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德胜诧异地问道:“哦?李小兄弟到底写了什么,竟让大哥你如此称赞?难道比他之前的那些堪称奇思妙想的主意还要出色?”
荣忠敬肯定地回答:“当然,我现在终于明白他为何将之前的那些建议称之为‘小道’了,与这篇文章相比,那些的确难登大雅之堂。”
“哦?大哥详细说说,李斯年在这篇文章里面到底写了些什么?”荣德胜好奇地追问。
荣忠敬说道:“他说的那些具体的策略和方法,只是‘术’而已,而这篇文章却揭示了产业兴衰发展的根由,这才是‘道’。那些具体方法只能解一时的燃眉之急,这篇文章所描述的‘道’却能让我们洞悉未来整个产业的发展脉络,出奇制胜。”
荣德胜不禁问道:“一篇文章而已,真有那么神奇么?”
荣忠敬没有直接回答,而是接过弟弟手中刚刚制定的计划草案,匆匆一瞥后说道:“德胜,你先去休息吧,明天早上你负责召集各厂领导开会,按照这个计划推进。我要继续深入研究一下斯年的这篇文章。”
尽管荣德胜被大哥一说,也非常好奇文章中所写的内容,很想一睹为快,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听从大哥的话,乖乖的去休息了。
荣忠敬在家里足足闭门研究了一周时间,等他出关后,荣家做出了一个极具商业风险与魄力的决策。他们从旗下各产业调集资金,并向银行申请抵押贷款,然后趁着目前市场的低迷时期,低价从国外预订最新的纺织设备。同时,他们开始寻找被市场低估或受悲观情绪压制的资产进行收购,以期在市场反弹时获得更可观的收益。
在其他的棉纺厂都在因为市场低迷而收缩产能,减少资本支出之时,荣氏的申新厂却采取了“逆周期投资”策略,增加投资以扩大生产规模。此外,他们还有计划的制定了长期的人才投资策略,以提升企业管理水平和提高生产效率。
当然这里面蕴含的风险也极大,需要企业具备雄厚的实力,以及对于未来市场的精准判断,一旦市场预判失误或企业实力不济,就可能引发严重的财务危机甚至破产。
荣氏家族凭借二十多年的经商积累,勉强具备了所需的资本实力。而更为关键的对于市场趋势的准确判断,则得益于《棉花帝国》这篇文章,他给荣忠敬带来了关于未来产业发展的启示。
李斯年离开之前并没有说大话,反而是有些谦虚了。
他在书中不仅梳理了过去两百年来棉花产业的发展规律,还基于这些规律预测了未来几十年的产业发展趋势。荣忠敬正是从这些预测中洞悉了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为申新厂找到了发展的契机。
这次大胆的决策使申新厂在接下来一段时间里迅猛扩张,分厂从四家迅速扩展到九家,纱锭数量翻了一番还多,超过了46万枚,而且大部分采用了新式机器。
在市场回暖时,申新厂迅速抢占先机,凭借规模化经营和技术优势迅速占领了市场,赚的盆满钵满。
第二天早晨,李斯年早早起身,整理好自己的装束,再次驾车前往陕西北路的李宅,李雅琳已经等在那里了。两人昨天晚上通电话时,李斯年已经告诉她母亲来沪的事情,并且告诉他今天要带她回家见见母亲和家人。
上车后,李雅琳没有像平时那样一见面就要李斯年给自己念诗,主要是李雅琳见他这么下力气帮助自己父亲,算是给他放了几天假,这无疑让李斯年松了一口气,他终于暂时摆脱了每天搜肠刮肚写诗之苦。
车子发动,缓缓驶离李宅,李斯年好奇地问道:“最近怎么没看到你的闺蜜唐樱?”
李雅琳闻言,眼中闪过一丝狐疑,反问道:“你找她有什么事吗?”
李斯年不想让她误会,于是解释道:“我正在考虑劝你父亲开设一家成衣工厂,专门设计并制造成衣进行销售。成衣销售在米国已经非常普遍了,但在国内,人们还不是很认可,还没有完全接受这种概念。”
李雅琳进一步追问道:“那和唐樱有什么关系呢?”
李斯年回答道:“制造成衣当然需要服装设计人员了,我让人在外面打听了一下,结果很多人都说在沪上的服装设计界和时尚领域,唐小姐都备受称赞。你之前也跟我提到过她在服装设计方面的才华,因此我想请教她对当前服装市场的看法,以便我们更好地把握市场脉搏。我这其实也是在帮你父亲做事情啊。”
李雅琳听后,脸上露出了然的表情,她说道:“是啊,唐樱对服装的见解确实非常独到,她的穿衣风格总是独树一帜,每次她穿上自己设计的新衣服出门,总能引领上海滩的时尚潮流。各大裁缝都会争相模仿她的设计,许多富家千金和太太们也都会模仿她的着装。她的影响力可见一斑,甚至还上过报纸呢。”
说着,李雅琳又兴致勃勃地跟李斯年分享了更多关于唐樱的趣事。
唐樱的父亲是庚子赔款资助的首批留学生之一,更是华国首位从海外归来的西医。由于她们家是忠实的基督教信徒,因此唐樱是在完全西方的文化氛围之中长大的,这也让她的着装风格都紧跟国际潮流。
小姑娘不大,却真正的是这个时代的时尚达人,在国人还不是很清楚国外那些奢侈品牌时,她却已经当做日常用品在使用了,如chANEL 5号香水、FERtERAmo高跟鞋、cd口红、cELINE服饰以及LV手袋等,完全与世界潮流合拍。
李雅琳兴致勃勃地描述道:“你知道吗,她拥有一个令人羡慕的衣帽间。其中有一整面墙的巨大衣柜,挂满了她的毛皮大衣,而另一面墙的衣柜里,则挂满了她亲手设计裁剪的各式服装。”
李斯年听完李雅琳的描述后,对那位只见过一次,看着没多大的小妹妹更加感兴趣了。他忍不住问道:“你能约她出来见个面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