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都城,这座历经战火和屈辱的中原古城,如今正以一副残破却仍不失庄严的模样静静伫立在晨光下。
战火在城墙上留下了斑驳痕迹,许多地方的砖石已经坍塌,甚至露出了里面的夯土。
同盟军第八十七师曾在此坚守,与日军展开了惨烈的攻防战和巷战。
激烈的战斗让这座城池遍布弹痕,无数古建筑在战火中化为废墟。
直到日军攻入城中,城破之日,刀兵肆虐,三日不封刀,百姓惨遭屠戮,整个商都城一片凄惨。城内房屋被焚毁,街道满目疮痍,尸横遍地,血流成河。
战后,日军扶植起的伪政府也只是修缮了几处主要建筑,修补了一些交通要道作为门面象征。
眼下,日军已经撤退的消息早早传遍全城。
早晨,商都城的大南门前便聚集了大量的百姓,这道城门曾经是商都城的重要门户,国民军占据此处时将大南门改为中山路门。
日军占领商都城后,这道门又被改为“新民门”。
中山路门前,百姓们三五成群地聚集在城门下,目光复杂。
“模范师真的会来吗?”一个身材瘦小的老者望着中山路门前方的龙亭,喃喃自语。
“听说今天早上就到,他们可是打跑鬼子的英雄!”,旁边一个年轻人回答,语气中带着一丝兴奋。
“可别忘了鬼子进城后是什么样子……”
身后一个中年男人提醒道,“谁知道模范师会不会像鬼子那样烧杀抢掠。”
“不会的!”,先前那个年轻人坚定地说,“模范师是我们豫省的军队,他们怎么会害自己的乡亲?他们在郑城可是救了不少人!”
争论声此起彼伏,但更多的人沉默着,眼神复杂地看着城门。这座城池的百姓见过太多血与火,信任和希望对他们来说,早已是奢侈品。
…………
模范师的队伍正从南向北缓缓朝着商都城进发,第一站便是龙亭,
这座坐落在城外大道尽头的建筑,是中山路门的门户,因其地势重要,素有“商都最后的屏障”之称。
龙亭所在之地,正是北宋汴梁皇宫的旧址。
北宋时期,这里曾是繁华辉煌的皇宫,金碧辉煌的建筑群坐落其间,
但金兵南下的铁蹄踏碎了大宋王朝的繁荣,北宋皇宫的大部分建筑毁于战火,如今早已荡然无存。
龙亭巍然伫立在巨大的青砖台基上,数十台阶直通其顶,威严庄重。
这座重檐歇山顶的宫殿式建筑,因亭内供奉前朝皇帝的万岁牌位,又被称为“龙亭”。
它坐北朝南,俯瞰整条大道,在晨光下,屋顶的琉璃瓦泛着金色的光芒,宛如一头蛰伏的巨龙。
在模范师围城期间,这里曾是日军守城部队高桥联队的指挥中心。
日军凭借龙亭的地势,将其改造为临时的碉堡和了望点,俯视城外的一切。
不过由于模范师的围城战术并未选择直接轰炸城内,因此龙亭幸运地躲过了战火的摧残,仍保持着其原有的模样。
包国维站在龙亭的台阶下,抬头望着眼前这座建筑。
他沉默片刻,随即迈步登上台阶,身后的军官诸多警卫军士们默默跟随。
登上龙亭最高处,清晨的风迎面拂来,带着凉意吹进了包国维的脖颈。
龙亭的视野极好,左侧的潘家湖和右侧的杨家湖宛如两面明镜,湖水在晨光下泛着粼粼波光,安静得仿佛这片土地从未经历过战火。
远处,中山路笔直地向城门延伸,像一条纽带,将龙亭与城池连接在一起。
包国维伫立在栏杆旁,双手背负,目光远眺。视线穿过晨雾,落在数百米外的中山路门上。那扇城门此时已经打开,门前聚集的人群隐约可见。
“这里的确是块好地方,难怪日军将指挥部设在此处。”
身旁的王大发轻声附和:“师座说得对,这里占据地势,既可俯瞰全城,又是进退自如的要道。”
陈松柏此时走上前,递上一份大红色的东西,语气带着几分嘲讽,
“师座,刚刚接到了城内诸多士绅的联名书,欢迎我模范师入城。
来人还特意带话,说已经在城内的‘醉仙楼’设好了宴席,恭候师座大驾。”
“醉仙楼?”
包国维冷笑一声,目光冷冽如刀,抬头眺望远方的中山路门,
“商都城破,日军在城内三日不封刀,我听说,那些百姓的血都快淹没了这些士绅的门槛了。
可奇怪的是,鬼子却没有动他们一根汗毛。”
他转过头,目光冷冷扫过手中的联名书,声音愈发寒意,
“这群人,嘴上叫着欢迎,心里却不知道在打什么算盘。他们能从日军手里全身而退,靠的是什么?是钱?还是别的东西?”
站在一旁的师部作战参谋李正煜轻轻点头,沉声道,
“师座,这些士绅可不是什么好人。据逃到郑城的百姓所说,鬼子们前脚屠杀了城外的村子,
那些士绅的管家和爪牙们后脚就将那些村子的土地收入囊中。”
他停顿了一下,语气也多了几分愤慨,
“不仅如此,他们还不断筹措粮食和物资,甚至以自己的仆从为劳役,源源不断地为日军提供后勤支援。
这些人,分明是与日军狼狈为奸,才换来了自己的苟安。他们现在献殷勤,怕是想用同样的手段对付咱们模范师。”
包国维闻言,冷笑愈发明显,他将手中的联名书随手放在龙亭的栏杆上,任风吹得纸张轻轻翻动。
“狼狈为奸,投机取巧,天下换了谁的姓他们根本不在意,
这些人不过是想用钱和粮换取继续吸血百姓的机会。可惜,他们遇错了人。”
他转过身,目光锐利地扫向身旁的诸多军官,“传我的命令,今日入城后,任何士绅组织的宴席,一律拒绝。
至于他们送来的粮和钱,收下。”
陈松柏点头,目光中带着几分钦佩:“是,师座。”
风继续从龙亭上刮过,吹动着包国维的大衣,收腰设计的大衣腰间拴着皮带,更是衬得他身姿挺拔,气势凌然。
包国维看着眼前的一望无际的景色,心中豪意无限,自己占据了豫东的两处重镇,郑城和商都,将来大有可为!
而眼前的那扇城门、那条街道、那座城池,都将在他的指挥下迎来新的秩序。
………………
模范师的队伍穿过大道,逐渐接近中山路门。
城门内外,围观的百姓越来越多,黑压压的一片挤满了道路两侧。
自从商都城沦陷,百姓们便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日军的屠杀、掠夺等暴行让这座中原古城满目疮痍。
曾经的繁华街巷,被异族的铁蹄狠狠蹂躏。
漫长的屈辱中,多少人怀念着王师归来的那一天。而今日,当模范师踏入城门,那久违的希望,终于照进了他们的心里。
“王师终于回来了!”
人群中传来一声颤抖的呼喊,随即引发了四周的一片欢呼。越来越多的百姓挤到路边,目不转睛地看着这支从未见过的威武部队,脸上写满了惊喜与激动。
与以往那些寒酸的地方部队截然不同,模范师装备精良、军姿飒爽,每个士兵头上都戴着钢盔,身上以皮带固定的各类装备也是眼花缭乱,
而脚上的行军靴踏在青石板上发出的动静让人喘不过气来,
他们在行进中无一人交头接耳,脚下步伐稳健,犹如一部精准运转的机器,又如一条势不可挡的铁流。
队伍中,不乏身材高挑、神采奕奕的青年军官,身穿剪裁得体、收腰设计的军服,帽檐下的脸庞刚毅而英俊,一眼望去几乎全是精壮青年。
尤其是在那些坦克和拖着火炮入城的车队经过城门时,更让百姓们看得目瞪口呆。模范师不仅人马齐整,连重型武器也是齐备先进。
难怪能够将商都城的鬼子兵给赶出去。
“这才是真正的王师!”,一个满头白发的老人激动地拄着拐杖,看着队伍缓缓经过,热泪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