仔仔细细地翻找了一遍。
这里面有的是蟹,有的是八爪鱼,还有一部分就是螺了。
这片海床上的小土包挺多的,不知不觉就游到安全绳的最大范围。
放眼一看,周边还有好多大大小小的小土包。
杨斌稍稍犹豫了一下,果断地把腰间的安全扣解开了。
这会儿海床上的洋流不大,不会有什么危险。
安全绳扣一解开,顿时感觉自由多了,少了束缚感。
就在这时,脑海中的画面上突然冒出了几个光点。
这些光点移动的速度挺快,正朝自己这边过来。
杨斌挑了最前面的一个光点放大查看,原来是剥皮鱼。
这玩意儿在近海很多,个头小,在市场上价格也便宜。
从画面上看,前面那几个光点连成了一串,估计八成都是剥皮鱼。
后面有一个光点隔了一段距离,看着好像是在追剥皮鱼。
杨斌也没多想,把后面单独的光点放大。
当鱼的骨架结构出现在画面上时,杨斌的眉头微微一皱。
它的体型是椭圆形的,身长大概一米左右。
这种骨架结构杨斌是头一回见,认不出来是什么鱼种。
不过,这条鱼游动的速度相对来说要慢一些。
刚才还挤在一起的剥皮鱼,早就把它甩得老远了。
杨斌收回心神,用力蹬了蹬脚蹼,站到旁边的海藻丛里。
要不了两分钟,它就会游过来。
说时迟那时快,剥皮鱼已经率先游到杨斌的视线里了。
这群剥皮鱼太小了,最大的也就七八两重,还有半斤以下的。
杨斌没去管这些剥皮鱼,个头这么小,没必要浪费时间。
剥皮鱼顺利穿过海藻丛后,就等着后面的大货登场。
杨斌稳稳地举起手中的鱼枪,双眼如同鹰隼一般紧盯着前方。
整个人仿佛与周围的环境融为一体,一动不动地保持着瞄准的姿势。
只要大货一冒头,保证第一时间就能把它拿下。
过了两分钟,一条大鱼就跳进了杨斌的眼帘。
这条大鱼的模样挺独特的,它的体色呈现出一种灰暗的色调,身上分布着许多黑色的小斑点,密密麻麻犹如繁星点点。
体表更是布满了不规则的蓝色纹路,这些纹路相互交织缠绕,形成一幅神秘而又美丽的图案。
然而,最为引人注目的还是那条宽大的鱼尾。
远远望去,好似一把扫把,随着鱼儿的游动轻轻摇曳,煞是好看。
“扫把鱼!”
杨斌看清楚后,一下就给认出来了。
这扫把鱼的别名是根据它的外形起的,学名应该叫长尾革单棘鲀,属于鲀形目、单棘鲀科、革鲀属。
这些都是他从资料上了解到的。
他之前在海洋馆里见过一次,不过当时的个头没现在这条大。
听说,这扫把鱼体内蕴含的毒素,比河豚还要高出几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