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回到88年的老法师 > 第141章 从美国融资到中国修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1章 从美国融资到中国修路

理论上来说,世界上最佳的融资市场是美国,不过30年后就是中国了,现在,美股和美国债券市场才是世界上最大的资金流动场所,不管是各国的富豪还是权贵都想在美国的地盘上以最低的风险最高的收益进行投资,不管是各国的创业者还是企业家都想以最低的成本最高的规模来融资。

只有美国能满足他们这种苛刻的需求,也只有美国能在四十年保持这个优势。

美国到底是怎么做到这一点的,很简单,那就是几百年来欧洲和美国的那些犹太人孜孜不倦的为了赚钱发明和实践的各种金融工具和市场规则不断的在美国实践和完善的结果。

可以这样说,中国自从发明硬币和纸钞之后,世界上所有的金融工具和市场规则都是犹太人发明的。为了搞钱,犹太人把所有的属性点几乎都点到了学习和发明金融工具上了。什么国债啦、交易所啦、股票啦、期货啦、保险啦、租赁啦、商业票据啦、金融衍生品啦,利率互换协议、AbS市场、次级贷款、信用评级系统啊、信用违约互换啦。

工具多且覆盖面全,自然市场就繁荣,一个超市里摆放的货品越多,覆盖消费者需求越全面,自然生意兴隆人流量大流动性强供货商舍得铺货敢于赊销了。资本市场也一样,流动性越大的市场风险越小,收益率越高的市场吸引的人越多、规模越大的市场容纳的资金越多,开放性越强的市场资本进出越自由顾虑越少。

所以想要借钱,全世界的富人和创业者首选自然是美国,而不是和穷人那样只能找亲戚和高利贷。

那么中国想要大规模基建,又不想印钱导致通货膨胀,怎么办?投资哪里来?很简单,招商引资吸引外资。但是铁路、航运和高速公路之类的都是核心资产,不能轻易的卖给国际资本,那怎么办?

自然是抵押贷款了。

资产抵押贷款就是最完美的货币制造渠道。

一个国家一毛钱没有,甚至没有自己的央行和印钞厂,只要他将土地资产拿到外国银行办个手续,贷款资金就自动划到账上,随时可以取现拿来买材料请人工修路架桥了。这就是货币和信用创造的本质——债务。

所以很多人还停留在过去金本位时代的思维,认为发行货币必须要有锚定物,必须要有支撑币值的资产,这已经落伍了。事实上在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之后,世界就在美国寡头们的推动下进入到了一个新时代。国债和资产支持债券就是货币的来源,或者说财政税收现金流只要能覆盖利息,政府就能无限制的借钱印钱,左手印刷财政未来现金流担保的白条,交给右手的央行,就能拿到右手给财政部账户增加的对应数字贷款资金。也就是说,只要每年的财政能支付每年到期的利息,政府的债务规模可以无限制的增长,甚至可以超过Gdp的三倍四倍。

至于所有人都操心的通货膨胀,哈,自从中国加入了世界分工体系,有了海量的物美价廉的made in china,那还会是发达国家需要操心的问题吗?

因此是美国需要中国,而不是中国需要美国同意其加入关贸总协定,之所以一拖再拖,一直拖到2001年,那是因为美国还没有真正意识到中国产能的重要性。

所以李星火必须要让美国人认识到中国产能扩张的好处和巨大的套利空间。所以他祭出了法宝——高流动性的AbS市场担保方。李星火用米甸央行大量的外汇储备、黄金储备、大量的石油储备、国有土地和高速增值的国有不动产做抵押物,给中国和米甸在自己国内开的基建项目资产抵押贷款做增信和担保,当然还有劣后贷款。

现在米甸的利息是5%,中国是10%,美国则是3%。所以在美国的融资是最多的,在中国自己的银行贷款反而是最少的。而李星火为了在米甸修建伊洛瓦底江和湄公河之间的掸邦高原运河,在美国借款200亿美元,从而一炮而红。这笔钱则来自于刚刚成立三天的加利福利亚州产业振兴银行和德州新能源银行、国宝银行等银行联合起来的银行团。这几家银行共同承销认购了这笔债券。而最后的贷款利息是4.5%,大量的华人、华侨和华裔以及闻讯而来的美国富人抢购有米甸央行和李星火的港岛共富银行做担保和劣后准备的债权。

几天时间就被抢购一空,三家承销银行还没做完账,债券就被卖空了,爆赚了接近1亿美元的承销费利润。这个消息传开了之后,美国几乎所有的大银行都闻风而动,包围了三家银行的总部大楼,都想联系上李星火,获得类似的承销债券赚大钱赚快钱的机会。

“怎么了?古德曼,你有什么事?”

“不好啦,我现在被困在总裁办公室出不去了,外面都是各大银行的行长和董事会大佬,他们都嚷嚷着要合作,我现在不敢出门。”

“行了,我会让林东风跟你对接的,他现在已经是本集团国有企业信贷处的负责人了,海外信贷这一块他说了算,很多中国的项目都是专门成立的资产管理公司,贷款也需要审批,他会跟你打电话的,你们约个时间在北京谈判好了,把那些美国的银行都叫过来,组合一个大型借款银行团,我们这边资金缺口大概有2000亿美元,就怕你们没那么多钱可以借。”

“这尼玛怎么可能?中国现在一年的Gdp才几千亿美元,怎么可能有那么多的资产可以抵押贷款?”

“你忘了中国 国土有1000万平方公里了吗?还有十亿人口,这点钱按照人头一分才几个钱。”

“中国什么时候有1000万平方公里国土了?”

“啊,只我算上了印度还回来的领土和南海的岛屿和领海面积。这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这笔巨额的贷款有抵押物,而且我给担保。你可以暗示,我的卫星网和通讯技术都在抵押物内,他们想要的话尽管来贷款,我好给他们上一课,让他们知道什么叫做文明古国的便宜不好占。”

“你是说赖账不还?”

“怎么可能,我当然会还了,不过这笔钱我就算还不了,那些抵押品他们也拿不到。实际上这些钱只会全部流入到建材产业链中,并不会投入到基建项目里。投入到基建项目只会造成建材紧缺物价上涨,我要投入到建材的生产和上游的矿业领域,只有产业链最上游的产能过剩,才能把整个产业链的价格打下来,才能以最低成本建设这些大量的项目。而建设这些最上游的产业并不需要全部都集中在中国,我觉得俄罗斯和东南亚都很可以,都可以承载很多订单。我投资的厂用的是当地的水电人工和矿石原料,结算的是人民币,这么一来就能将大量的资源消耗转移到中国以外的国家,就像进口粮食就如同进口阳光土地水源和时间一样,进口建材就像进口矿物劳动力和能源一样。只需要付出一些钞票就行了,并不需要出口等值的商品。”这很显然是忽悠古德曼的说辞。

“这能够持续吗?不大可能吧?”

“怎么不可能?你老板我什么时候买东西花过钱?这些借来的美元最终最多只需要还一半。”

“???这怎么可能?债权人绝不可能同意。”

“美联储会让他们同意的。”

“您是说通胀会大于利息?”

“没错,在这个银行团签订的放款合同里约定,十年后还本,每年付利息。未来十年,美元购买力会保持稳定,但是在2001年,美元会大幅贬值。”李星火很笃定这一点,因为十年后美国互联网泡沫破灭,海量的财富会发生转移,美国会疯狂的开闸放水挽救股市,美元的贬值是不可避免的。那时候,自己随便在还款前的股灾来临前高价套现一点股票就足以偿还这些贷款了。

古德曼并不清楚老大的想法和计划,但是从过去的经历来看,李星火确实是空手套白狼的高手,从来没有出过岔子。

他的计划也是阳谋,既然国家不同意李星火入股大型基建项目,他就不入股不借钱给那些项目,而是拿着那些项目做ppt去圈钱,用借来的钱在东南亚和阿萨姆等国投资开工厂扩张产能,然后在当地基建扩大国力,这等于是让林东风出面帮他晃点那些银行团。反正抵押的资产最主要的部分都在李星火手里,拿钱的是他,担保的还是他,跟国家并没有关系,就算背后被捅破了天,最多也就是一个新闻罢了,并不会有什么问题。

共富集团居然成了海量国有大型项目融资的担保方,也就是说,那些国有资产不可能抵押给外国银行,为了融资,只能抵押给共富银行,而共富银行不能将这些抵押物转抵押给欧美银行,只能用自己的资产抵押来借款,既能避免违规违法的质控,又能转一道手赚笔1%的利息差手续费,这个消息就被银行团的人知道了。他们终于放心了。挂羊头卖狗肉的事情既然被戳穿了,自然银行团要价就要高一些了,既然这不是中国政府发行的国债或者专项债之类的金边债权,评级就不可能和国债比了,这么一大笔钱不是开玩笑的,如果没有国家来担保兜底,银行团绝对是不敢借的,可是李星火又拿出了让人眼馋的各种好东西、黄金、石油、米甸的担保和各种高科技资产。这就让银行团的各个成员纠结了。

“古德曼,你知道我为什么要拉这么多人来谈吗?”

“因为一家银行没那么多钱?”

“当然不是了,只要有足够的抵押物,一家社区银行也能放出去十万亿美元的贷款,这和银行自有资本没关系。我要的就是人多,人多心就不齐,不齐才能分化拉拢好谈判嘛,不然怎么把利息打下来,并且让他们深信不疑我们是真的要借钱给中国的那些大项目呢?这合同里不是只约定了钱打到我们的账户里吗!他们会起疑心的,必须做戏做全套,消除他们的疑心。”

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贷款很显然就是这次了,简直堪比善后大借款,不过历史上是用盐税关税作抵押的,?借款总额为2500万英镑,?年息5%,?按84%实交,?47年偿清,?本息共计英镑,那个时候是金本位,购买力不打折,实打实的2.23倍本金的利息。

这次就很妙了,年息4.5%100%实交,10年偿清,2000亿本金,利息只要900亿。结果到时候,2001年的2900亿购买力还没有1991年1000亿的购买力多,亏到姥姥家了。这亏得1900亿就是李星火的利润,也是他挂羊头卖狗肉成功的收入的一部分。

只要他能按时还息付本,那些抵押物就跟债权人没有一毛钱关系。而且各大银行团可以选择自己持有债权,也可以仅仅只是赚点手续费,作为承销商,把这些债权转卖给投资人。理论上来说,要赚钱赚快钱,银行们就应该把这2000亿美元的债权转移给想要赚4.5%利息的投资人,自己赚个几十亿的手续费承销费就好了,可是他们背后的主人又想要米甸的黄金、石油和李星火的那些卫星网等资产,这就不可能全部都销售出去,因此李星火算准了这些银行的尿性,势必要从他们身上薅一把羊毛下来。

到时候还能和进入美国销售文曲星电脑时做空Ibm苹果、戴尔、惠普电脑股票那样大赚一笔呢,做空这些银行的股票那就和喝水一样,一旦出现危机、泡沫破裂或者巨亏,股民可不会认可这些银行的推托之词,绝对能在做空上发一笔横财。这利息不就回来了嘛。相当于李星火一毛钱利息都没有出,目标就实现了,白得了一大堆的基建项目和建材产业链。

“古德曼,这面子工程还是要做一做的,也不能一条路都不在中国修,你在美国的那个投资公司注册好了嘛,就用那个古德曼投资在中国投资几条高速公路和隧道好了,我觉得福建这边就不错,经济发展的快,未来可期啊,绝对能赚不少。我也准备从这些钱里面拿个几百亿投资一下,我个人觉得福建岛屿众多,可以将那些岛屿和大陆连起来,修建平潭海峡公路铁路综合大桥就不错,还有这个湄洲湾大桥、泉州湾大桥、链接厦门岛的东北西三座大桥、厦漳大桥、宁德滨海大桥等等,将高速公路和国道连在一起,方便铁路和公路运输,收费的话会非常的有利润。五年内就能收回全部的投资,后面十年就是净赚暴利了。”

“这没问题,美国的企业利润也确实需要有一部分回来,不过这投资的话是不是还要找个美国人来出面管理呢?”

“那就让怀特来吧,他的癌症已经痊愈了吗?”

“已经痊愈了,前两天还去打了高尔夫球呢。”

“让他全家都来中国吧,让他担任中美饮食文化交流协会负责人,同时担任新美洲集团中华区负责人。”

“我懂了,他的主要任务是把中国美食美国化和快餐化,那个料理包产业链要启动了吗?”

“是的,在中国这边生产的料理包全部出口,卖到美国的七百多家中餐厅,一个毕业于东方美食学院的毕业生大厨只需要时不时的出现在客人面前表演刀工和颠勺的功夫就行了,他们根本不需要去做每一道菜,厨房里的那些学徒数量不需要太多,只需要做包厢的客人菜就行了。那些点外卖的只用料理包就行了,送餐时间长没有锅气也很正常。制造位子紧俏供不应求的局面,保持每个餐厅堂食需要提前三年定位置,想要迟到美食只能加钱点外卖。我们的送餐员团队只要白人中的帅哥美女,营造高端形象就要舍得花钱。一份红烧大猪肘子外卖200美金我觉得很合理,外卖员送到之后帮忙切开分餐,还送十种酱料、配菜以及瓷盘子和全套不锈钢餐具,餐具不回收,主打一个占大便宜的感觉。”

“国内这边的美式快餐也需要布局吗?”

“房地产投资永远不会嫌多,要是这笔回流的钱造桥用不完,就全部花在怀特快乐屋这个品牌快餐店的全国布局上吧。面积一定要大,市中心最多只开三家,三层起步,一楼厨房、前台和大厅、卫生间,个人用餐区。一张桌子最多坐两人,二楼是多人用餐区,四个座位统一搞,可以给幼儿加临时专座,三楼做儿童娱乐专区,只有12岁以下的孩子可以进去,有专门的雇员照顾和登记家长信息,做临时托管和周边纪念品玩具销售。3层楼一共500平方米起步,只能多不能少,你懂吗?”

“打造人气中心?”

“是的,中国吃快餐不是和美国一样只追求便宜、速度、美味,而是美味、格调、休闲娱乐,便宜倒是其次的,想吃的便宜不如在家做,中美两国的国情不一样。理论上来说,在美国卖1美元的汉堡,在中国卖8块人民币是不合理的,中国的面粉肉价比美国低一些,劳动力也便宜,因此最多只能卖3块钱,但是有远高于美国的就餐环境和更好的服务,卖的汉堡每个都是巨无霸多层汉堡。20元人民币并不贵。还有更加接地气的满碗牛肉饭、脸盆鸡肉饭、山野猪肉饭等中式快餐,肉量大的让人怀疑人生,我们的饮料和汤是免费的。餐饮并不需要赚钱,主打营造品牌,未来的盈利模式是靠买下门店租给加盟商收租金赚钱,卖食品材料给他们也能赚点小钱,真正大头是买下房子之后获得的房产增值。所以一定要趁着时间还早,尽可能的多圈地,多买房,多布局全国城市市中心,最好三年内就开满每一个中国县级行政区中心地段。十年后房价涨20倍一点问题买油,汇率不一定会变多少,这么一来,即使是以美元计价,那也能赚的盆满钵满,顺利实现我给布什家族年化20%的许诺了。这就叫用美国人的钱,推动中国的城市化现代化和市场化,让中国人明白什么叫先人一步吃肉,后人一步吃屎。”

怀特快乐屋和肯麦华不一样,重点卖的还是高端大气上档次,品类一定要多,味道一定要好,分量一定要足,尤其是孩子,作为味蕾最多最强的时代,孩子觉得好吃的一定是好吃的。这个味道很讲究了,食材一定要新鲜无菌,最好是绿色有机种植的无农药残留的果蔬。肉一定要多,多到盘子碗放不下堆得冒尖那种,糖一定要放的多而且要多种多样,比如加糖霜,糖浆、糖块、糖人、如同美国的甜甜圈,一定要让没吃过好东西的中国人留下热量炸弹的美好回忆。酱料一定要足够的鲜美,这就要上菌类的某些蛋白了,比如呈味核苷酸二钠,比如混合多种鲜味剂的霸王鲜粉。

这个一出来,立刻就让怀特的形象火遍全国,这种中国人绝对扛不住的洋品牌、环境好、高端大气上档次还物美价廉的餐厅一出来,立刻就火爆的不行了。每天排队的人都能排出三四百米之多。前台十八个收银台每天都是满负荷运转,还有外卖的绿色通道,客人来,可以堂食也可以带走,效率极高。每个去过的人都产生那种吃一顿饭能顶三天饿的超划算感觉。

李星火终于对餐饮下手了,不过他涉足这个行业没人知道,因为这是一家外资品牌。房地产商业化和商业地产在中国的大潮开始了进入快车道,打开这个口子的正是先知先觉的李星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