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李尽忠一听,立刻心领神会,帮着完善这个说辞:“是啊,王徒将军年轻勇猛,面对赵军威胁,毫不犹豫地冲锋。虽然咱们损失惨重,但也把赵军的弓箭手全部消灭了!”李尽忠一边说,一边在心里盘算着,这样的说辞既解释了王徒的死,又凸显了己方的英勇,应该能应付过去。

牛大力在李千夫长的眼神暗示和手上暗暗狠掐之下,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他心里满是纠结,一方面感激李千夫长和众人维护他们的苦心,另一方面又觉得对误杀,死去的王徒有些愧疚。但眼下这情形,似乎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牛大力和韩三郎遇到赵军袭击,陷入近身搏斗时,王徒恰好赶到。至于王徒为什么会在那个时候出现,大家心照不宣地选择略过不提。接下来,便是赵军丧心病狂地用强弓劲弩袭击王徒的队伍,双方同归于尽。

牛大力疲惫地倚靠在战马身上,自己身上的伤口隐隐作痛,脑海里却像走马灯一般,不断回闪着白日里那场惊心动魄的厮杀。赵军的强弓劲弩、骑兵的冲锋嘶鸣,还有那漫天扬起的尘土,冲击着他的脑海。

牛大力怎么也想不起王徒的模样。他只记得当时自己和徒弟韩三郎以及一众兄弟,全神贯注地进行着前哨警戒,突然,远方马蹄声如雷,一支骑兵队伍风驰电掣般冲来。

那一刻,紧张的情绪瞬间攥紧了他的心,每一根神经都被恐惧和警觉拉扯到极致。战斗打响,喊杀声震耳欲聋,生死就在一线之间,他根本无暇去顾及其他,也许双方发生了误会……费脑子。

“师父,您喝点水,歇一歇吧。”韩三郎端着一碗水,小心翼翼地走到牛大力身边,轻声说道。他看着师父满脸的疲惫与纠结,心中满是担忧。

牛大力接过水碗,却只是呆呆地看着,思绪依旧沉浸在过往。他不禁自问,自己真的能心安理得地接受这份“功劳”吗?王徒将军的死,究竟算在谁的头上?虽说他们确实消灭了伏击的赵军,可若不是因为混乱,若不是为了自保而隐瞒真相,这本不该如此。

“三郎啊,”牛大力长叹一声,缓缓开口,“你说咱们这么做,真的对吗?”

韩三郎微微一怔,他明白师父心中的挣扎,低声安慰道:“师父,咱们也是没办法啊。要是实话实说,后果不堪设想,兄弟们都得完。再说了,对方当时是攻击状态,马匹都提速了,要是晚一步,我们都得死在那儿!”

牛大力无奈地点点头,“我知道,只是这心里的坎儿,实在不好过啊。”他的眼神中满是迷茫与痛苦,像是在黑暗中迷失了方向的旅人。

这时,李尽忠看看牛大力师徒,神色凝重地说道:“事已至此,咱们只能这么办。王徒将军的死,我们会铭记,朝廷也会给他应有的抚恤。当务之急,是把这件事圆满解决,不能让世家抓住把柄,影响军心,李太子也不容易,别给家主惹麻烦了。”

牛大力和韩三郎听了,默默点头。他们心里清楚,在这复杂的局势下,个人的道德困境与家主的李家安稳相比,似乎变得微不足道。

李千夫长也在一旁附和道:“没错,咱们都是为了新国,为了边关的安宁。只要能守住这片土地,些许委屈又算得了什么。”众人心中都明白,团结一心、共同对外才是当下最重要的事。

然而,牛大力心中的纠结并未因此消散。他想起自己初入军营时的热血与单纯,那时的他,满心只有杀敌报国的壮志豪情。可如今,经历了这场风波,他才发现,战场上的生死较量或许并不难,难的是面对内心的抉择。

他不禁回忆起过往的战斗,每一次都是那么的义无反顾,可这一次,却让他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怀疑。他望着营帐外的夜空,繁星闪烁,却照不亮他心中的黑暗角落。

赵军的威胁如高悬的利剑,随时可能落下。而他们,这些新国的将士,只能紧紧握住手中的武器,用生命扞卫这片土地的安宁。

李尽忠开始着手清理战场,他带领着士兵们将赵军的尸体一一掩埋。在清点人头数量时,竟发现了一个活着的赵军俘虏。这个俘虏命可真大,在这场混战中,居然没被自己人给杀了。

李尽忠本想让李千夫长陪着牛大力师徒回营,结果李千夫长这个显眼包,一心想着提前回去禀报李太子,准备迎接牛大力师徒凯旋。他满心欢喜地想着,这次牛大力师徒立下了大功,肯定会得到太子的嘉奖,自己也能跟着沾沾光。

牛大力和韩三郎拖着沉重的步伐往营地走去。一路上,牛大力的心情异常沉重。他看着周围这片熟悉又陌生的土地,心中感慨万千。这片土地上,洒满了无数将士的鲜血,他们为了守护国家,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而自己,这一次的行为,到底是对是错呢?

边关的风依旧呼啸着,吹过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牛大力和他的士兵们,以后依然坚守在这片土地上,守护着国家的安宁。他们的故事,也将在这片土地上,随着风,吹向远方。

他们成功抵达了新国大营,他们这一群貌似是赵国骑兵的出现,直接让警戒营严阵以待。号角吹起,后方大营骑兵、步兵出动。这误会大了,韩三郎让手下亮起火把,“自己人,牛大力、韩三郎奔袭结束,回归大营!”

在这里有先行陪李千夫长回来的骑兵,此时借着火光认出了两名百夫长,“长官,你们回来了!”误会解除,这七十骑缓缓进营,再加上五十匹空坐骑,上面都是人头,这一波功劳又大了!

李千夫长提前回营告诉了李太子外面发生的事情和他们的对策,李太子很满意,笑着说“你们间接救了王家!”

随后牛大力和韩三郎带着俘虏进入中军帅帐,俘虏有专门人员审问,这些是赵军边城中的骑兵,对于大皇子和城中将官很是了解,算是提供了敌方高层重要的参考资料。

营帐内烛火摇曳,光影在粗糙的帐篷壁上跳跃、晃动。王儒帅与军师端坐在案几之后,神情凝重又透着几分期待。不久,帐帘被缓缓挑起,两位身形魁梧的传奇百夫长——牛大力师徒迈入帐中。他们步伐沉稳,身上带着久经战场的凛冽气息,可在这营帐之中,面对高位者,仍难掩一丝拘谨。

军师向来行事神秘,此刻更是凑近王儒帅,神神秘秘地低语道:“大帅,主公的叮嘱可千万不能忘。如今新朝初立,正是要广纳一批气运深厚之人,再由主公亲自赐福。想当初,朝中几位赫赫有名的大将军,在未发迹时,就承蒙主公这一赐福,命运从此改写。还有那几名退役老兵,被主公一眼相中,一场赐福之后,便如猛虎出山,封将授侯,荣耀加身 ,这等机遇,可是几世修来的福分。”

王儒帅微微颔首,目光平和地看向牛大力师徒,并未因他们是李太子的门客而有丝毫差别对待。他神色郑重,缓缓开口:“不错,两位百夫长在军中屡立奇功,已然成为传奇人物,确实符合主公所说的气运者的标准。若能承蒙主公赐福,成为十大‘新’将军,那便是更上一层楼了。”

牛大力师徒听闻此言,心中满是疑惑与震撼。他们对“气运者”这一概念实在陌生,感觉那是遥不可及的存在。但他们知道,主公就是当今圣上。

在他们的想象中,圣上犹如天上神明,精通兽语,甚至能组建令敌人闻风丧胆的妖兽大军。他们抬眼望向营帐外,那帅帐旁静静伫立着一头身形庞大的“神兽”(实际上就是筑基妖兽),周身散发着一种神秘而强大的气场。

这神兽拥有特殊血脉,力大无穷且极为聪慧,是攻城略地的不二利器。平日里隐藏在营帐附近,关键时刻便能发挥出巨大的作用,隐蔽又致命。

牛大力不禁想起那场惊心动魄的野战。当时,面对赵军如潮水般涌来的重甲骑兵,己方军队被压迫得几近崩溃。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神兽挺身而出,站在阵前以血肉之躯抵挡。

只见它仰天长啸,周身散发出奇异的光芒,那是血脉之力在涌动。这股强大的力量竟直接镇住了敌方的战马,让重甲骑兵的冲锋势头为之一滞。也正是这短暂的喘息之机,他们等到了李家送来的钩镰枪。在神兽血脉压制的助力下,最终成功破了赵军的重甲骑兵。

这一切,在军中都是秘辛,普通士兵听来如同天方夜谭。而世家大族之中,也唯有大世家家主才知晓主公真正的实力。在众人的心中,主公神秘莫测,简直与仙人无异。听说主公的父母,也就是太上皇和太后,同样身负神秘血脉,这无疑坐实了主公是仙人真系后裔的传闻。也难怪主公能够推翻李前朝,建立这新的王朝。

牛大力暗自思忖,自家主公,论军事才能,麾下军队攻无不克;论仙人背景,背后有仙门之首仙霞派的支持,先祖更是仙门中的天骄人物。

如此出身,这般实力,又怎能不成就一番大业?自己若真能得到主公赐福,成为新朝将军只是小事,搭上了这趟通往荣耀巅峰的快车,没准可以获得修仙之法,那往后定要肝脑涂地,以报主公知遇之恩 。

回到营地后,牛大力躺在床上,却怎么也无法入眠。他的脑海里不再浮现出王徒将军的身影,本来也不知道王徒长什么样,但此刻,成仙,这个念头沉甸甸地压在他的心头。

他想着,如果徒弟和自己一起得到君上的赐福,会不会也有血脉之力?如果朝廷知道了会不会送其何修仙,自己的家人又会如何,离开了自己的照顾,其实长期从军,家中只能靠着李世庄园的管家照拂,凭着他们师徒的军功,家人已经有了军官眷属的待遇。

修仙,修仙,有些遥远,又好像马上得到,修仙久了,家人会忘了他们吗?这些问题如乱麻般缠绕着他,让他心烦意乱。

而另一边,韩三郎也没睡着。他躺在自己的铺上,望着黑漆漆的帐篷顶,心中同样忐忑不安。他原来担心师父会因为王徒这件事一蹶不振,也担心朝廷会追究他们的责任。但他更清楚,在这残酷的边关战场上,生存才是第一要务,如果得到君上的赐福,能够一跃成为新朝将军,没人再会无情地牺牲他们。

第二天清晨,阳光洒进营地,新的一天开始了,可牛大力师徒的心情却依旧沉重。他们来到校场,看到士兵们正在进行日常的操练,喊杀声震天。这些士兵们,或许并不知道昨天发生的那些复杂纠葛,他们只是单纯地为了守护家园而战。

牛大力看着这些年轻的面孔,心中突然涌起一股力量。他意识到,无论自己内心如何挣扎,都不能影响到这些士兵们的士气。他是一名将领,肩负着保家卫国的重任,不能因为个人的情绪而动摇。

于是,他深吸一口气,挺直了腰板,朝着士兵们走去。他决定放下心中的包袱,像往常一样,带领着士兵们进行训练,时刻准备迎接赵国随时可能发起的进攻。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牛大力和韩三郎全身心地投入到军事训练中。他们严格要求每一名士兵,不断提升队伍的战斗力。而李尽忠也在积极筹备着各项防御措施,加强边关的戒备。

然而,边关的局势却愈发紧张起来。赵国的军队在边境频繁调动,似乎在酝酿着一场更大规模的进攻。大唐的将士们都清楚,一场恶战即将来临。

牛大力望着远方的地平线,心中不再有迷茫和纠结。他握紧了手中的长枪,眼神坚定。他知道,无论前方等待着他们的是什么,他都将和士兵们一起,用生命扞卫新国的尊严和领土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