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唐极品帝婿 > 第351章 主仆争执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曹国公府内院里屋,徐建闷头思考甚久,心中暗自琢磨着‘限购’这个主意。他心里也明白,公子提出的这个点子确实有一定的道理。

但一想到那进了自家口袋的巨额财富会因此减少,他就忍不住心疼得要命。

李斯文见他犹豫的模样,哪里不清楚他所想,继续说道:

“徐叔你也知道琉璃器的原料来源是什么,这根本就是一本万利的买卖,赚得多也好,赚得少也罢,总归是会赚钱的。”

“可是...”即便公子说的有几分道理,琉璃器的原料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无论怎么卖他们都是挣的。

但穷怕了的徐建,还是不愿意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暴富机会,能挣大钱凭什么要挣小钱,这没道理呀。

更何况,即使现在的精盐生意已经扩展到了长安周边地区,每天都有稳定的收入流入。

但是由于精盐的生产过程相对琉璃器较为复杂,再加上公子一直坚持薄利多销的策略,一个月的时间下来,精盐生意的总收入,甚至还不如琉璃器这短短三天的收益。

如此巨大的落差,让徐建把琉璃器的重要性不断抬高,甚至有了与关乎国本的精盐生意相庭抗礼的迹象。

“徐叔是舍不得这暴利的买卖?”李斯文眼皮一抬见到徐建脸上的纠结,心里便清楚他在想什么,不由好笑的问道。

“公子明见。”

被点破心思的徐建一脸羞愧,自责自己竟然被这大风刮来的钱迷住了双眼,竟然还想反驳公子的命令。

“行了,某也理解徐叔你的想法,按照某的计划,是等汤峪烧制出上等白瓷后,玻璃市场萧条后再做行动。”

李斯文摆了摆手,示意徐建自己没怪罪他的意思。

“但既然徐叔你对这琉璃器如此上心,那咱们不妨就提前准备。”

说着,李斯文示意红袖一声。

红袖乖巧点头应道,小心翼翼地将公子的双脚从自己腿上移开,然后细心地给他系好鞋子。

接着,李斯文这才从绿珠怀中起身,带着徐建走到了书房。

“徐叔坐,咱们慢慢谈。”李斯文一马当先,示意徐建入座。

徐建嘴上连连称是,身体却丝毫不动,恭敬的等李斯文坐下后,自己才搬来胡凳小心坐下。

虽然胡凳这东西,实在难登大雅之堂。

但也不得不承认,比跪坐在榻上舒服太多,哪怕跪坐时有支踵作为支撑,但长时间下来,膝盖仍然会感到疼痛。

书房内,李斯文与徐建相对而坐。

这是前不久在李斯文要求下才重新装饰的偏房,因为府中铜钱宽裕了很多,装饰都是用的上等货。

夹在两人中间的,是一张紫檀黑漆的八仙桌。

漆黑反光的桌面左右两侧,分别摆放的是,一只碧玉镶白玉墨床,还有盖子半开的剔红山水印盒。

墨床上放着的是号称‘丰肌腻理、光泽如漆’的上党碧松烟,以后的唐玄宗还有诗仙李白,都是它的忠实用户。

而印盒里盛放的,是皇室特供的八宝印泥,以色泽鲜明、雨天不霉等八种优点闻名。

李斯文收拾好今天的临摹作业,用一对鎏金螭龙纹镇纸稳稳压在一旁。

等身前桌面上空无一物后,这才慢悠悠的端起绿珠送进来的清茶,轻轻抿了一口。

自觉过了很久,心中一直惦记着琉璃生意的徐建终于按捺不住,率先出声打破了书房中的宁静。

不是他养气功夫不到家,只是长安那十几家店铺还等着他去做妥善安排,根本没有时间在这里陪公子虚度光阴。

“徐叔实在着急那几家琉璃店,不急,这件事某已经吩咐红袖去通知了。”

李斯文嘴上挂笑,饶有兴致的看着徐建一脸难以掩饰的尴尬。

心中打定主意,要让他在这里休息一会儿。

自从下元节结束,长安城解禁开始,徐建这三天几乎是忙昏了头,几乎是没怎么回过国公府。

见他那双平日里一向精光四射的眼睛里,已经有了遍布白眼的大片血丝,显示是过度劳累的迹象,

李斯文实在于心不忍让他继续奔波,一直在岔开话题让他稍作休息。

“公子是不当家不知柴米油盐,浪费的这些时间里,从指缝里溜走的,可都是一贯一贯的铜钱!”

徐建皱着眉头将杯中的茶水一饮而尽,只见李斯文敲了敲桌子,早就等候在门外的绿珠便立刻走进来,给两人续上茶水。

看到这儿,徐建终于忍不住开口说道:“公子……”

但话到嘴边,徐建后悔了。

他意识到自己刚才的话虽然有道理,但却有些逾越了,主人家下的命令,只要不是大错特错,他这个做仆人的就不能反驳。

想到这里,徐建偷瞄一眼公子的脸色,心中有些忐忑不安。

“诶,看来徐叔的养气功夫还不到家,还要多下功夫啊。”

李斯文倒是没有把徐建的顶撞放在心上,不慌不忙地吸溜了一口茶水,慢悠悠地安慰道。

说实话,对于徐建如此上心玻璃生意的表现,李斯文是有些意外的。

他当然清楚在这样一个相对落后的时代,这种接近无本买卖的玻璃生意,会带来多大的利润。

但他心里也明白,当明年春日到来,煤炭生意逐渐萧条后,那个整天闲得发慌的李二陛下肯定能看出玻璃的问题,会想着法子多分一杯羹。

不仅是他,朝廷上的名臣武将,还有朝廷之上的那些名臣武将们,一个个都是精明得如同老狐狸一般的人物。

他们只要稍微留心,就能看出玻璃和琉璃产量上的不同,到时候,这些人也会想方设法的,或偷或骗的,从自己手里取得制作玻璃的方法。

所以,他能毫无顾忌挣大钱的时间,只有这三四个月而已。

因为时间上有限,汤峪那里的工匠就算累死累活的干,最后能烧制出来的琉璃器也是有数的。

既然如此,他为什么要主动降低档次,以数量来挣钱?

那些工匠可都是宝贝,要是因为一点琉璃的事就累坏了身体,那才是得不偿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