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年的9月底,李星火在南亚的事情忙完之后就前往日本筹集资金了。这段时间花钱太猛,资金池有点扛不住,在去英国搞大事之前需要回点血。他虽然在经济上已经通过新日本集团控制了大量的日本大银行和保险公司券商之类的金融机构,还拥有一大堆的实体经济企业,但是并不能把日本全部的潜力榨干。
作为东亚怪物房的现阶段最发达国家,这里在后面很长一段时至少到2012年之前,都是共富集团最主要的收入贡献来源。日元现在起码比人民币更具备自由外汇和国际结算的国际地位。三十年内,中国估计都没有办法在国际储备体系中超过日本。
“石川银最近写了不少文章啊,是对自己人生即将谢幕的最后燃烧吗?”李星火看完文章,这石川银还是有两把刷子的,对上市公司资产负债表衰退研究很深。
“是写了很多对于日本当下和未来的看法和预测,不过这些不都是老生常谈吗?资产负债表的衰退是不可避免的,日本房价未来会跌90%已经是板上钉钉了。无非是五年到位还是十年到位罢了。我更倾向于五年。”
这倒是个很麻烦的地方,日元未来会从现在139日元升值到95年的80日元,自己在日本资产的贬值和日元的升值平衡之后,还是亏得啊。
“藤原,你继续抛售房地产,尽量在年底之前出售我们所有的物业,为了不降价销售,你可以签订回租协议,房子全部卖出去之后,住宅你可以给租金,租给咱们自己员工当宿舍,商铺和写字楼可以租给相关的下属企业做运营,保障购房者的未来现金流,他们应该就没有顾虑了。
你应该明白,高息是不可能持久的,这6%的利率是日本未来几十年最巅峰的利率了,你给2%的租金足够了。购房者会同意的。等到房价下跌到现在的三分之一这个长期均衡点的时候,租金回报率就会达到6%这个高水平了。未来几十年日本因为资产负债表的衰退,注定会维持全民去杠杆,坚持还钱不消费的局面,通货紧缩是注定的,降息到接近于0是注定的,这个收益率绝对会让购房者满意。要是现在利率高,大部分人都不买账,你就用咱们自己的银行放贷款来买,总而言之,一定要把资产变现,我好把资金腾出来去做空英镑。”
“好的,没问题,这边的银行也受不了央行设定的高利率,现在不良率正在攀升,股价已经彻底崩盘了,房价已经在暴跌过程中,不过大部分日本人还是能保持按揭贷款的偿还的,申请破产和断供的比例并不高,毕竟失业率并没有明显的大幅攀升。
现在的日本依旧在全世界大量销售各种工业品,各大企业的利润依旧可观。这泡沫虽然破了,各大企业在地产投资和股票投资上元气大伤损失巨万,但是现金流并没有收到多大影响,毕竟日本大型企业的主要营收基本都来自于海外市场,并没有收到什么国内市场的波及。
那些还在企业上班的职员就算房价跌了90%依旧还是不会断供的。银行这边风险其实并不算太大。”
“我知道,所以才让你尽量收购那些破产的小企业和解散企业后失业的年轻人嘛,这些企业和人才未来可是宝贵的金矿,必须好好利用起来。日本人和日本企业的金字招牌可是能在东亚和东南亚换到不少的便利的。
现在你以那些被收购的破产企业重组之后,债权都被打包组合到了垃圾债资产包当中去了,我会让米甸那边买下来,不少科技和材料方面的专利就可以以这些企业资产包清查的结果面世了,那些失业被重新招聘的年轻人也都安排了发明人的身份吧?让他们吧发明过程和细节都背熟了,我在高价请他们去米甸出差工作,参与我们的各个行业的技术爆发。
然后这些已经被我买下的垃圾债权包就可以溢价一百倍被米甸国家收购了。这些小企业的股权、债权和土地设备之类的资产全部都能涨价10到100倍,而持有部分的新日本银行作为承销和债务重组的经办人也能赚到不少手续费和持有的利润。今年全集团净资产收益率50%等全部的业绩就能达标了。”
“这么大规模的技术曝光合适吗?米甸买下这些资产是没问题,但是美国那边不会容忍米甸捡一个这么大的漏吧?”
“怎么,我捡漏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运气好也不行?美国人有本事也来日本买这些垃圾债和破产企业捡漏啊!”
日本的泡沫是巨大的,过去五年(85年到90年)涨了5倍,现在在未来五年(91年到95年)内跌去80%完全没毛病。这过去5年的Gdp飞速猛涨,经济泡沫破灭后。不动产、金融资产价格全面暴跌,全国的商业地产涨得最多,跌幅达到90%也没毛病。
100万的门面房涨到1000万,又跌回来,那些业主不过是坐了一次过山车而已,没有什么损失。亏得最多还是那些在最高位附近接盘的赌徒,这部分人其实占人口比例并不多。
而且他们大部分都是贷款买的房,大不了申请破产嘛,当然也有一些人为了面子或者家庭,选择自杀或者苟且偷生的人间蒸发隐姓埋名当流浪者,这只是极少数的极少数而已,并没有可能影响大局。
日本最牛逼的制度是夫妻双方买的房子,如果还贷期间男子死了,这贷款就不用还了,保险公司和银行会认栽的。房子就会自动归属于妻子。这也是不少人不想死又要赖账玩人间蒸发或者跳楼保全家庭资产的主要原因。
原本的历史上到最后,日本政府还是保障了Gdp没有从峰值下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以日元计价的Gdp始终是上涨的,这就是执政水平,当然也要归功于手段了得的三重野康的窗口指导贷款大法。虽然增长缓慢但是一直在增长。
日本经济的资产负债表发生了什么呢?当持有投资和不动产跌了90%之后,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和个人一样,都泡沫破灭了,为什么Gdp还能保持在高位不跌,还能持续增长?
实际上有两种破产,一种是有现金流的破产,另一种是没有现金流的破产。有现金流的破产那就是在泡沫破灭时,所有参与的人和借钱来参与泡沫的人,他们的负债还在高位,资产净值变成负数,这就是资产负债表破产。大部分日本制造业企业因为大量出口销售便宜省油的汽车,物美价廉的相机,美观先进的家电,赚的盆满钵满,拥有的现金流是所有其他危机国家企业所无法想象的。这些现金流是导致资产价格严重泡沫化的最主要的推动力。用专业术语来说就是市盈率随着外贸业务的扩张和利润的增长不断下降,这就导致投资的人越来越多,市盈率自然会随着资金流入和炒作而变大了。
在面临资产负债表破产的时候,有现金流的企业唯一的选择就是把钱拿去还贷款,持续的还钱,直到把负债率降低到合理范围。最终使得股东有分红的底气,使得收支再次平衡,最后在企业状态恢复正常之后再次开始寻求利润最大化。
这种悄悄用现金流偿还债务的做法没问题,但是当每个人都同时这么做的时候,会给整个国家的经济带来什么后果呢?如果每个人都在还债和存钱的时候,经济肯定会变差的,消费会萎缩,这是一定的,投资也会随着企业不愿扩张而萎缩,结果自然局势存钱的太多,借钱的太少,市场资金供求失衡,巨大的供过于求自然导致长期0利率和实际负利率了。这种情况下,日本没有陷入负增长唯一的理由就是出口和对外投资在强有力的支撑着国内生产总值不跌。在这种私人和企业部门都不消费或投资的情况下,政府必须借钱。私营部门都在修复资产负债表,只能由政府出面来顶着风险扩大政府资产负债表来维持经济体总资产负债表不缩小的局面。
全世界的经济学家都有一个共识,那就是政府借钱的效果都不好,效率地下、投资巨大且利润微博,不敢投资到高风险高增长的产业和领域,保本的要求导致就是只能投资到那些重资产项目,长期的项目,基建项目之类的。
但至少,政府是为了避免Gdp下行,保障就业和总需求不跌。这方面日本政府已经竭尽全力了,在现有的理论框架下基本上已经做到最好了。
在李星火看来,这种依旧不够,太受时代和理论局限了,必须要更高格局的去把握这个经济局面。李星火当然知道吧日本经济的发动机重启的招数了,那就是疯狂的举债印钱。企业不是不敢投资吗?不修复资产负债表就是吃老本躺平是吧?政府出面直接注资,将钱塞给企业去一次性还清欠款。把企业部门的债变成国债,把利息变成负数,这不就结了?实际利率为负数,那么政府自然是借钱越多越好了,时间会稀释债务,借100万亿,十年后只用还90万亿,期间还没有利息,最后这90万亿还能借新还旧。多爽啊。
个人不敢花钱是吧,节衣缩食就是为了还清房贷,拼命存钱就是为了养老有依靠是吧?政府直接帮老百姓还清贷款,产权共享就好了,未来房价涨回房主购买时的原价,购房者等于没亏,还赚了几十年还贷期间的利息。政府也能赚取租金的现金流。银行也大大的松了一口气,虽然少赚了几十年的利息,但是本金收回来了啊,风险归零了。又能放贷款赚钱了。反正各方都能获利,共赢。
当然问题也是不少的,银行这边少了一大笔按揭贷款,资产一栏少了一大截,这现金流就要锐减了,不过好在存款利率会跌到0%,贷款利率1%对于企业和消费者来说负担也不大,银行还是能挣钱的。政府这边不管抄底的时候花了多少钱,未来几十年内至少能在租金上赚不少,远高于存款利息。那么产权比例就没有必要那么计较了。
假如一个刚参加工作没几年的年轻人为了结婚买了一套按揭公寓,75个平方,每平方折合5万人民币(1人民币大概18日元),大概6750万日元。首付款20%的比例,欠银行5400万,跌了几年到原价的20%,也就是每平方1万人民币,1350万日元的时候,日本政府印钱借债,羽田孜政府组建的国民住房保障基金出钱,帮这个苦逼还房贷的年轻人一次性还清房贷,大约4000万日元。
那么这共有产权就算60%,一点毛病没有。年轻人也不用死了,也不用潜逃人间蒸发了,这债务就还清了。房子继续住着,年轻人只需缴纳这套房子正常整体出租60%的租金给政府,几十年后政府到了房价涨回6750万日元的时候,让这个房主吧这部分60%的产权再买回去,收回这4000万的投资就好了。这能极大的降低年轻人的开支压力。直接让居民部分消费能力翻几倍。极大的拉动Gdp增长。
至于那些不是自住的炒房客嘛,也可以按此处理,避免他们跳楼自杀造成悲剧,房间跌到20%之前,政府可以选择等着不抄底,也可以选择提前抄底,反正不管早买晚买,只要给银行还清贷款,就没有银行什么事情了。政府无非就是资产负债表和个人一样坐一次过山车罢了,最终价格还是会回本的。这种自持资产的价格过山车完全没有压力,只要不还贷款,压力就是0。当然,这房产税和各种税费是必须要取消的,不然老百姓还是会十分痛苦,持有几十年就是被抽血几十年。为了羽田孜的政府支持率,这取消税种的大锅就要背上了。国会一定会高票通过取消房产税的,除非那些议员不想混了。
财政其实也没什么压力,获得了民意支持之后,占据多数国会席位的新日本社会党可以无限制的印钱发债,这种有资产支撑的负债比那些单纯的给老百姓发福利出去了就回不来的福利开支要强百倍。压力小得多。唯一的难点就是怎么搞定银行这边尤其是古板的三重野康大佬。
现在的局面还没有糜烂到三重野康六神无主的时候,所以还要等一等。为了羽田孜能继续坐稳总统宝座,李星火退出另一个大杀器,那就是政府发债购买大企业和上市公司股票来稳住股价。
当然这肯定会招来经济学家和各种国内外私营部门的谴责,什么不自由主义啦,反经济规律啦,市场经济倒退啦等等。但是这个时候也不是畏首畏尾的时候了,美国人已经吃的撑不下了,大量的日本企业被迫发行美元债和出售优先股融资还债,李星火反而成了接手大量日本不良资产的冤大头。
美国人还要谢谢李星火保障他们的利益和那些优先债优先股能够得到按时偿付呢,毕竟是他接手了大量日本企业的股权。成了美国的金主爸爸。
这个国家注资稀释大股东股权或者从小股东手里溢价买股票的招数实际上最应该反对的就是拿到日本企业控股权的李星火和部分美国人股东。不过看在股价上涨和持股最高不超过20%的限制之后,这反对声浪也没那么大了。
“怎么样,东京电视台把这个消息放出去之后,美国那边没什么很大反应吧?”
“美国人,尤其是在做空日本股市中赚了几百亿美元的摩根高盛等公司还好,他们反正都已经结算离场了,持有的日本股票并不多,那些先锋、道富、贝莱德和摩根等持有的股票也不多,估计是不太看好日本的未来吧?毕竟这种程度的大伤元气,几十年内估计都没法回到高点了,这么长时间才能赚一倍两倍的钱,他们也看不上啊。假如美元兑日元的汇率不变的话,他们的通胀一直居高不下,美国那边买房子收益率都比持有日本股票高吧?”
“这对于新日本集团来说是好事,不就是花点钱支付优先股息和利息吗,小意思。你去通知羽田孜吧,三重野康我会去搞定的,那些美国人其实也好解决,他们要的钱已经拿走了,现在我在花点钱搞定日本国会,未来五年,日本的内债会增加十倍左右,我们大概能拿到20万亿日元的利润。这钱足够了。”
“十倍,现在的国债规模大概是300万亿日元,那不是说五年内要增加到3000万亿日元,天啊,现在日本Gdp才500万亿日元3.6万亿美元。这数字是不是太夸张了一些。”
“五年内增加这么多确实不合理。打个对折吧,1500万亿日元国债我看很合理。”李星火想了一下,在30年后,日本的国债也才干到1200万亿日元不到1300万亿。
“你想一下,把即将熄火的经济重启不下猛药不猛给油怎么行呢?你以为只将利率降到0就能启动经济了吗?不给企业和私人减轻债务负担去杠杆,怎么会有效果呢?而且如果维持过去几年的高速增长,要不了几年,这1500万亿日元的国债最多也就是Gdp的100-150%罢了,对于赚钱创汇能力冠绝全球的日本来说,这完全没有任何压力。十年内日本经济翻倍,1000万亿日元,7万亿美元的Gdp,这1500万亿日元也就是10万亿美元而已,完全没压力啊。”
在李星火眼中,安倍经济学太保守了,什么SqE,那都是实验性质的小打小闹,经济衰退到了这种程度,还不肯狂印钞票去洗劫存款的富裕储户,怎么能做大事让经济拔出泥潭呢?这搞到最后不仅不能根治通缩,反而还会陷入通胀当中去。
藤原想了想,的确是这样,猛药下去,这经济恢复到每年7%增速,十年翻倍,这国债也不是一步到位就到1500万亿日元了的,慢慢增加,其实也没什么压力。超发的货币其实完全可以被房地产、股市、产业资本升级和外国投资均摊,通胀完全可控啊。
“那这20万亿日元的利润您是准备怎么办?承销国债也没这么多利润啊?难道是无中生有?您想用啥抵押贷款?”
“果然不愧为日本首富,你比堤义明强多了,反应真快。
还是用土地,我准备把日本最南端的国土冲之鸟礁变成一个面积一千平方公里的人造岛屿,这土地拿去抵押没问题吧?”
“什么?一千平方公里,您开玩笑吗?真有这个填海造岛能力,别说20万亿日元了,多少沿海的土地都可以啊。东京现在一平米没有房屋的土地均价是10万日元,如果是热带大海岛的话,抵押贷款打1折,每平米贷款大约1万日元,那就是10亿平米,10万亿日元,稍微运作一下,我们自己的银行,折扣高一点,评估一下海鲜和旅游等前景,修个机场、码头什么的增值一下,20万亿没问题啊。可是您真能无中生有变出一座岛出来?”
轻哼了一声,李星火都懒得回答“到时候,新日本银行去和土地部门确权好了,我的围海造陆工程合同就让羽田孜签字就好了,要不了半年,这岛屿施工结束,你就把钱准备好。以后不要问我能不能做到,只需要问你需要做些什么配合我。”
藤原拓海直接被自己的魔法老师震惊了,原来传奇魔法真的可以做到如此伟业?
“哇嘎哒,老师,我准备这种土地抵押手续不费事,关键是这造岛不合法啊。国际法我还是知道的,在陆地海岸线围海造田没问题,是正常的向外延伸海岸基线,相应的领海和专属经济区也会外移。但这只是礁石,并不是有人居住生活的岛屿啊,不能维持人类生活的岩礁不能算岛屿,没有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的经济权益。这里只有12海里的领海权益。”
“这还不简单?我在这个礁石上面盖个棚屋,住几个人,专门搞海洋科学研究和钓鱼,这不就有人类生活了嘛,申请认证是岛屿就好了嘛。涨潮的时候这礁石露在海面上,又有人居住,原本的这礁石也是自然形成的,人工扩大面积怎么就不能算岛屿呢?岛屿和礁石的界限也不明确,在涨潮的时候露在海面上一平米大小的陆地难道就不是岛了吗?我对岛和礁石的界定很简单,最大潮的时候,露在海面上的就是岛,淹没在海里的就是礁石。哪怕这个岛只有一平米。这么说没毛病把?美国会支持的,日本也不会放弃这个权益的,其他海洋国家也都会支持的。只有中国和韩国会反对,不过我也有办法把这种反对停留在纸面上,他们不会动真格的去鼎力反对,只会喊口号口头反对一下罢了。”
“好吧,老师法力无边,能左右大国的态度。我当然只能心服口服。”
其实这个小块陆地是岛还是礁石的问题很好解决,一个造陆术就解决问题了,一场地震之后,这个施法地区就会从海底隆起,形成一个标准的可以住人的大型珊瑚岛。整个海底集体抬升,把珊瑚礁露出来不就完事了吗?既然这国际公认的礁石是日本的,那么新出现在其领海内的陆地和岛屿自然也是日本的了。这点绝对是符合海洋法的,完全挑不出一点刺,中国韩国也没法反对这种天然的岛屿的主权和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权益。
只不过李星火不想这么做,因为动静太大了。这就好像超人把氪星水晶掉进大西洋一样,会制造极大的危机,不仅可能会出现海啸,还有可能直接导致国际格局的变化。导致一系列不可控的多米诺骨牌效应。所以这个礁石被扩建之后只能在联合国去扯皮立规矩了。这也是南海问题的破冰前例的关键点。必须短时间内彻底实锤,将这个变礁为岛做实做成国际惯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