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宋家的倚仗,一为兵权,二为丞相府,两家虽面不合,可到底是同朝老臣,相伴多年,是以,宋家出事,丞相府定然不会坐视不理。这第一步,自然是让丞相府舍弃了宋家去。”

听见这句话,北元有些犯难。

这么多年,要说齐宋两家关系多好,也不见得。

齐成恩会帮宋天成,那是因为不想让他拿到兵权。

就如当年不愿将齐盛梅嫁给他一样。

北元的沉默在许愿的意料之中,是以,许愿继续开口道:“要撼动齐家,自然比宋家困难,更何况若是如此,三公皆换,朝中动荡,亦不利于殿下掌握局势,因此,我所说的,是让丞相在其中,选择中立。”

“此事不易。”北元脸色凝重。

若非许愿提起,北元几乎都快想不起还有齐成恩这一号老臣。

韦沉以能这么快下狱,一来是作孽深重,二来是因为其杀的女子,都是月圆楼的姑娘。

月圆楼的掌柜花娘子,是前皇后许溪身侧的婢女。

此女虽名声不大,但名字也是在太后身边过了的。

承王府的事,皇后虽没有过多的提及,可荥妃回宫以后便告诉了太后,而后,韦沉以立刻下狱。

此事明面上是皇帝下令,实则是太后的意思。

可宋家不同。

宋家并无大错,且还有一个长青郡主,若是齐成恩再出谋划策,想拿兵权,绝非易事。

“此事的确不易,但同样的,不到最后一步,殿下也不知晓丞相到底会如何做,不是吗?”许愿反问。

“你想如何做?”

“如今满朝皆知殿下不日就会迎娶长青郡主,恰巧此时太子妃有因小产身体虚弱,殿下觉得,您自己如果是丞相,会如何想?”

许愿说着,又提醒道:“没有一个父亲不疼爱自己的女儿,丞相,亦是如此。”

“你的意思是,孤与宋修婧的婚事要延后?”北元听明白了。

说完,他冷冷一笑:“与宋修婧成婚,歌舒可汗才会全力相助,两害相权取其轻这个道理,你该不会不明白吧?”

“这是自然,但拿到兵权与其,也并不冲突,除去宋家后,长青郡主在京城只有一个名头,届时她唯一的倚仗,只有殿下,此时太子再娶,既不耽误正事,亦有歌舒可汗相助,岂不是两全其美?”

许愿的话,犹如一道灵光,北元的思绪顿时开阔了起来:“没错,如此才是两全其美之策。”

“对啊,不过殿下可知,歌舒可汗何时会到京城?”

北元一早就收到了歌舒可汗的回信。

许愿出的主意,他觉得甚是不错,因而也没有藏着掖着,直接道:“端午。”

“消息准确吗?”

“自然,典客那边已经收到了消息,着手准备大典了,两邦相交,自不会错的。”

“如此便好,我刚刚也正准备告诉殿下,准备在清明动手。”

“清明……”北元目光流转,斟酌一二后点头道:“时间上差不多,那时离歌舒可汗来访还有一月之遥,正好可以筹备婚事。”

许愿也笑了,声音温和:“殿下觉得不错便好。”

“此事若成,孤必不会亏待了你,孤名下有一武将名为赵乾,此人惯是阿谀奉承,如今已经去了宋家麾下,等你兄长得胜还朝之日,他自会将这大将军之位与兵权,亲手送你到你兄长的手上。”

北元眼里,是必胜的光芒。

许愿瞧见,只有一声笑:“殿下放心,我会好好等着那一天的,不过眼下还有一件事,需要殿下帮忙。”

许愿难得开口,北元此刻心中也甚是开心,因而直接道:“想要什么,直说便是。”

许愿道:“历来文华宫考核前三名都有资格参加同年的国考,但还需要一样东西。”

许愿一开口,北元就明白了,立刻翻:“此事放心,你是孤的伴读,若是能参加国考,推荐信,孤自会为你准备好的。”

天齐开朝已来,本没有推荐信一说,世家大族为了囊括权利,才有了推荐信这一说。

因为,在文华宫学习,能去参加国考的,大多都成了朝中高官。

不少寒门学子想从其中脱颖而出,就必须成为世家的门客,如此才算有门路。

国考虽为选官方式,但从根本上而言,还是偏向于京城的高官后代。

前世,许愿拜入韦家门下,得沈一川相助,进了文华宫。

而这一次,许愿看中的人,是北元。

“我知道,殿下必然会将推荐信准备好,可殿下也应该知道,三皇子一直拉拢我不成,所以,我有些担心他在这上面做手脚,让我参加不了国考。”

许愿语气真挚,不似作假。

北元道:“这件事简单,孤会命人看着的,只要你能参加国考,必不会让你折在这推荐信上面。”

许愿闻言,喜不胜收,立刻道:“多谢殿下,许愿日后入朝为官,必然为殿下马首是瞻!”

“许卿不必如此,孤想做千古明君,身侧若是无人提醒孤,全是点头哈腰之辈,如何能做一个明君?”

北元扶起许愿,语重心长道:“许卿和先前一样便好,孤若是做得不对,大可以直言,不能藏着掖着,可好?”

许愿点头道:“是。”

两个人话落,成喜也正好过来,见到许愿,他颔首点头后看向北元道:“殿下,皇后娘娘得知您入宫,请您去凤仪宫用膳。”

许愿站在一旁不曾言。

北元起身道:“许卿,孤还有事,先行一步。”

许愿微微俯身道:“恭送殿下。”

待两个人都走远了,她才重新坐了下来,捻起一颗棋子道:“都入局了,戏台子,也快开场了。”

从文华宫出去,北元依旧是掩饰不住的高兴。

成喜心领神会,开口道:“这许愿当真是不错,可能在才华上差齐盛新一些,但在这做官的学问上,可是甩了齐盛新一大截的。”

“不错,齐盛新空有学识却不知为官之道,齐家,也长远不了,孤去瞧瞧母后,你去太医院,请两个太子给太子妃把脉,准备一些补品,明日送去丞相府。”

北元说完,思忖片刻又道:“回去告诉太子妃,孤与她一同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