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5章 贤孙
楚玄迟自从知晓了墨昭华在墨府的待遇,便不喜墨韫,得知前世之事,更是越发厌恶。
莫说是帮衬墨韫升官发财,没亲自下手要他性命,都是看在怕影响墨昭华的名声上。
不管怎么说,墨韫都是墨昭华的生父,若是她没动杀心,他也不好替她做决定要其性命。
他一直很尊重墨昭华,不会自作主张,除非墨韫此生也做出过分的事,那他定不会再客气。
听得文宗帝的话,他冷笑一声,“这等宠妾灭妻,苛待嫡女之人,岂能做个为国为民的好官?”
“墨韫人品的确不行,在官场上其实还是有点能力,昔日也是凭着真才实学才考中探花。”
文宗帝对墨韫的能力倒是有几分认可,否则也不会让他坐上户部尚书这等重要的位置。
楚玄迟道:“儿臣回京时间尚短,对墨韫的能力不清楚,对此父皇也无需考虑儿臣的意见。”
文宗帝笑着摇头,“自是需要考虑,东陵人才辈出,但迟儿只有一个,自该以你的感受为先。”
“儿臣多谢父皇。”楚玄迟感激道,“不过父皇乃明君,还是需以国事为重,儿臣不能害了父皇。”
“朕何其有幸,竟有这般懂事的孩子。”文宗帝忍不住感慨,“汐儿真是给朕生了个好儿子啊。”
他们说话间,另一厢的寿康宫中,墨昭华也已为元德太后仔细诊了脉。
长孙敏柔见她终于放下了太后的手,才低声询问,“皇祖母的身子如何?”
墨昭华微微蹙着眉头,“不太好,需要费心调理身子,皇祖母方能长命百岁。”
长孙敏柔若有所思,“所以弟妹是有法子为皇祖母调理,让其好起来对吧?”
墨昭华点了点头,“法子是有,但与御医的大差不差,我只能多做个针灸罢了。”
“弟妹的针灸之术着实是厉害,我与太子殿下得弟妹针灸之后,都感觉好了许多。”
长孙敏柔与楚玄辰除了日常要泡药浴之外,也还需墨昭华定期为其施针,方能彻底解毒。
墨昭华谦虚道:“妾身唯一拿得出手的也就是此术,能帮上皇兄与皇嫂的忙,是妾身之幸。”
琥珀依旧负责望风,见桂嬷嬷过来了,赶紧来禀告,“主子,桂嬷嬷回来了。”
“无碍,我正事已办完。”墨昭华本就无需太多的时间,而做鸳鸯鱼枣还挺费时。
也正是这道菜费时,她才会提出让桂嬷嬷去做,至于桂嬷嬷是否真做的好吃并不重要。
桂嬷嬷很快走进了寝殿,见长孙敏柔也在便上前来行礼,她猜也知其定会过来探病。
只是因着东宫在前朝,而非在后宫,离寿康宫有距离,这才不能像德妃那样及时赶过来。
长孙敏柔既已来过,且马上到午膳时间,便没再逗留,也不管妙玉还未回来,带着宫女离去。
她离开后不久妙玉才带着果子过来,交给琥珀后又匆匆赶回东宫,来回折腾也不敢有怨言。
而妙玉前脚刚离开,后脚便有承乾宫的小太监过来,告知楚玄迟要陪文宗帝用午膳之事。
因着墨昭华一人用膳,她便让桂嬷嬷吩咐厨房,无需做太多的菜式,差不多便可用膳。
***
午后,楚玄迟用完午膳便来了寿康宫。
元德太后还未醒来,倒是得到消息的楚玄寒终于进了宫。
他上午本就想入宫来,奈何被尉迟霁月给缠住,后又听闻太后再次晕厥。
既然无法见到清醒的太后,他便决定下午再入宫,唯有见到人才能表现孝心。
楚玄迟让人给楚玄霖传了个消息,让其入宫见太后,楚玄霖收拾收拾便入了宫。
他上午其实也得到了消息,但他向来不善表现,对于要不要入宫,一直犹豫不决。
楚玄迟的消息则替他做了决定,他无需犹豫,因此他也恍然大悟,其早已知他的性子。
楚玄辰午膳后亦赶了过来,八皇子和最小的十皇子,也即是宁妃所生之子及嘉善公主一同前来。
元德太后如御医说的那般,下午便幽幽转醒,醒来看到一屋子的贤孙,倍感欣慰。
文宗帝并非好色之徒,昔日为太子时后庭的女人便少,登基为帝后,也不曾广纳妃嫔。
到目前为止,他一共有过十个儿子,其中夭折了三位,活着的有七位,其中六位都在这。
楚玄寒轻舒了口气,幸好他来了,否则就他一人不来,定会落人话柄,孝名保不住。
楚玄霖则心生感激,幸好楚玄迟为他做了决定,若以他的性子,这会儿兴许还在犹豫。
众人见太后醒来,纷纷上前行礼的行礼,问安的问安,要不就是关切的问太后的身子情况。
元德太后得到了抚慰,郁结的心情好了许多,感觉人都轻松了些,“好,你们都是好孩子……”
桂嬷嬷在一旁瞧着也开心,她跟了太后这么多年,表面是主仆,但实则感情已如亲母女。
太后需要卧床静养,不宜被多打扰,大家关心了一阵便纷纷告退,最后只剩下楚玄迟夫妇。
他们之所以留下,是因他们原本就与其他人不同,乃是被文宗帝宣召入宫,有皇命在身。
“迟儿,昭昭,今日唯有你们是夫妻一同在此,可见你们夫妻感情是真好,哀家瞧着也高兴。”
起初墨昭华执意要嫁给楚玄迟时,元德太后还担心她会吃亏,后来看到了他的态度才放心。
墨昭华为长孙敏柔说话,“太子妃皇嫂上午也曾来过,还与昭昭陪了皇祖母好一会儿呢。”
“太子妃是个有孝心的,哀家醒来看到孙儿们都在,也是真的高兴,可惜少了老大……”
元德太后醒来看到孙子们都在床前尽孝,确实倍感欣慰,但同时也越发舍不得楚玄怀。
“皇祖母放心,大皇兄虽犯下重罪,但父皇念及骨肉情,也顾忌皇祖母,定会饶他性命。”
楚玄迟既已确定了文宗帝的心思,便无需用其他话来抚慰太后,只要如实相告即可安她的心。
元德太后闻言大喜,“好,能留下性命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