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全家穿越古代再创业 > 第208章 连续的下雨天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即使他们不教,有赵怀夕在,这些人一样会学会。他们会的,赵怀夕都会;他们不会的,赵怀夕还会。不仅不用担心自己的手艺就这样交给了别人,自己还可以跟着学到新的技艺,还有工钱可拿,两人还有什么不同意的呢!

赵怀夕教起人来还是很严格的。不好好学,不认真的,赵怀夕就会把人送回去。

按理来说,都是普通人家的孩子,应该都很珍惜这个机会,没想到还真有一个男孩子偷奸耍滑的。

赵怀夕发现以后,是给过这男孩一次机会的。可这男孩觉得自己比旁人聪明,学的快,偷奸耍滑的就又犯了一次错误。互相练习的时候,故意的减少自己的练习量。

赵怀夕再次发现以后,直接把这个男孩给退了回去,直接送回了村。回头就又在旁的村落又选了一个男孩。

当时男孩的父母很是接受不了,甚至直接跪下求赵怀夕。但赵怀夕却并未心软,还是坚持了自己的决定。只不过走的时候,赵怀夕还是留了一两银子。赵怀夕想着,就全当是做好事了。毕竟她坚持自己的决定,男孩的父母也没有死缠烂打的,

有了这个男孩的前车之鉴,孩子们学的是越来越认真了,都很怕自己会是下一个被送回去的人。

赵怀夕买的那是十一个人,还真是没有人起幺蛾子,都很是老老实实的学,学的也都很是认真。若说最认真,最刻苦的,就属年龄最大,识字的艾草。

艾草很珍惜这次机会,她仿佛看到了自己未来的另一种可能。

赵怀夕暗暗观察着艾草,对艾草很是满意。这是一个好姑娘,不仅自尊自爱,品性也很是不错。日常对年纪比自己小的弟弟妹妹,也会多加照顾;别人不会的,询问她,她也会很有耐心的教。

赵怀夕看着,买来的那十个比她年纪小的孩子都很喜欢她。

艾草粗按时附和了赵怀夕的要求,赵怀夕想着好好培养。

就这样,日子在忙忙碌碌中度过,转眼便到了九月初二。

一大早,便开始下起雨来。

除了苏老太太这几人以外,其他人并未觉得下雨有什么不对劲的。这下雨本就是寻常事,所有人都觉得很正常,不觉得有什么。

殊不知,这场雨会持续一整个九月,整个九月每天都会下雨,只是雨的大小有所不同,天气一直都是阴沉沉的。

前几日,雨下的并不大,只是一下就是一小天,一直淅淅沥沥的。

直到九月初五的下午,天一下子就黑了下来,大雨噼里啪啦的下了下来。

到了这时,有些年岁大的老人觉得天气有些不对劲了。许多地势比较低的村落,许多村民已经开始冒雨外出挖排水渠了。

这时,挖渠引水的渠道还并未挖完。

杨景宁的计划是在两个月挖好这条渠道,现在还未到两个月,渠道自然未挖完。

不过,不得不说,当兵的还是很有效率的,进度要比预计的快,还剩下六分之一没有挖完。

初五的这场大雨一下起来,杨景宁便起了警惕之心。

杨景宁对下面吩咐到,增加渠道的挖掘人数,加快渠道的挖掘进度,尽快完工。

次日,雨势变小,但还是淅淅沥沥的下着小雨。挖掘渠道的士兵们,已经开始冒着雨挖掘渠道了。

就这样,断断续续的下了十日雨,一直未有晴天。

这个时候,百姓们已经开始着急了,因为有些人家的粮食还未全部晾干。

苏安东的军户村,因为有苏安东的催促,倒是没有这样的事情。

因为苏安东的刻意宣传,军户村周围的村落倒是都听说了军户村盘火炕的事情,也都听说了这种火炕有烘干的作用。

苏安东已经吩咐了军户村的村民,有上门想用火炕烘干粮食的,便把火炕借给他们用。看着粮食的人,和需要的柴火都由他们自己负责。最后,还要适当的给一些使用费。

苏安东规定的是一铺火炕一天收取二文钱,这是个硬性的规定,不许村民们私下涨价。当然,若是自愿免费给别人使用,那自然也是不管的。

苏安东本来是想着火炕免费给其他村落的村民使用的,但后来一想,盘火炕军户村的村民也是出了人力物力的,使用火炕还占着让人家的屋子,不能就这样白白给旁人使用。而且,若是让他们白白给别人使用,恐怕他们心中也不会愿意。

因为有火炕在,许多人家都把未晾干的粮食用火炕烘干了,火炕算是拯救了不少的粮食。

九月十二,大中午的,天又忽然黑了下来,大雨哗哗的下着。

这次的大雨,与上次还不一样,这次的雨水还伴随着大风。

农民们一看到这样的大风就很是头疼,这样的大风,若是庄稼被刮倒了,那减产就成了必然。可是面对这样的大风,他们却是无能为力。

杨景宁站在屋檐下,看着风雨交加的天气,不自觉的便皱起了眉头,心里也浮现了担忧。

次日一早,杨景宁便下了军令,对南陵关增派了三万的兵力。

南陵关是与镇南王所属辖地的交接处,那边若是有异动,想要发起战争,第一个战场地点便是南陵关。

南陵关本就是有驻守军队的,每隔半年便会轮换一次。

杨景宁为南陵关加派兵力,是为了预防镇南王那面的人,怕他们趁着连日的雨天起什么幺蛾子。杨景宁一向谨慎,想着不管会不会,还是提前预防些的好。

杨景宁知道,皇上虽然想要收复南境,但是他不想让这场战争是由自己这方挑起的。

皇上想让这场战争由镇南王主动挑起,皇上既想收复南境,又想要赢得民心。

在百姓的眼里,天然的会觉得挑起战争的一方是破坏他们平静生活的人。

战争不是由我方挑起,收复南境后,南境百姓的抵触心理也会弱些。

反正镇南王的野心在那摆着,这人已经虎视眈眈很久了,是不会一直这么消停的。