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新崛起的暴发户想收购一家存在了几百年的超大型金融交易所公司股权?这很显然没有去菜市场买菜那么简单。股权买卖理论上是自由的,只要出价足够高,在公开自由的股票市场里面每天都可以买到购买者心仪的股票,只不过,这价格就很离谱了。
现在,1991年11月的英国伦敦,伦敦证券交易所的股价只有200便士(英国的股票计价方式和其他国家不一样,最小变动单位不是小数点后两位数或者四位数,而是英镑的辅币便士,1英镑=100便士,没有了小数点后面的数字,所有的英国上市公司股价最小变化单位就是1便士),也就是每一股股价2英镑,相当于其30年后的76英镑股价和500亿英镑市值来说,基本上和不要钱一样。也就是,根据市场公允价格计算,全资买下整个伦敦交易所也只需要区区14亿英镑。这个价格简直就是便宜到发指了。和伊莎贝拉的资产相比简直就是洒洒水了,可惜,那些收到收购邀约的伦交所董事会根本不鸟伊莎贝拉。
“总裁,伦交所的那些老古董是有些不识时务了,这家公司虽然不怎么赚钱,也不怎么值钱,但是这毕竟是控制市场的枢纽,老钱们不愿意卖出这下金蛋的母鸡也是正常的,毕竟您只出15亿英镑的价格,确实没什么太大的吸引力啊。”
“我虽然赚钱容易,但是钱也不是可以白白拿去喂狗的,你必须想个办法,在92年2月之前,让伊莎贝拉集团成为伦交所集团的控股股东,我不管你是在市场上购买股票还是在私底下说服那些小股东买股票,总而言之,我必须要成为最大股东,最好是控股51%的股东。”伊莎贝拉看着抱着自己大腿,已经成为亿万富豪的前券商总裁奥斯卡·哈里,这个已经200斤的大胖子现在已经是伊莎贝拉集团的副总裁和券商业务部总监了。
伊莎贝拉很清楚,搞不定伦交所都是和那些大股东坚持不卖是有关系的,自己就算出到20亿英镑,他们也不会卖。一方面是为了权利和社会地位,一方面是为了要更高的价码。伊莎贝拉的赚钱能力都上了国际新闻了,她不仅仅自己牛逼,招募的高手也都牛逼,开发的高频量化交易软件在外汇市场套利也是牛逼到极点的存在,这种大冤种不好好的狮子大开口猛赚一笔,岂不是对不起伦交所这种顶级金融机构实际控制人的身份?
李星火看到伊莎贝拉出名了,很好清楚,这女人上位很难,除了靠老公和贵人的扶持,只有靠自己牛逼,没有第三条路走。现在遇到难题了,她不来求助于自己,想自己解决问题,这就值得李星火栽培。
很快伊莎贝拉就找到了解决办法,那就是将欲取之必先予之的技术,给了一个50%的溢价,不过只购买51%的股权,不再谋取全资收购私有化退市了,就在股市上挂牌买,买够了就不再买了。谁先卖谁就能赚大钱,谁犹豫疑迟就会错过高价卖出股票的机会。这就是用上兵法了,市场是很理智的,伦交所根本不值这个价,大量的小散户赶紧卖,很快,伊莎贝拉的账户持有的股权就来到了29%。
第二天,大量散户看到股价从3英镑跌到了258便士,就慌了,以为伊莎贝拉买够了,撤掉了买单,纷纷想趁股价虚高抛售股票,不过他们还没有接受过程序化交易的洗礼,虽然在买一位置没有挂单,但是不论散户卖多少,价格都只是在一便士一便士的下跌,每隔3分钟跌一便士。一直持续到收盘。股价来到230便士的时候,伊莎贝拉在股市里买到了37%的股权。这个比例就很微妙了,已经拿到了一票否决权,但是还没有到51%的控股地位。而且还不是第一大股东。
“他们为什么不卖?”
“某些股东不想失去股东身份带来的董事身份,这毕竟是社会地位,在英国,只有钱是没有地位的,外国人再有钱也没有办法融入圈子,老钱们能够容忍暴发户取代一些破落户进行阶级跃迁,但是不能容忍对他们地位的挑衅。”副总裁哈里也没办法搞定那些就是贵贱不卖股份的老头子,一边擦汗一边不敢看面无表情的上司。
“未来,这个伦交所会被美国人收购,我只是不想这个英国的骄傲被美国人拿去,你也看得出来,现在的英国在走下坡路,美英之间的力量和地位差距未来只会越来越大,总有一天,英国会成为美国的半殖民地的,那些老家伙就是现在不卖,以后迟早还是会被压着卖给美国人的。唉,这样吧,我不当董事长,只要一个董事会常务董事席位,持有40%的股权就行了。你再去和他们谈吧,价格还是按照3英镑一股来交易。再不答应就是不给面子了,我会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高地女巫的愤怒。”这个外号其实就是伊莎贝拉自己放出去的,很快就在金融圈传开了。一个崛起速度之快堪比魔法的奇迹,叫女巫再适合不过了。起家之地又是苏格兰高地的爱丁堡,一点毛病没有。在圈内的口碑也是很让下属和同行服气的,雷厉风行就不说了,最牛的就是说一不二的性格。那些反对他的人不是被开除就是被挤下车,再也没了购买伊莎贝拉基金的资格,各个都后悔的只想撞墙。从100万崛起到百亿大佬只用了几个月的时间,这种祖坟爆炸的机缘一旦错过,简直比中了头奖的彩票被冲进下水道还让人后悔。
“得寸进尺啦,我不买了,我还要搞臭这些老不死的,居然想谋取我的股权?还想我的人,偷取我的量化交易软件?”伊莎贝拉用预言水晶球居然看到了这些该死的家伙谋夺自己命脉的场面,简直让她怒火烧天。
英国历史上就是海盗活动发家致富的,在进入工业革命之前的大航海时代,英国就靠抢劫先行一步的葡萄牙和西班牙的贸易船队积累财富,抢劫荷兰的海上商船和贸易航线积累造船资本,最后在1820年工业革命之前和欧洲大陆上的诸多列强一个个都交手过了,还把欧陆第一强国的法兰西,尤其是拿破仑时代的法兰西玩废了,才在世界上建立起日不落帝国的霸权,成为世界第一大国。现在依旧狗改不了吃屎,祖先的贪婪和强盗本性一点没丢,看到弱女子就想欺负一下,绅士风度只在装样子的时候才有,要是到了利益面前,什么绅士?立刻化身强盗。
英国在国力衰落的二战后,一直到21世纪中期(包括李星火经历过的未来时空),一直都是最具代表性的墙头草和官僚饭桶集中营。不管是面对美苏咄咄逼人的瓦解其殖民体系的时候还是在苏联完蛋后的21世纪面对美国在欧洲的战略需要英国充当搅屎棍的时候,给欧洲添堵就是它最乐意做的事情。反正玩不过超级大国,在地区性大国里面还要和法国德国竞争,曾经的小弟日本和殖民地加麻大和澳大利亚都超过了它,说它自甘堕落是绝对贴切的。这就是典型的官僚治国的后果,只考虑眼前利益,没有长期规划,自私自利,不知道团结近邻增强自身力量,只知道谋取好处削弱竞争对手。
这样一群强盗和官僚的后代能带领这个国家走上上坡路?门都没有就更不要说窗户了。
深入的了解过英国国运衰落原因和国家政策弊端伊莎贝拉现在才发现,根子上的思想就已经烂掉了,什么契约精神,什么民主法治,在利益面前就是狗屎。怪不得丘吉尔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那么高度传播呢,原来强盗骨子里就只有利益,道德和精神全部都是样子货,用得到就用,用不到就丢。
既然那些老古董不肯卖掉股权反而还想算计自己,伊莎贝拉也就不跟这些老古董客气了。她直接让下属把提出挖墙脚和绑架她最终收购其资产的那个缺德冒烟的老头子住址和出行规律搞清楚,在一个月黑风高的雪夜,进入其梦境,将其灵魂直接绑了过来,塞进了自己制作的恐怖幻境之中,让其在地狱一般的幻境里好好悔过,将其灵魂折磨够了再塞回到已经变成植物人的身体里让他复苏。在其昏迷期间,从他的老婆和公司其他股东手里把股份买过来,然后让他破产就好了。等他苏醒就知道什么叫做人在做天在看,什么叫做人间残忍。
“老师,这些人这么处理是不是有些过分?时间上是不是要再斟酌一下?”
“你怕了?没事,只不过是让他们在地狱幻境里呆一个星期罢了,等你搞定法律手续,拿到了股权,这些老家伙就能醒过来,身体绝对不会有任何事情,至于灵魂嘛,受点伤也死不了人,最多提前老年痴呆和变成疯子而已,英国的精神病不是很多吗?那么多为了争夺家产的人不就很喜欢把老而不死的长辈送去养老院和精神病院合法的加速他们死亡吗?你只不过是顺带让他们的后代提前继承遗产罢了,啊他们还要感谢你呢,如果他们知道是你帮了他们的话。”
李星火曾经高度认同那句话,那就是人世间最惨的事情就是人还活着,钱没了,这比人死了钱还没花完悲惨一亿倍。让一个体会过上流社会和富有生活的老人变成乞丐就是对其最大的惩罚,社会会替自己好好的惩罚这些已经失去东山再起机会的老混蛋。这也可以将因果业力降低到最低。
魔法师就是和人类不一样的强大存在,本就不应该拥有感性和道德束缚,本来道德和伦理都只是为了束缚弱者跟被统治阶级的,统治阶级从来都是没有感情和伦理道德的。魔法师就更加不应该存在弱者才需要用来保护自己的道德和满足自己空虚的感情了。在获得力量和社会地位之后,伊莎贝拉成长和师兄们一样快。
很快,这些老不死的股东和董事们就集体被送到医院成了植物人,警察和相关下属也不是傻子,可是他们并没有证据证明就是商业上的竞争对手想收购其股权的伊莎贝拉干的,只能安培人员盯着她了,调查了半天,也没有抓住任何把柄,毕竟绑架他们灵魂的方式是通过梦界旅行这种高阶魔法,普通人不可能找到任何线索和证据。
很快局势发生变化了,那些不肯卖出股份的家伙因为失去了民事行为能力,根据法律,他们的监护人,也就是配偶执行了财产的处分权。而在英国,有钱人没有得罪自己老婆的可以说基本为零,在一个讲究没有情妇就不算上流社会的腐国,夫妻关系好的家庭一定不可能是上流社会成员。王室都带头找情妇,这就足以说明很多社会风气不是个例导致的。这些一下子富裕起来的活寡妇很爽快的把自己老公的股份以夫妻共同财产的名义卖给了同是女性且大方豪爽给高价和现金的伊莎贝拉,所以伊莎贝拉就这么不费吹灰之力的拿到了自己目标股份,成为了持股比例超过80%的大股东,直接申请伦交所集团私有化退市。
退市过程中的股票回购价则是大方的定在3英镑这个历史最高价。让广大股民无不赞颂高地女巫的霸气和财大气粗乐善好施。当然,那些植物人在醒来之后也对到手的钱不敢多说一句不满,生怕再被请去地狱经历折磨一次。乖的不得了,什么都不说,老老实实的和高价卖了自己股票的老婆过日子了。
“伊莎贝拉,买到交易所只是第一步,接下来的时间你还要整合尽可能多的券商和银行,尤其是那些能大量参与到外汇交易和拆借的银行,就算不能控股,也要参股,获得关键的董事席位和一票否决权。未来能否在国际游资狙击英镑之战中立于不败之地,就看你能不能做到编制出一个谁也逃不出去的天罗地网了。”
“没问题,参股的话,我相信没有哪家银行能拒绝和我一起发财的,现在规模做大了,继续维持每个月十倍的增速是不可能了,不过每个月赚10%的利润到不难,给那些参股的银行券商分配一些基金的名额就能让他们敞开大腿了,关键是这个英国的市场能不能撑得住,我怕赚的太多太夸,那些该死的政客和税务机关又想来打秋风了。”
“是啊,谁叫英国布局很早呢?几乎所有的避税天堂都逃不出英国的势力范围,不管是列支敦士登,还是安道尔、摩纳哥、英属泽西海峡群岛、马恩岛等欧洲小国或地区,以及拉丁美洲的开曼群岛、百慕大、巴哈马、荷属安的列斯、英属维尔京群岛,都不适合做你的新基金的注册地点,瑙鲁、巴拿马、卢森堡之类的更不用说,基本上就是毫无反抗之力的地方。(巴拿马虽然已经驱赶了美军,但实际上还是把运河收益权给了美国的上市公司,美国财团依旧还在分钱,驻军虽然没了,但是威慑力依旧很大,巴拿马军队实在是硬不起来,勉强能独立自主,却没法硬抗美国保护好美资以外的资本安全。)东萨摩亚、巴林、巴巴多斯、格林纳达、关岛、韩国、中国澳门、马绍尔群岛、蒙古、纳米比亚、帕劳、圣卢西亚、萨摩亚、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突尼斯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不是太小就是太穷,要么就是有美国驻军或者风险极大,随时可能被政府吃干抹净,都不适合去作为核心基金的注册地和总部。
这些地方都离不开英法美的势力范围,一旦有意外,他们想要吃掉你的劳动成果,你跑都跑不掉,直接可以用监管权限冻结你的银行账户,甚至直接用司法权力抓捕你,所以你最好还是去这里注册公司。”李星火指了指地图上英国一个即将失去的殖民地。
就算要吃你,你也可以全身而退去米甸投靠我或者投靠你的师兄小叶。”左右逢源才是有本事的人最佳的状态,对于欧美强盗集团来说,后起之秀即使是李奸城这种腿子的财产也是随时可以充公的。鸡蛋绝对不能只放在一个篮子里面,必须要有靠山才能站得住脚跟。
“仅凭借一个伦交所恐怕还不够格吧?这中间可以和稀泥的,实力不够可担不起这个担子。”
“那再加上更多的头衔呢?比如英国国王的教母、戴安娜太后的闺蜜,千亿英镑富豪,世界上最有钱的女人,英镑拯救者、时尚圈最大金主、全世界最大奢侈品集团的控制者、珠宝王国的君主、世界上最大博物馆集团的主人、全球最大会计师事务所、评级机构的董事长,世界金融行业的规则制定者、世界上最大银行、交易所和保险公司的总裁以及最大股东,世界上前一百强银行的大股东,十强金融机构的董事,全球金融女王、不列颠的大救星、慈善捐款最多的人、瘟疫克星、非洲饥荒的克星、贫困的死敌。
一个跺一跺脚,世界经济都会抖三抖的女人,这应该足够了吧?起码这比撒切尔夫人之类的称呼要牛多了。你要是需要,也可以让国王给你一个女公爵或者几十个牛叉的爵位,买到那些岛屿或者英联邦成员认可的爵位其实花不了多少钱。比如英国的一些海外领地岛屿的伯爵侯爵爵位其实也没啥成本,国王陛下应该不会吝啬的。”
“这些头衔能在两个超级大国之间游刃有余吗?我很怀疑这一点。”
“那再加几个,全世界最大海洋私人游轮和空中宫殿的拥有者,近地轨道乐园和绿色产业的环保之母,世界反战第一人,霸权主义和侵略者的死敌,难民的庇护者、圣母基金会的创建者和捐赠者、亲手平息屠杀和反人类罪行的美丽天使,圣母玛利亚的人间代言人,天主教教皇、东正教大牧首和坎特伯雷圣座共同承认的圣徒。”
英国留下的烂摊子太多了,伊莎贝拉去平息卢旺达大屠杀那就是毫无压力的事情。阻止几十万人死于非命,这要是还不能活着封圣,三大教会就是瞎了。有了这多的离谱的头衔,就是去拍电视剧都能吊打一切明星。
“做慈善?这的确是能够获得尊重,但是没有实力,怎么可能真正压得住那些信仰拳头的莽夫和政客呢?”
“钱不就是你的权柄嘛,只要你足够的有民心护身,有足够的功德抵抗地狱的侵蚀,用无穷的金钱足以砸死一切宵小了,就是欧洲各国的首脑和实权人物都必须对你毕恭毕敬,因为你足够的富有,甚至富有的超过几代人积累的罗斯柴尔德家族,你自然就拥有了远超控制央行的那些犹太财团家族的权力。利用群体魅惑,你可以轻易的让所有屠杀的组织者成为你的粉丝。
这一切,最多只需要五年时间,只要你成为高阶魔法师,你就是去火星殖民都没问题啊。世界才是你的舞台,小小的苏格兰和英国只是开胃菜和序幕罢了。”李星火又开始画大饼。毕竟这种习惯已经深入骨髓了。
钱并不是万能的,但是在大部分的国际问题当中,钱可以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决定大部分争端的结果走向。尤其是即将面对的英国92年大选。
这在原本的历史上会因为保守党的作弊,利用默克尔的小报给竞争对手工党的候选人泼脏水,保守党会获得四连胜,但是这次就不一样了,伊莎贝拉也不是吃素的,她准备让工党上台并获得一定的影响力,首先就要搞臭保守党,让其失去民心,然后是给工党增加竞选说服力,修改一部分给群众的福利内容,将补贴落到实处,并宣布提高赤字和国债规模来应对经济下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